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解读:发病机制
【机 构】
:
250012 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
【出 处】
:
中华消化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36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胃镜检查和PPI试验对中国人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至12月在全国9所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存在上消化道症状且年龄≥18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指导下完整填写GerdQ问卷。选取GerdQ≥8分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和PPI试验。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GerdQ≥8分的患者共
目的通过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探讨非梗阻性吞咽困难的常见病因及食管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8月因吞咽困难就诊,行食管HRM检查的233例非梗阻性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排除梗阻性吞咽困难。结果233例非梗阻性吞咽困难患者中,贲门失弛缓症160例,非特异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38例(包括食管体部无蠕动或弱蠕动13例,食管体部同步收缩或快速收缩7例,远端
目的了解南宁市大学生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及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关系,以进一步提高本地区消化不良的防治水平。方法采用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调查问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2 580名南宁市大学生进行面访式调查。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回收合格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