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中实施音乐干预后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音乐干预。入组前后两组患者均分别应用Zung氏抑郁、焦虑测评量表(SDS、SAS)、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3.0)]进行测评。结果:护理4周后,干预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较对照组各项机体功能改善明显,不适缓解,生活质量提高(P<0.01)。结论:音乐干预是一项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及减轻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音乐干预;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Application of Music Interven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Care Course of Cancer Patients/LI Li-hua,LI Jin-xi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7):097-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sic interven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care of cancer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120 canc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called the music intervention group,the other called the regular group.Both groups were arranged the integrated care,meanwhile,the music intervention was used additionally for the music intervention group.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the two groups were both evaluated through Zung’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SAS),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3.0)].Result:After 4 weeks,the intervention group’s score of SDS, SA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than the regular group(P<0.01).Compared with the regular group,the body function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improved,and the discomforts was well relieved(P<0.01).Conclusion:Music interven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hat can relieve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and well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Key words】 Music intervention; Cancer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are
First-author’s address:Ganzhou Cancer Hospital,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7.027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健康、威胁生命的疾病,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不仅取决于生物学因素,还取决于心理因素[1]。因此对肿瘤患者实施精神心理干预,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寻求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已经成了临床护理的热点研究项目。音乐是自然界声音的再现,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身体和情感,为人们提供娱乐,带来美感[2]。将音乐科学地有计划地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对其负性情绪的调整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都能起到良好作用。本院对120例肿瘤患者实施音乐干预,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本院肿瘤科120例肿瘤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干预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69岁,平均48.2岁,文化程度:初中18例,初中以上42例;常规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49.1岁,文化程度:初中20例,初中以上40例。两组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病种及病期不限);(2)年龄≥18岁;(3)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上;(4)生存期预计在3个月以上;(5)神志清楚,无精神病史,无认知障碍,无听力障碍;(6)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后均由专业护士指导填写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SAS),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护士应向患者详尽解释量表和问卷的填写方法,患者仔细阅读每一条问题,理解其中涵义,根据最近1周自己的实际感觉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完成报告及填写。不能书写的患者可让家属或医务人员代填,但必须体现患者的真实自我表现。(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制定规律良好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可选择散步、习剑、慢跑、练太极等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注意调节饮食,选用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禁烟酒;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身体舒适。(2)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具体如下。 1.3.1 环境的选择 室内清洁整齐,温湿度适宜,环境要求温馨、安静、舒适、安全,色彩和光线要柔和[3]。音乐干预过程中应关门、关闭电视,清理陪伴人员,限制亲友探访、接听电话等。护理人员应暂停其他护理活动,以避免患者受到干扰,影响音乐干预的效果。
1.3.2 体位的选择 干预前排空大、小便,取静卧或静坐的舒适姿势,双眼轻闭,呼吸平缓,让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在接受音乐干预时可随着音乐节奏打拍子、跟唱或摆动身体,尽情地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越专注于其中取得的效果越佳。听完后可继续静卧10 min,回味音乐带人进入的意境,释放负性情绪。
1.3.3 乐曲的选择调配 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音色对人体能起到兴奋、抑制、镇静、镇痛等作用[4]。所以乐曲的选择需要依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民族、年龄、音乐素养、社会状况以及疾病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再从准备好的资源丰富的音乐库中精心挑选,也可让患者参与共同挑选。
1.3.4 音量 可以让患者自己调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稍高或偏低,以感觉悦耳舒适为宜,一般控制在30 dB左右[5]。
1.3.5 疗程 2次/d,30 min/次,7 d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
1.3.6 效果评价与反馈 干预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音乐对其心理、情绪等的影响,交流身心感受,及时记录,评价效果。根据效果情况,可进行改进和更新,以确保得到理想的效果[6]。
1.4 观察指标
1.4.1 抑郁、焦虑自评量表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患者情况[7-8],两个量表均由华裔教授Zung分别于1965年和1971年编制,因使用简单,分析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其构造形式及具体的评分方法相似,各含有20个项目,应用1~4级评分法,主要评定项目所定义症状出现的频率,根据分值来分别评定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观感受。标准分≥50分为阳性划界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
1.4.2 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 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 30(3.0)][9],是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著名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包括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笔者使用的第3版中文版具有较硬的心理测量学参数,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反映度、可行性,可以作为国内癌症生活质量研究的测评工具。问卷为自我报告形式,一共有15项领域30个条目,包括5个功能量表:躯体功能PF、角色功能RF、认知功能CF、情绪功能EF、社会功能SF;3个症状量表:疲乏FA、疼痛PA和恶心呕吐NV;6个单项测量项目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QL)。其中,5个功能量表和(QL)的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而症状量表和单项项目的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较对照组均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量表评分及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干预组与护理前及常规组护理后各量表评分及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组护理前后比较各量表评分及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院的环境和疾病本身都是不可忽视的应激源[10]。肿瘤患者在就诊之初,除了疾病本身的痛苦外,往往会陷入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的状态,丧失信心,甚至绝望轻生。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不仅会影响免疫系统,促进癌细胞的转移[11-12],也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3]。针对肿瘤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心理护理在肿瘤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护理是心理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14],音乐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途径对疾病产生有利影响,一方面音乐声波振动产生的物理能量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和心率以及呼吸节奏等[15-16];另一方面良性音乐可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消除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反应,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17]。国外多项研究认为,音乐干预作为非药物辅助干预措施对减轻疼痛、增加患者舒适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减轻应激反应,使患者感到放松,从而降低焦虑水平[18-19]。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可使患者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之效[20],它作为一种非语言性沟通手段,常常在进入人的深层意识时,能优于单纯运用语言的方法,起到普通心理疗法达不到的效果[21]
本研究中,对肿瘤患者护理中开展积极的音乐干预,干预组在经过4个疗程的音乐干预后抑郁、焦虑的情绪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护理4周后抑郁、焦虑的情绪较护理前也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干预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各方面机体功能、心理状况均得到改善。说明在临床护理中,音乐干预对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有治疗作用,减轻其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极大缓解了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肿瘤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这也顺应了“舒适护理”的理念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是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应用音乐对人精神身心的作用,优化情感效应,从而减轻或消除其心理障碍,调动体内积极因素,使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与调整,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音乐干预作为一项非侵入性、风险性小、花费低廉和操作简单的措施,可对患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2-24]。音乐干预无任何副作用,经济实用,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也是临床护理人员可以独立提供的干预性措施,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蔡先蓉,贾育林.音乐疗法辅助化疗对肿瘤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J].医学综述,2007,12(13):24.
[2]史爱珍.音乐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30.
[3]杨丽丽,李志超.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4):504.
[4]蒋丽雅.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1):82.
[5]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3(18):3.
[6]张新媛,许宏伟,朱江南,等.脑卒中后抑郁症健康的神经心理治疗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1(12):21.
[7] Zung W W.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65,12(12):63-70.
[8] Zung W W K.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6):371-379.
[9] Fayers P M ,Aaronson N K,Biordal K,et al.EORTC QLQ-C30 scoring manual[M].Brussels:EORTC Study Group on Quality of Life,1995:1.
[10]穆新华,刘晓红,邓光辉,等.癌症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39-41.
[11] Kiecolt-Glaser J K,Robles T F,Heffner K L,et al. Psycho-oncology and cancer:psychoneuroimmunology and cancer[J].Annals of Onc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2002,13 (suppl 4):165-169.
[12] Ben E S.The promotion of tumor metastasis by surgery and stress: Immunological ba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sychoneuroimmunology[J].Brain Behavior & Immunity,2003,17(1):27-36.
[13] James Z,Karlynn B S,Barbara C,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cancer site[J].Psycho-oncology,2001,10(1):19-28.
[14]姜汝萍,冯秀丽,辛志慧,等.音乐护理现状与展望[J].中外健康文摘,2010,32(7):323-324.
[15]王晨琛.音乐聆听方法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手术中焦虑反应的干预研究[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3.
[16]毛一清,晏玉奎.被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91-93.
[17]贾若雅.早期下床对经股动脉射频消融患者舒适度影响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8] He B,Jiang H,Lu Z,et al.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ransrad-ialapproach for catheter ablation of idiopathic leftventricular tachycardia[J].Clin Res Cardiol,2011,100(1):37-43.
[19]刘斌,余芳,施俊.音乐疗法的国内外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4):89-91.
[20]张友根.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护理研究,2012,9(26):2401-2403.
[21]张辉琴.音乐护理干预对内镜检查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9):3540.
[22]黄云娜.音乐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5):552-554.
[23]李春梅,谭华凤,刘艳华.音乐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631-1633.
[24]竹岚,李俊英,李虹,等.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9-11.
【关键词】 音乐干预;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Application of Music Interven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Care Course of Cancer Patients/LI Li-hua,LI Jin-xi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7):097-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sic interven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care of cancer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120 canc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called the music intervention group,the other called the regular group.Both groups were arranged the integrated care,meanwhile,the music intervention was used additionally for the music intervention group.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the two groups were both evaluated through Zung’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SAS),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3.0)].Result:After 4 weeks,the intervention group’s score of SDS, SA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than the regular group(P<0.01).Compared with the regular group,the body function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improved,and the discomforts was well relieved(P<0.01).Conclusion:Music interven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hat can relieve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and well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Key words】 Music intervention; Cancer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are
First-author’s address:Ganzhou Cancer Hospital,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7.027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健康、威胁生命的疾病,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不仅取决于生物学因素,还取决于心理因素[1]。因此对肿瘤患者实施精神心理干预,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寻求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已经成了临床护理的热点研究项目。音乐是自然界声音的再现,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身体和情感,为人们提供娱乐,带来美感[2]。将音乐科学地有计划地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对其负性情绪的调整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都能起到良好作用。本院对120例肿瘤患者实施音乐干预,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本院肿瘤科120例肿瘤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干预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69岁,平均48.2岁,文化程度:初中18例,初中以上42例;常规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49.1岁,文化程度:初中20例,初中以上40例。两组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病种及病期不限);(2)年龄≥18岁;(3)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上;(4)生存期预计在3个月以上;(5)神志清楚,无精神病史,无认知障碍,无听力障碍;(6)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后均由专业护士指导填写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SAS),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护士应向患者详尽解释量表和问卷的填写方法,患者仔细阅读每一条问题,理解其中涵义,根据最近1周自己的实际感觉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完成报告及填写。不能书写的患者可让家属或医务人员代填,但必须体现患者的真实自我表现。(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制定规律良好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可选择散步、习剑、慢跑、练太极等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注意调节饮食,选用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禁烟酒;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身体舒适。(2)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具体如下。 1.3.1 环境的选择 室内清洁整齐,温湿度适宜,环境要求温馨、安静、舒适、安全,色彩和光线要柔和[3]。音乐干预过程中应关门、关闭电视,清理陪伴人员,限制亲友探访、接听电话等。护理人员应暂停其他护理活动,以避免患者受到干扰,影响音乐干预的效果。
1.3.2 体位的选择 干预前排空大、小便,取静卧或静坐的舒适姿势,双眼轻闭,呼吸平缓,让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在接受音乐干预时可随着音乐节奏打拍子、跟唱或摆动身体,尽情地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越专注于其中取得的效果越佳。听完后可继续静卧10 min,回味音乐带人进入的意境,释放负性情绪。
1.3.3 乐曲的选择调配 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音色对人体能起到兴奋、抑制、镇静、镇痛等作用[4]。所以乐曲的选择需要依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民族、年龄、音乐素养、社会状况以及疾病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再从准备好的资源丰富的音乐库中精心挑选,也可让患者参与共同挑选。
1.3.4 音量 可以让患者自己调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稍高或偏低,以感觉悦耳舒适为宜,一般控制在30 dB左右[5]。
1.3.5 疗程 2次/d,30 min/次,7 d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
1.3.6 效果评价与反馈 干预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音乐对其心理、情绪等的影响,交流身心感受,及时记录,评价效果。根据效果情况,可进行改进和更新,以确保得到理想的效果[6]。
1.4 观察指标
1.4.1 抑郁、焦虑自评量表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患者情况[7-8],两个量表均由华裔教授Zung分别于1965年和1971年编制,因使用简单,分析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其构造形式及具体的评分方法相似,各含有20个项目,应用1~4级评分法,主要评定项目所定义症状出现的频率,根据分值来分别评定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观感受。标准分≥50分为阳性划界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
1.4.2 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 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 30(3.0)][9],是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著名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包括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笔者使用的第3版中文版具有较硬的心理测量学参数,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反映度、可行性,可以作为国内癌症生活质量研究的测评工具。问卷为自我报告形式,一共有15项领域30个条目,包括5个功能量表:躯体功能PF、角色功能RF、认知功能CF、情绪功能EF、社会功能SF;3个症状量表:疲乏FA、疼痛PA和恶心呕吐NV;6个单项测量项目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QL)。其中,5个功能量表和(QL)的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而症状量表和单项项目的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较对照组均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量表评分及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干预组与护理前及常规组护理后各量表评分及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组护理前后比较各量表评分及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院的环境和疾病本身都是不可忽视的应激源[10]。肿瘤患者在就诊之初,除了疾病本身的痛苦外,往往会陷入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的状态,丧失信心,甚至绝望轻生。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不仅会影响免疫系统,促进癌细胞的转移[11-12],也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3]。针对肿瘤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心理护理在肿瘤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护理是心理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14],音乐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途径对疾病产生有利影响,一方面音乐声波振动产生的物理能量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和心率以及呼吸节奏等[15-16];另一方面良性音乐可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消除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反应,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17]。国外多项研究认为,音乐干预作为非药物辅助干预措施对减轻疼痛、增加患者舒适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减轻应激反应,使患者感到放松,从而降低焦虑水平[18-19]。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可使患者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之效[20],它作为一种非语言性沟通手段,常常在进入人的深层意识时,能优于单纯运用语言的方法,起到普通心理疗法达不到的效果[21]
本研究中,对肿瘤患者护理中开展积极的音乐干预,干预组在经过4个疗程的音乐干预后抑郁、焦虑的情绪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护理4周后抑郁、焦虑的情绪较护理前也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干预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各方面机体功能、心理状况均得到改善。说明在临床护理中,音乐干预对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有治疗作用,减轻其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极大缓解了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肿瘤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这也顺应了“舒适护理”的理念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是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应用音乐对人精神身心的作用,优化情感效应,从而减轻或消除其心理障碍,调动体内积极因素,使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与调整,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音乐干预作为一项非侵入性、风险性小、花费低廉和操作简单的措施,可对患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2-24]。音乐干预无任何副作用,经济实用,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也是临床护理人员可以独立提供的干预性措施,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蔡先蓉,贾育林.音乐疗法辅助化疗对肿瘤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J].医学综述,2007,12(13):24.
[2]史爱珍.音乐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30.
[3]杨丽丽,李志超.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4):504.
[4]蒋丽雅.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1):82.
[5]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3(18):3.
[6]张新媛,许宏伟,朱江南,等.脑卒中后抑郁症健康的神经心理治疗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1(12):21.
[7] Zung W W.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65,12(12):63-70.
[8] Zung W W K.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6):371-379.
[9] Fayers P M ,Aaronson N K,Biordal K,et al.EORTC QLQ-C30 scoring manual[M].Brussels:EORTC Study Group on Quality of Life,1995:1.
[10]穆新华,刘晓红,邓光辉,等.癌症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39-41.
[11] Kiecolt-Glaser J K,Robles T F,Heffner K L,et al. Psycho-oncology and cancer:psychoneuroimmunology and cancer[J].Annals of Onc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2002,13 (suppl 4):165-169.
[12] Ben E S.The promotion of tumor metastasis by surgery and stress: Immunological ba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sychoneuroimmunology[J].Brain Behavior & Immunity,2003,17(1):27-36.
[13] James Z,Karlynn B S,Barbara C,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cancer site[J].Psycho-oncology,2001,10(1):19-28.
[14]姜汝萍,冯秀丽,辛志慧,等.音乐护理现状与展望[J].中外健康文摘,2010,32(7):323-324.
[15]王晨琛.音乐聆听方法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手术中焦虑反应的干预研究[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3.
[16]毛一清,晏玉奎.被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91-93.
[17]贾若雅.早期下床对经股动脉射频消融患者舒适度影响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8] He B,Jiang H,Lu Z,et al.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ransrad-ialapproach for catheter ablation of idiopathic leftventricular tachycardia[J].Clin Res Cardiol,2011,100(1):37-43.
[19]刘斌,余芳,施俊.音乐疗法的国内外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4):89-91.
[20]张友根.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护理研究,2012,9(26):2401-2403.
[21]张辉琴.音乐护理干预对内镜检查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9):3540.
[22]黄云娜.音乐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5):552-554.
[23]李春梅,谭华凤,刘艳华.音乐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631-1633.
[24]竹岚,李俊英,李虹,等.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