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界》发稿说明

来源 :食品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_b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果酒行业发展特点可以用小、散、乱、弱四个字总结。
  年龄结构和文化属性决定消费行为,80、90后消费行为一定将带来整个果酒行业的需求迸发。
  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行业属性,双重标准下的市场经济必然造成寻租行为。
  伴随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相信在2015年之后的果酒行业的产业并购和投资一定会动作频频。
  果酒:坐看风起时
  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 马涛
  如果算在葡萄酒在内,果酒行业的整体容量将达到2000亿元;虽然还不及5000亿的白酒容量的一半,但果酒的后劲十足,2012年酒行业调整以来,其增长速度一直要高于白酒和啤酒行业。
  不过国人对果酒的认识,其认知上尚未扭转,消费场合白酒和啤酒仍占大头,很少有人说“去喝酒”,然后拿出一瓶“梅子酒”来饮用的。这种品类上的尴尬是有源头的,一方面是白酒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的酒文化绵延下来,在中国消费者的骨子里认知白酒才是酒,其他酒都是饮料酒;另一方面是果酒的推广比较晚,虽然果酒要早于蒸馏白酒发明于中国,但真正向大众推广却在改革开放之后;受当时生活水平限制下白酒和啤酒的普及速度更快一些,而果酒的发展真正走向快车道,还是在2000年之后。
  其实,果酒的发展与白酒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在上世纪90年代,有许多高瞻远瞩的名酒企业领导人就提出要发展果酒,与优质白酒向补充。其中,五粮液的王国春为代表,在97年的时候就成立了五粮液自己的果酒厂,无独有偶,茅台后期也组建了自己的葡萄酒公司。不过五粮液相对系统一点,其出发点是作为未来白酒消费高峰过后,作为酒类消费者的替代品,这是考验战略眼光的。不过,出乎意料的是,98年白酒行业经历了短暂的调整期,后来进入了漫长的“黄金时代”,长达十年时间,使果酒的发展相形见绌。果酒行业的成长受宏观环境和消费环境双重影响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当前,果酒行业发展特点可以用小、散、乱、弱四个字总结。
  小,行业规模小,加上葡萄酒(酒业内按白、啤、红、黄、紫划分行业,果酒属于紫类,葡萄酒被单划归红酒类)行业规模不足2000亿;企业规模小,良性经营的企业占比70%,大部分企业年营业不足1000万。
  散,产业分布广,国内水果资源丰富,大江南北几乎所有水果品类都有相对应的果酒产品出品;果酒企业超过1000多家,龙头企业、品牌企业极少,而且大部分企业没有成熟的基础市场,产业集中度在10%以下。
  乱,果酒企业起步较晚,大部分是从改革开发之后起家,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注册的果酒企业较多,导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较晚;行业规范难以统一,果酒品类多,生产标准不一,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生产标准,行业内的协调机制缺乏,不仅生产端混乱,而且市场端更乱。
  弱,行业技术起步晚,应用推广晚,国内每年水果深加工率不足3%,与国际深加工率60%相距甚远;而且产业配套不足,分散分布,上下游企业协同弱,运输距离长,成本管理能力弱;与国外果酒企业相比,国内的企业相形弱小,地方保护主义下独立生存能力较弱。无法参与国际化、市场化竞争。
  问题的另一面是机遇,在2010年之后,果酒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一则来自于国家宏观经济的推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量化宽松、提高政府投资和消费占比。中国政府4万亿巨量投资下去之后,各地掀起新一轮的产业投资浪潮,期间由于白酒酿造扩能受限,许多投入到区域市场的资金开始转向相对潜力更大的果酒、露酒,因此08年之后,各地果露酒品牌异军突起,如枸杞酒宁夏红、预调酒锐澳等;加之品牌的进入,绿雾、俏雅、百人城还有百得家预调酒品牌冰锐等,国内外企业的进入,使得国内果酒行业供给市场竞争突然激烈起来。
  另一方面,国内果酒需求市场也在不断升温,随着80后、90后一代进入职场,青春一代的酒类消费特点更加偏向理性、低度、健康、时尚的消费调性。酒业有一句话说“70后的白酒、80后的红酒、90后的饮料酒”。中国橄榄型的年龄结构下,80、90甚至00后的消费更加倾向于低度、健康的果酒消费,年龄结构和文化属性决定消费行为,80、90后消费行为一定将带来整个果酒行业的需求迸发。
  但是,理想很丰满,预期中的果酒大势没有到来,仍然在区域竞争和消费萎靡的泥潭中苦苦蹒跚。相对酒老大白酒而言,论历史果酒比白酒的酿造时间要早得多,历史更加悠久;论供给,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论需求,前面也说了80、90一代的刚性追逐,为何行业风口迟迟不来呢?
  归根结底是果酒的消费环境还未真正成熟。
  这要追溯到酒行业的属性问题。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行业属性,国家投资拉动型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制度,造成了在市场资源配置中,两只手做决策,一只是“有形”的“市场”的手,一只是“无形”的“市场”的手;在双重标准下的市场经济必然造成寻租行为,于是奢侈品和精神消费品就会升值较快,原因是寻租需求旺盛。这就是08年之后,中国奢侈品和高档白酒市场价格年年翻番、总营业额年年翻番增长的背后根本动力。
  在此情形之下,果露酒除非是具备高档品牌基因,具备持续涨价的市场基础,否则无法完成在“主流”市场需求下市场增长。所以,在09年之后的那一轮市场“发酒疯”中并没有果酒的身影存在。
  不过,春天即将来临。2014年,笔者受邀去五粮液集团并参观了其旗下仙林果酒公司,在与时任果酒公司总经理交流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果酒行业发展的这种尴尬:果酒“前景”看好,但无奈老大哥白酒体量大,发展前景更好!——果酒的这种境况会一直持续下去么,笔者的答案是不会,正如跟仙林果酒交流时候的结论:果酒的春天来了,果酒企业的发展机遇期来了。
  为什么?简而言之是果酒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三个根本性动力:
  首先,国家在经济领域“去行政化”的趋势明显。为市场经济的指导力量抽去了一只行政的手,经济反腐、行政反腐的力量在逐渐加强,因此市场寻租行为逐渐遏制。等同于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对白酒的畸形消费力量在逐渐退出。此消彼长,果酒的市场在扩大,白酒的市场在回落。
  其次,市场在向年轻群体倾斜。一个“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恰似白酒的消费动力来自60、70后的领导层,而果酒的消费力量在80、90后的青春一代,如今的酒类消费市场动力天平正在往果酒行业倾斜。80、90后占国内人口总数30%近4.5亿人,这个消费群体的市场容量足以造就几家世界级的果酒品牌。
  第三,产业和资本的力量正在觉醒,正如前文五粮液投资果酒行业的逻辑一样,如今的白酒巨头正在加大对果酒、配制酒领域的投资,洋河、茅台、泸州老窖等老牌名酒企业正在携产业向青年一代靠拢,洋河的“滴诱”正在加紧研发上市,洋河的进口红酒已经破10亿;泸州老窖在澳洲并购酒庄正期待像1573那样布局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伴随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相信在2015年之后的果酒行业的产业并购和投资一定会动作频频。
  当前,国内一批果酒领军企业也正在崛起,品类突破的宁夏红正在砥砺前行,潜行多年的锐澳2014年一飞冲天。2014年9月,国内预调酒品牌锐澳曲线“借壳”母公司百润股份实现上市,开启了股价的飙升之势,短短5个月时间,从18元/股翻了3翻,发文时已达83元/股,与白酒龙头股洋河齐头并进!以锐澳为代表的“非白酒”新势力,正在风起时分,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作者系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马涛
其他文献
2015中国葡萄酒大会暨第三届葡萄酒行业年会于2015年12月12日-1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外经贸中心、葡英汇联合主办。本届葡萄酒大会以“跨界·中国潜力”为主题,邀请到多位国内外葡萄酒领域专家与知名产区领导及业界精英出席,据了解,展会当天参会人数近4000人。《跨界与中国葡萄酒》主题演讲、《推动葡萄酒与跨界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圆桌论坛等都为葡萄酒行
期刊
吴永宁表示,新技术会带来新问题 新知识会发现新问题。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造假的驱动力是经济利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崩塌,形成了“双重夹击”的影响。  食品的“食”,上面是人品的人,下面是良心的良,意思说做食品的人要有良心。  如果仅仅只是针对目标化合物去发现,永远不可能把所有化合物都做完,所以还需要一系列非定向的技术进行筛查。  近年来,食品安全的
期刊
刘世忠, 共产党员、转业干部、我国当代青年书法大师。1963年生于河南省桐柏县的一个村庄,桐柏县是一个革命老区,刘世忠自幼就受到革命老区思想的影响和熏陶,爱好书法,勤奋练习,如痴如醉。临摹碑帖,一丝不苟,章法严谨,结构秀美,笔法刚劲,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1982年10月,刘世忠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某坦克团战士,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时刻从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部队各项条例和规章制
期刊
他是若水文化创始人。  他是上海若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当过干警、做过律师,发表过文章,出版过书籍。  他说,我一直对文化恋念不舍,恰恰是文化使我走得更远。  他说,一辈子都在起步,人生随时可以出发。  他是谁?  ——上海若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俊瑚  黄俊瑚的名字对于记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经常在媒体中见到有关他的新闻。他有一句话“打造看得见的四川味道,为消费者奉献安全、放心的良
期刊
录  一、序言  过去的2014年,行业周期在未出所料的预期中进入下行通道,行情好转的预期被推至三年后不可预知的时间节点,甚至批评者批评行业要放弃“回到黄金十年的幼稚想法!”,与此同时,行业在互联网焦虑症中持续煎熬,从更早触网的服装业五年实践之全军覆没的结果来看,传统企业拥抱天猫、京东似乎是一个在逻辑上没有未来和结果的单向苦恋!  但是,2004年年底,小米融资11亿美金,估值达到450亿美金,的
期刊
美国化学协会(ACS)发布的新视频显示,把一枚干净的铜硬币扔进玻璃杯中并晃动片刻,可消除葡萄酒中的还原味。  ACS声称,便士中的铜通过与还原葡萄酒中的硫化合物反应(称为硫醇),产生没有气味的硫化铜化合物,从而消除葡萄酒中不愉快的臭鸡蛋味。把银勺放进葡萄酒中也可产生同样的效果。  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很少或没有暴露在氧气中称为“还原”。还原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酒中存在挥发性的硫化物,包括臭鸡蛋味、橡胶
期刊
据美国一家巧克力公司专门研究草药技术的科学家们称,他们研制出“药用”巧克力,这种巧克力的脂肪含量只有35%。  可可豆是巧克力的主要配料,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抗氧化剂和矿物质,可保护神经系统、降低中风风险以及降血压。但可可豆非常苦,很多巧克力公司用脂肪和糖让产品变得更甜,但这就抵消了可可豆对人体健康的各种有益价值。  总部设在波士顿的某公司在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安第斯山区找到一种不常使用的草药,其中含有
期刊
目前国内大部分酒类电商还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 “烧钱”可以说是电商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也买酒此轮融资或将加速也买酒的上市进程。  也买酒继续“烧钱”谋上市  据悉,也买酒于近日完成C+轮数千万元融资,具体金额与投资方还未完全披露。  记者采访也买酒CEO袁疆得知,此轮融资或是企业冲击上市的最后一个砝码。与此同时,今年也买酒将在资本市场有大动作。  也买酒获千万融资  据了
期刊
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想要快速实现兼并重组,并非易事。  无论是选择中外合作还是兼并重组,都是国内乳粉行业整合的必经阶段,最终还是要交还于市场。  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可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避免无序竞争,奶粉龙头企业可充分享受行业的高景气度。  奶粉企业兼并重组不易 结构优化是关键  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家大型超市,各种品牌的奶粉琳琅满目。  近年来,国家一直下大力量推动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
期刊
常温奶PK巴氏奶  如今,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日益凸显,但围绕消费产生的问题也多了起来。一些乳品生产企业在生产乳制品方面也做足了功课,生产出了名目繁多的产品。比如常温奶、巴氏奶、高钙奶、低脂奶等等,让消费者不知道究竟选什么奶。  其实,对于市面上的牛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巴氏杀菌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巴氏奶;一种是超高温灭菌乳(简称“常温奶”)。那么,对于这两种奶,究竟哪种奶更营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