权力镜像中的人心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wor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跃文的小说是中国文学的—个特例。他开创了一种小说类型——官场小说,同时也成为这一类小说写作的集大成者。尽管在中国,传统上早有描写官场的小说,清末民初,这一类小说更是盛行一时,但在当代,把人持续放在官场这一视域里来观察、检验,并以此来照见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人性万象者,王跃文是先行者,也是其中写得最好的一个。
  他的成功,其实不在于他写了官场,而在于他写官场却跳出了官场俗套的权力争斗、政治黑幕,把着力点放在了人性、人情上面。因此,与其说他写的是官场小说,还不如说他写的是人情小说。
  写官场,当然离不开写权力,这是主导俗世生活的重要力量。可惜,多数喜写官场的写作者,要么一落笔则陷入俗套,油滑市井,无所不用其极,要么投鼠忌器,畏首畏尾,不得大方。能把这一“俗”材写好写深的,能把这权力与官场几乎看透的,为数不多。而王跃文的《国画》、《西州月》、《苍黄》等作品,不是看热闹式的官场现形记,而是以自己独特、隐忍的视角,看到俗常里的真相,戏剧人生中的悲剧。天行有常,吉凶有道,他对人心世界一直怀有最诚恳、也最值得我们记住的劝导——人心有怕,才能敬畏。
  失了敬畏,人性就没有了管束,心里的魔鬼就全放出来了。所以,官场的污浊,固然有监督的缺位、利益的诱惑等原因,但根子还是因为人心无所依托,里面挺立不起一种价值、一种信念,最终人成了权力、金钱和性的囚徒。人性的沦陷,在商场、学界也屡见不鲜,但它在官场的表现,可能更丰富,也更具传奇色彩。王跃文倾听心于官场题材,大约觉得官场是人性最好的熔炉——在这个熔炉里,人性已有的恶能得到展示,人性残存的善也可能被逼视出来。在别的环境中,我们或许看到的多是人性的常态,但在官场里,见到的就多是极致状态下的人生百态:一个怀着理想的人,可以被官场的现实吓住、粉碎;一个讲良知的人,会被官场的一些规则同化、说服;当然,一个准备在浊世里沉浮的人,也可能因厌倦官场而从此退守内心、干净生活。
  许多人写官场,着迷于个中的怪现状,极力展现那光怪陆离的官场丑态,读者似乎也乐意消费这样的故事,以宣泄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员的不信任。但王跃文的高明之处,却是写出了官场中那些人性的微妙变化,甚至是人性的巨大逆转。他并不刻意批判官场,也不沉溺于权、利、性三位一体的庸俗展示,而是着迷于对官场这个特殊场域中的世态人情作一种原生态的写实。他精细地描摹官员们的日常状态和心理嬗变,从而凸显繁复事相背后的官场伦理与心灵逻辑,并以此透示出权力镜像下的个体生命在现实与灵魂之间的种种冲突。所以,王跃文的小说,有着丰盈的日常生活细节描摹与纤毫毕现的心理刻画,细微到人物的—个眼神,一个称谓,一颦一笑,连语调与姿势等不经意之处,他都不含糊交代,而是着力描绘。作者有意在让人愕然而又觉荒谬的情节中对人物进行微观特写,目的是为解析官场复杂的伦理提供实证,也为人性如何—步步地迷失布下绵密的针脚。
  正因为如此,我们读王跃文的小说,才不会觉得他是在单一地描写官员,而是觉得他在结结实实地写人。他的写作,为自己人物的言行、活动心理起伏,准备了坚实的事实依据和逻辑理由。
  《国画》以朱怀镜在宦海沉浮中一步步靠近权力的历程为叙事主线,作者正是通过描写官场生活的日常图景来完成对小说真实感的有力塑造。朱怀镜的心理蜕变,权力对他的异化,人在欲望与现实间的纠结,都说出了当代中国基层官场的真实情状,但同时,《国画》也是充满日常趣味的社会世情画卷。三教九流,人生百态,都在其中。皮副市长、柳秘书长、画家李明溪、记者曾俚、派出所所长宋达清、神功“大师”袁小奇、世外“高僧”圆真大师、企业家裴大年、进城务工人员瞿林等各色人等,皆被作者缝入了这一世情长卷。在王跃文的白描勾勒中,不仅在权力与欲望的沼泽之中苦苦挣扎、欲罢不能的人物形神皆现,就连他们流水般的日常生活、家居私事,以及一个城市的基本气质,也都被写得极富质感。
  显然,王跃文是有很强的写实才能的。他不抽象地图解官场的潜规则,也不热衷于窥探官员们的生活隐清,而是力求把一种生活落实下来,把它写稳妥了——这种写实的底子,往往体现在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刻写上。在《头发的故事》里,办公室陈科长的头发稀少,却整日摆弄,想保持良好的风度。年轻干事小马好卖弄,一次无意间说到“满头烦恼丝”,另一次是大谈头发疏密与性生活的关系,引得陈科长内心猜忌、忿然到反感,最后借口下乡扶贫,将小马安排去了乡下。《天气不好》里的年轻干部小刘是县里有名的“笔杆子”,平时谨言慎真行。家乡老母亲做的腊鱼和膳鹅,全家都舍不得吃,而拿去送给县委办主任,以期得到县领导的赏识与提拔。哪知他在走廊上巧遇在讨论干部提拔会议中出来上厕所的县长,一不小心面对县长打了个喷嚏,县长回到会场,就给他作了个“太骄傲”的结论,提拔之事成了泡影。《很想潇洒》中刚毕业的汪凡,是位留着长发的青年诗人,第一天去市政府大楼报到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与这里的环境不和谐。于是,他理了小平头,夹着黑色公文包,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开始了新的生活。除了外表的改变,关键是他个性与思维的被改造。他从最初写一份材料被改得面目全非,到后来写的材料越来越得到主任、市长的认可——小说也正是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着手,生动地写出了汪凡身上自由、浪漫的“诗性”是如何消褪,而慢慢把自己异化为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吏的。《秋风庭院》里的地委书记陶凡退休之后,从身份上说,他已远离权力中心,成了普通百姓,实际上他潜在的“虎威”犹在,他的一举一动仍然会微妙地牵动如精密齿轮般相互咬合的权力链条的运作。他的感冒、探亲、出席会议、无心之语都仿佛是一个个政治隐喻,影响到权力网络中的相关节点。
  ——这些生活场景、权力图像,隐藏着世隋、世事背后许多难言的微妙,解读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顽固的内在惯性,也巧妙地展现出了人物内心曾经的坚守是如何一点一点地在官场生活中被侵蚀、消耗、瓦解与再造,人性中的光与热是如何在无声无息中被这些日常琐事所稀释与消解的。也许,正如《苍黄》这—书名的寓意所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对权力的崇拜如影随行,权力对人们生活造成的阴影也无处不在。权力崇拜激发的是对权力的渴望与拥有,而在膜拜权力的过程中,官员们因身份焦虑所导致的人性异化、人格奴化,自然就成了王跃文小说的潜在主题。
  权力角逐的残酷,它对人的吞噬与异化,往往触及的是人性深层的皱褶处,它牵动的是灵魂的冲突和撕裂。《国画》中怀镜虢因皮副市长的二儿子要出国留学,狠心送了两万块红包,当他被邀请参加皮副市长的家宴时,皮副市长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让他欣喜不已,“皮市长在他眼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几乎需要仰视了。这一时刻,朱怀镜对皮市长简直很崇拜了。”后来,朱怀镜再次回想到那天自己在皮副市长家的感受时,“猛然像哲学家一样顿悟 起来:难怪中国容易产生个人崇拜!”其实,朱怀镜崇拜的并非皮副市长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权力本身。又岂止是朱怀镜,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哪一个不落到权力崇拜的网罗之中?权力是日常生活中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无论是官还是商,是男还是女,是“奇人”还是“大师”,在权力面前个个都趋之畏之附之捧之,围绕着权力作向心运动。
  当权力成了供人膜拜的神圣之物,权力对人的异化机制就基本形成了。
  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在谈到人性异化问题时,认为在异化的状况下,“人不是以自己是自己力量和自身丰富性的积极承担者来体验自己,而是自己是依赖于自己之外的力量这样一种无力的‘物’,他把生活的实质投射到这个‘物’上。”弗罗姆所说的异化,其实是人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的“体验”过程,在这种体验中,生命主体丧失了自我的主动洼,主体觉得不是依靠自己,而是依赖于自己以外的力量。于是,人不再感到自己是自己行动的主宰,而是处在了被主宰、被支配的地位上。在王跃文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因权力崇拜而导致的生命个体的异化与奴化,正如在《国画》中,朱怀镜获得了好友李明溪与大师吴居一合作的那副价值二十八万的《寒林图》之后,他未及多想就送给了皮市长,事后自省,“这画现在说价值不菲,今后还会升值。可自己根本想都没想过要自己留下来,只一门心思想着送人。可见自己到底是个奴才性格!这么—想,朱怀镜内心十分羞隗。”只是,人心残存的这种觉悟与善意,在权力所编织的网络中,已经难有存身之地,获得权力青睐的唯—途径似乎就是从于它,并为它所异化。
  这一主题,在王跃文近年出版的《苍黄》中,表现得更加隐蔽、复杂,思考得更见成熟、深刻,作品的现实主义底色也更显苍茫、沉重。
  《苍黄》以乌柚县委办公室主任李济运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小说所叙写的都是今日中国基层社会的热点问题:拉“差配”假民主闹剧、矿难事件、堵截上访者并强行送进精神病院、官场栽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有偿新闻、宣传部门的“哑床”与“网尸”理论,等等。这是对当代中国官场的深度报道,它所书写的不仅是官场文化的微缩景观,更是一曲人性与权力、欲望相搏弈的长歌。仅仅因为舒泽光不愿做差配,骂了县委书记“刘半间”的娘,从而受到刘的一系列打击报复,先被查经济问题,后被栽赃嫖娼,无奈之下成为上访人员。李济运明知这位曾经的同事心智健康,但屈于官威,只能违心的将其强行送到精神病院,最终舒泽光为了获得国家赔偿金送女儿出国,在医院自杀身亡。此外,李济运鼓动老同学刘星明去做选举中的“差配”,结果老实本分的刘星明因梦想升官而在选举的现场癫狂,幻想自己当选上了副县长,也被送入精神病院,最后跳楼自杀。这一切都让李济运内疚,他意识到自己无形中充当了杀害昔日同事、同学的刽子手。
  现实中李济运何尝愿意这样?官场的重点不在一个“官”字,而在一个“场”字,身处其场,就要遵循某些不能言明的“规则”,权力逻辑凌驾于人性逻辑之上。只是,在人性的深处,李济运还时常拷问着自己的灵魂。获知舒泽光死讯后,李济运将自己关在洗漱间失声痛哭,后来又目睹老同学跳楼惨死,伤痛不已中,“觉得自己很卑劣,泪水和汗水混在一起流”,这时的李济运,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了个体生命在面对现实时“心为形役”的无力与分裂。即便后来老同学熊雄成了新任县委书记,李济运也很快就感觉到这位老友变得陌生了,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态度立场,甚至连他看自己的时候,都让李济运觉得“目光看上去很遥远”。个体生命的丰富情状在整个权力机器的运作与官场生态系统的演进中逐渐被消解掉,官场这架巨大而精密的权力机器,一个个齿轮精密地咬合在一起,只要动一处,整个机关都将动起来,血肉鲜活的生命一旦进入其中,最终都将异化为这—机器上冰冷的零部件,归顺于权力逻辑,从而丧失生命的温度与光亮。
  只是,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王跃文并不急于作出道德决断,似乎也无意于谴责什么、批判什么,他不给予官场或生活一种意义,而只是想在其中发现某种意义,并不忘揭示人性中可能有的温暖和亮光。王跃文自己也说:“我小说中缺乏有些^所希望的所谓光明,但也有温暖和亮光,不过它也许只是黑暗和寒夜里的烛光。”确实,好的小说,从来不是判断,而是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对存在的发现,对生命的理解。王跃文对处于权力的焦灼与自省的苦闷相纠结之精神困境的知识分子,就充满着理解之情。他笔下不乏具有文人精神气质的官员,《国画》、《梅次故事》中的朱怀镜,《西州月》中的具有文人情怀的诗人关隐达,《大相国》中的陈廷敬,还有《苍黄》中的李济运,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本应是社会良心之所在,但在官场这个特殊场域之中,他们的人格不断被扭曲,生命越来越虚空,面对这种随波逐流、不断沉沦而又无法超脱的生存境遇,他们的内心嘟有一种悲哀,可出路在哪里呢?个体如此无力,生命又是如此脆弱,而权力所构筑起来的那个“无物之阵”,却能把每—个人都吸附其上,使之处在一种低质量的耗费状态中,生命也就在揣摩领导心思、应对人情世故的琐屑中被慢慢磨损,慢慢丧失它应有的光彩和意义。
  而真正痛苦的是,有些人对于生命这种无意义的耗费,无法得过目过,而是有一种觉察和不安。如《国画》所写,某个深夜,朱怀镜为自己处在春风得意之时却突然心生悲意而疑惑不解,“可是就在他这么疑惑的时候,一阵悲凉又袭过心头,令他鼻子酸酸的。他脑海里萌生小时候独自走夜路的感觉,背膛发凉发麻,却又不敢回头去看。”结尾处,朱怀镜经历了官场得意与失意之后,反思自己的仕途与人生,“抬起头,望着炫目的太阳,恍恍惚惚,—时间不知身在何处”。《西州月》中,颇有文人情怀的“诗人”官员关隐达初入官场,就做西州地委书记陶凡的秘书,当陶凡退休之后,他也因此失势被调去了县城,最终,被排脐到权力边缘地带的他,用并不光彩的手段夺回了权力。在官场权力与文人情怀的冲突中,关隐达内心充满了抵抗、迷惘与分裂的痛苦,以致成为新任市长时的关隐达,面对年轻的秘书龙飞,不由心中喟叹:“又一个诗人死了。”这一意味深长的细节,透出的是官场人生背后的悲凉与沉重。
  而寄寓着王跃文文人心性中某种政治理想的人物,或许是《大清相国》中陈廷敬这一权臣形象。依然是官场,但作者着力凸显的是陈廷敬在文化人格上的训诫意义与范式价值。在近五十年的宦海沉浮之中,陈廷敬历任了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最后能在成为首辅相国、位极人臣之时以“耳疾”为由自请还家,获得善终。对其生平,康熙曾有八字赞语:“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生谨守五字诀——“等、忍、稳、狠、隐”,它可视为官场权谋之术,亦可视见为世事人情的智慧所在,而它所折射出的复杂的中国政治文化内涵,尤其值得深思。
  由此,令我联想起王跃文小说中的另外一类知识分子形象,如《国画》中的狂放似癫、憨态卓然的画家李明溪,不喜亦不近俗世,只借自己的笔墨书写性情;关怀现实、耿直不羁的记者曾俚,敢于秉笔直书揭露社会之不平不真不公之事;还有那位“平生只,堪壁上观”、淡泊自持的雅致堂主人卜未之老先生。他们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士人的精气神,从高洁品格的持守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这两方面,展示着知识分子价值标高;但在权力意志独断一切的现实中,他们只能是似癫还狂的画家,抑或是落拓无为的小记者,要不就是作“壁匕观”的垂暮老人而存世,游离于官场之外,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境地,最后不是死亡就是疯癫,抑或不知所归——这样的结局胛俞示的,正是中国土人精神的没落,从中也可隐约见出作者的悲观之情。
  多少年来,中国的历史虽然浩荡向前,但对权力的迷信和膜拜,一直都无多大改观。说到底,中国还是一个权力社会,史官文化依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权力对人心的劫持和异化,至今仍是大面积存在的人文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说,王跃文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切近中国现实的角度,他写的虽是官场,映照出的又何尝不是现代人的精神境遇?他的作品触及到了当代社会的心理兴奋点,但又不满足于对权力帷幕内部的好奇与窥视,他渴望写出一种真的人生,写出那种潜藏在生活深处的黑暗与惯性,并试图反抗它的存在。或许,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苍黄》之后的王跃文,笔墨仍起于官场一隅,却已不拘于此间,而渐入开阔之境。我想,他在这个自己所开创的写作根据地上,还可以写得更大胆,从而走得更远。
其他文献
王跃文,湖南溆浦人,1984年毕业于湖南怀化学院中文专业,因其才华横溢,潜力很大,刚创作了三个短篇,尚无知名度的时候,我就写了他的第一篇评论。二十年后再系统检阅他的大作,虽说是“润物细无声”。但还是给我精神的震撼:他的官场文化小说,写得太有韵味了。他一直在县、市、省的机关工作,机关生活及其潜规则,烂熟于心。得生活之便,王跃文一直写官场小说,以《国画》闻名,后有《梅次故事》《大清相国》《苍黄》随之。
期刊
新世纪“红色”题材影视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成了一些既具文化底蕴又富审美活力的叙事类型。以《长征》、《解放》、《太行山上》、《建国大业》、《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为代表的“红色史传剧”,以《亮剑》、《历史的天空》、《狼毒花》、《我是太阳》、《集结号》为代表的“另类英雄传奇剧”,以《暗算》、《英雄无名》、《仁者无敌》、《潜伏》、《黎明之前》为代表的“红色谍战剧”,以《人间正道是沧桑》、《沂蒙》等为代
期刊
土家族作家张心平生于湘西、长于湘西,其生命的根须亦深植于这片积淀着数千年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或许是沉重与艰辛的民族历史早已渗透他的心灵;或许是他对家乡、民族一腔热情和强烈忧患意识的交互作用,使他的作品不再像前辈作家沈从文先生那样,用田园牧歌式的笔调将湘西诗意化,而是以略带感伤的语气,真实地叙述内心深处所体验到的那一串沉重的故事,同时也不无自豪地高歌那绵延干载、纵贯古今的执著坚韧的民族精神。    一
期刊
苗族作家向启军是以他那优美的散文走上文坛的。十几年前,《民族文学》发表《湘西有个向启军》的评论,热情洋溢而又不失分寸地评价、推介和祝福向启军这位文坛新秀。近年来,这位青年作家又在体裁上有所拓展,写起小说来了。短篇小说集《南方》的问世,就是一个重要收获;而且他因此荣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令人刮目相看。大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作品从容的叙事和丰沛的细节将湘西的历史与现实表现得充满诗意与活力,乡土小说得以
期刊
1949年的湖南和平解放,这绝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值得人们反复讲述、不断唱颂。相对于擅长讲故事的艺术形式电视剧来说,则更是有着反复挖掘、不断翻新的无穷魅力。因为这是一场虽不见硝烟却又真切实在的解放战争,它不同于两军对垒的明刀明枪,可供挖掘、翻新的东西更多。明刀明枪的战争在双方对垒激战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双方的智慧和勇气全部展现出来;不见硝烟的战争其斗智斗勇的过程不仅事前要绝对保密,事后也不可
期刊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经说过:“京派是传统文化的正宗,海派是对传统的标新,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上海的怀旧最大的不同就在它的“旧”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怀旧的动机不似北京那样对传统发自内心的认同,因为城市中沉淀的历史太悠久,地位如此稳固,容不得你有太多的篡改和涂抹;而上海的怀旧就总有点想象与重构的嫌疑。就像陈丹燕说的:“上海人,从小在这样冲突、对比和斑驳的环境里成长,将五花八门,生机勃勃,鱼龙混杂的东
期刊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中,个人化立场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这种个人化立场主要表现为以个体独特的文化视点来破除社会文化意识的陈规,通过描绘自我精神状貌来表达对于时代的关心和现实的思考,从而实现个体对于社会的审美伦理承担。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更是一个高举个体伦理的小说文类,它建构在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土壤中,以女性独特的个体化视角,表现了处于“他者”境遇中的女性,在服从或抵制父权制强塑的性别气质与性别角
期刊
一、引言    置身现代性魅惑与后现代性镜像交相复合的时代语境,存在的个体生命或隐或显的感受到伴随现代化进程的车轮轰鸣,在带给人们以美好诱惑许诺的同时,也条分缕析的剔除了人自身与物自身曾相生相惜的亲在联系,虚拟的幻象将替换现实性生命体验诱人于信息技术密织的大网之中,向天空仰望乃至穿越飞翔的痕迹被致力于消灭他者的无名之物迅速探测、捕捉、直至蚀掉。当我们倾心并庆幸拥有几近可以生产无限的丰满的物时,我们
期刊
历史与艺术的关系,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历史题材文艺美学中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在内,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是创作成败的关键,它考验着艺术家的史观、史识、创造精神和艺术才华。下面,我想联系最近播映的电视连续剧《黎明前的暗战》的创作和各方面对它的评价,对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数湖南人的“革命家谱”,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湖南
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对于“砍头”意象的书写不可分割。无论是鲁迅还是沈从文都对“砍头”这样一个主题充满兴趣。  鲁迅关于其弃医从文的经历的叙事便一再提及他在1906年日本仙台医学专校课余那个有关砍头的幻灯片的刺激。由此,一个围绕着砍头而展开的关于身体、灵魂、疾病、疗救等诸层面的想象得以建构。鲁迅通过一再回到关于砍头的意象来提炼出一个关于愚弱的国民、麻木的看客之类的国族形象。在鲁迅这里,砍头不仅仅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