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教学数学知识,机械化地练习题目巩固数学知识,而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而有效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实现“教而不教”。作为一名有思想的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将概念讲解、定理证明等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强化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凸显过程性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伴随着思想方法的产生,教师可以利用讲解概念、推导结论、思考方法等学习过程统揽教材全局,及时发现规律,让数学思想方法“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教材中给我们的都是专家们提炼出来的精炼的结论,数学思想方法就隐藏在这些提炼过程中。所以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揭开数学这层严谨的、抽象的面纱,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再发现”的过程,经历结论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教材中的数学广角有很多探究性的问题,这是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渗透数学思想的最好契机。例如,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将《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的数量适当缩小,但不改變问题的结构,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猜一猜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在学生猜测之后问学生怎样验证?学生陷入思考,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小数代替大数进行研究,向其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渗透函数思想和假设等思想方法,在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最后通过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鸡兔同笼”类问题的解决模型。
  注重系统性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一个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其具有系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的情境创设中如何渗透,化难为易,又要研究在知识的引入和发生过程中如何贯彻数学思想方法,深入浅出。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逐步递进,采用形象化和具体化的手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感悟数学思想、体验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思想,最后进行创造性迁移和应用的过程。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的研究,教学中教师首先创设例题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办法解释结论,再介绍“抽屉原理”的最基本形式——比抽屉数多1的至少数;在对比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后,引导学生发现直观操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假设法更具优越性,接着再通过例题2“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的研究,以算式7÷3=2……1引导学生学习更具数学化的理解假设法,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10本书呢?”让学生列出8÷3=2……2和10÷3=3……1这两个算式,最后通过对算式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解决这一类“抽屉问题”的一般方法,构建数学模型“a÷n=b……c”,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可以放(b+1)个物体。
  强调反复性
  小学数学教材中对于数学思想方法都没有明确的阐述,它们一直隐藏在数学知识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体会是在探究数学结论过程中产生的,是在对数学知识的反复理解和应用中产生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对数学知识的归纳与反思、掌握重点与突破难点等过程中,善于在纵横两个方面反复地深化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小学阶段对“极限”思想的感悟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学生先认识“20以内的数”“百以内的数”“万以内的数”,体会数是有限的;接着再结合数位表,让学生理解亿级前面省略号表示还有比千亿更大的数,这个数要多大就有多大,初步建立无限的观念;六年级认识负数后,结合数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无限的含义,如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就是运用了“变曲为直”“化圆为方”极限思想。又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想渗透的是无限思想,而无限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看不见的,如何让学生实现从有限到无限、从看不见到看得见的飞跃呢?教师首先通过用激光笔照在黑板上,两个亮点之间形成一条线段,又通过光线射向天空,光线看不到尽头,让学生初步感受“无限”;接着让学生尝试画射线,尝试过一点画无数条直线,使其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无限”的含义。教学中通过猜测、动手画,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反复感知“无限”。
  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数学思想的渗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系统性、反复性地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运用数学思想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体育是我国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必修学科,体育教学除了要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体育品质。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积极的运动习惯、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终身体育意识)为立足点和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升自我身心素质的机会。  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期刊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提高自己的成绩。由于作文分数较高,因此作文教学就成为学生提高分数的必需品。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作文是他们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文教学一直以来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指导学生套用高分作文的模板进行变相抄袭,导致大部分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新,情感的抒发也缺乏真实性
期刊
作文能够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完全地体现出来,而小学生作文的水平也与其语言表达能力息息相关,同时还能够综合体现出小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得给予作文教学高度重视。此外,小学语文教学纲领中明确指出,提升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渠道就是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其不仅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还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
期刊
注重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是必然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其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思想,强调学生能力、态度与知识的统一,而具备较强数学素养的人往往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和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如今,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新课标》明确要求数学教育应当发挥学科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
期刊
蜂花粉在贮存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贮存时间过长会影响蜂花粉中的物理性状、化学组成品质,进一步影响蜂花粉的保健功效。因此,蜂花粉的品质与其新鲜度密切相关。但目前并没有一个
信息化促進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在这一发展形势下,将小学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教育深化改革的需求,是教学效率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充分认识小学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并将两者有效整合,是当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技能和基本要
期刊
多年以来,应用题在学生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用题生动有趣、题材丰富,既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差,往往不能随着题目意思的变化而转换思维,同时也容易被情节转移注意力,思维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运算结果。本文將针对目前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