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与星星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茫茫宇宙中的天体,总是牵连着地球人的感情和人事,而在古代人的意识里,天体更是和人事紧紧相关,同时,古代人也关心在星星上到底能种植什么东西。
  迷信 火星让古人很紧张
  火星尽管离地球遥远,但是通过肉眼还是能观测到的,因此,至少在古代中国和古埃及、古希腊,它早就存在于人们的视野和意识当中了。古希腊将其视为战神,取了个名字叫阿瑞斯,阿瑞斯好杀伐,火星看上去浑身血红,所以让希腊人想起了战争。古埃及人则奉火星为农业神,还经常祭祀它。中国古代管火星叫“荧惑”,这名字听上去就有点飘飘忽忽的味道。
  这个星星既然是这么一个不太光彩的形象,古代天文学里于是就分给它一些让人不太愉快的“职务”,什么灾荒、死亡、战乱、妖孽之类负能量的事儿,都摊给它去管理。因此,火星一出现,就让人紧张,尤其是让皇帝、诸侯、王公贵族紧张。
  那时的天文学家最怕的就是出现“荧惑守心”这一天文现象。从古人的眼光去看,火星似乎喜欢在天空中串门,有时候串到心宿的家门口去了,而且还赖着不走。这心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家庭有三颗星,古代诸侯和皇帝便自作主张地认为,这些个星球就是他们在太空的代言人。如果火星到了这个区域不走,与心宿二相遇,就能把地球人给吓趴了。其实,它们之间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而且,这火星与心宿二根本就没有相遇的可能性,火星跟地球相距最远几亿公里,最近几千万公里,可心宿二呢,跟地球相距几百光年,这两星球能走到一块去吗?火星遇到心宿,只不过是视觉上如此而已。
  话说春秋时期,公元前480年,火星又一不小心串到了心宿,一时半会儿没有要走的意思。这可把宋景公吓坏了,因为宋国属于心宿的分野。他紧张兮兮地问观星人,怎么办?这观星人不厚道,说:那就将灾祸转移到国相身上。宋景公说:国相是我的左膀右臂,不能出事,“相,吾之股肱”。观星人又建议转移到老百姓身上,宋景公说:没有了老百姓,我算个啥?“君者待民”。观星者说:那就把这趟祸水转移给年岁,意思就是说让庄稼歉收。宋景公也不答应,说如果老百姓饿死了,我当的哪门子国君?观星人大为感动,说:国君宅心仁厚,上天也被感动,没事的。没多久,那远在几亿公里之外的火星居然被地球人感动了,稍稍挪了挪位置,移动了三度。
  幻想 唐朝诗人在外星球观测地球
  古代没有先进的航天工具,要去太空,當然只是个幻想,只能用文学的手法弥补现实手段的不足。不过,登火星确实没有想象过,那时候还认为火星只是颗小星星,不是个大球体,所以只有月球能引发此类幻想。
  李白就有过此类豪情,“欲上青天揽明月”,但也就“揽”一下,点到为止,再过百来年,到李贺的时候,终于有了“登月工程”,当然,是文学意义上的“登月工程”。
  诗人李贺登上了月球,用什么推送上去的,没有交代,反正凭借想象力,就登上了。凭着有限的天文知识,李贺认为月球上是有液态水的,这些水沾湿了月球车的车轮,“玉轮轧露湿团光”,月球上有人类,或者说有宇航员,这些宇航员身上都佩戴着鸾,走起路来哐啷哐啷响,“鸾珮相逢桂香陌”。
  接下来,李贺站在月球上观看遥远的地球,说起来也不算遥远,也就三十多万公里。李贺想象到如果人类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当然,他还没有地球这个概念,只能说是地面,地面上的一切都很渺小,陆地和海洋也就是“黄尘清水”而已。另外,地面上的大陆,也就是九个冒烟的地方,“遥望齐州九点烟”。因为隔得远,连浩渺的大海看上去,也就是一杯水而已,“一泓海水杯中泻”。
  那么,唐朝诗人眼中的外星球上都种植有什么植物和农作物呢?在李贺的诗歌中,植物生长得简直有点奢侈。首先,月球上是有树林的,是桂花树,还开着花呢,“玉宫桂树花未落”,当然,关于月亮上生长着桂花树,这是中国古代的集体想象,不是李贺一个人的想象,他只是顺着这个思想再往上发展而已。除了桂花树,还有梧桐树,“窗前植桐青凤小”;其次,月球上不仅有植物,还有动物,你看,梧桐树上还栖息着小小的凤凰呢;最后,月球上不仅有乔木,还有草本植物,这些草似乎是人工种植的,“呼龙耕烟种瑶草”,外星生物—龙,被当成了耕牛使用。
  难能可贵的是,李贺倒是有宇宙时间概念,他认为到了月球上,时间就变快了,地球上的千年,在月球上就像跑马一般快速,“更变千年如走马”,中国古代所谓的天上一日,人间千年,以至于“观棋烂柯”的传说,也说明古人认为时间的长度是相对的。
  探索 辛弃疾想到了东西半球
  寒食节这天,杜甫看着月亮,忽然觉得月色不够明朗,其实这赖不上月球,杜甫却觉得是吴刚偷懒,月亮里的桂树长得太茂盛,遮挡了月光,于是发动大家去月球砍树,“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几百年后,辛弃疾捡了杜甫这么一句,放到自己的词里:“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应更多。”
  辛弃疾倒是意识到了东西半球的区别,觉得人世间的另一半还有一个人间,我们这边月亮落下去了,那边正好月亮升起来,“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而且辛弃疾似乎思考到了万有引力的问题,只是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没砸到他,没让他琢磨透。辛弃疾问:“飞镜无根谁系?”月亮没有生根,谁用绳子系住了它?答案是地球的吸引力。可惜,辛弃疾没有深究,当然,客观条件不允许,深究也没用,牛顿还比他晚了好几百年呢。
其他文献
动物可以通过隐蔽来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因此,隐蔽就成为动物的初级防御系统(即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而一直存在)之一。动物的隐蔽首先就是靠它们身体的颜色来实现的。在很多动物的身上都有一种天然的保护色,这实际上就是它们采取的一种拟色的防御策略。捕食动物通常都是靠猎物的外形来进行识别的,因此如果使自身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或让自己的身体与环境背景混为一体,就比较容易躲过捕食动物的注意。  天然的隐身术  
镇魂玉塞  这天黄昏,鲁玉匠终于做好一套活,仔细端详,他有些心神不宁。这是他精心雕琢的一套活,花去了他一个月的时间。这是一套玉塞,说白了就是堵塞死人耳、鼻、口、肛门的东西。玉塞是玉石市场上的大老板申二狗给他老婆做的,材质是普通的南阳玉,形制也是申二狗亲自设计的,让鲁玉匠照样做。  鲁玉匠开始并没有在意,做好后仔细端详,突然一阵心惊,玉塞样式颇为古怪,顶上一只老龟盘踞在上。  鲁玉匠搬出古书找到这幅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宣布成功探测到引力波。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轰动了全球科学界,这是世纪性的、振奋人心的重大发现,可以与百年前的人类发现电磁波类比。这意味着,人类科学研究从电磁波时代进入了引力波时代,我们将从全新的探测窗口倾听宇宙的“歌唱”。  电磁波的应用与开发最终产生了无线电通信,这彻底改变了人类交流与沟通的方式,进一步引发今天的信息革命时代的来临。一旦未来的引力波通信技术开发成功,可能引导人类进
通常,我们看到的闪电都是蓝白色的,这是空中大气放电的自然现象,一般均伴有耀眼的光芒!但你听说过“黑色闪电”吗?黑色闪电既不是俄罗斯影片《黑色闪电》中的伏尔加老爷跑车,也不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被冠以“黑色闪电”美誉的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它是真正的闪电,它确实存在。为什么它的出现带有灾难性,它又從何而来?科学界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死丘”爆炸  说到黑色闪电,不能不提到被科学家列为最难解的“三
继2016年美国在NASA空间 站中培育出第一株在外太空开放的 百日菊之后,中国的土豆和拟南芥 的种子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 于2018年登陆月球表面,届时将在 月球上开出第一朵土豆花或拟南芥 花。  月球上面没有气压,重力只有 地球的1/6,它的l天时间相当于地 球上的14天,而接着就是两周的黑 夜。那里没有碳,而碳是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元素。寻找在月 球上种植植物的方法,比将人类送
图/杨宏涛工夫茶,从生火学起  1937年10月,第四个儿子在香港出生,正在广东电白县任职的父亲用两个地名各取一字,为他取名“香白”。  日军占领香港后,陈香白一家逃回内地,从老家潮州沿着韩江溯游到留隍避难。后来留隍风声一紧,又辗转到更深入山区的松口(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陈香白记得,当时租的碉楼有六层高,耸立在“韩江”(韩江在梅州境内与汀江汇合之前的河段,梅州本地称为“梅江”)边上。  
老李是我的邻居,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不过,老人家精神矍铄,非常健谈。年轻时,老李曾当过国民党的运输兵,开着一辆汽车为国军党运士兵运弹药。  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和老李坐在院中闲聊。不经意间,他向我讲起了他最后一次给国军开车所遇到的几起匪夷所思的事情:  那是解放前,也就是1948年,老李20岁左右,在国民党的一个运输连里当司机。当时老李的运输连天天在前线运士兵运伤员运死人运弹药运物资,天天都在打仗,天
在科学界,目前除了地球之外,科学家至今尚未找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然而美国一些专家声称,人类并不起源于地球,而是在20万年前~6万年前被外星人送至地球的!换言之,地球是个监狱,人类被外星人囚禁着!这是否有些耸人听闻,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给出的理由:太阳系的种种疑团  人类对地球环境难以适应  人类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进化最完整的生物,也是目前所知的最高级的智慧生物,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我们至今还是不
离奇失踪  艾哈迈德是古赛尔城的一名探长,四十岁出头,他接手此案不久,又先后发生了两起失踪案件—一名来自德国和两名来自以色列的潜水爱好者相继失踪。随着潜水者离奇失踪案被当地媒体报道后,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海怪作祟,有人说是人为的连环谋杀案,更有一些信奉神明的人说是惹怒了海神。同时,人们也质疑警方的办案能力,这令艾哈迈德倍感压力。  于是,艾哈迈德率领一支蛙人小队去事故地点勘查。在进行了一周的海底
站在撒哈拉沙漠,极目远眺,入眼之处尽是黄沙。有没有例外呢?有,当撒哈拉下雪时,你会看到白雪拥抱黄沙。撒哈拉也会下雪?会。2018年初,在撒哈拉“沙漠之门”的阿尔及利亚艾因塞夫拉小镇飘落了雪花,这次降雪厚度近半米。  撒哈拉沙漠为什么会降雪?它位于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下雪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其实,在撒哈拉,下雪并非不可能,只是降雪概率小罢了。降雪需要温度足够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