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ang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学生刚刚展开系统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所以,对各学科的学习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对此,教师应把握契机,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开展独特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构建更生动高效的美术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为学生奠定文化基础,另外,为了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还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 传统文化教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1.025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应充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恰当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美术教学理念,探索更新颖的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来激发、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以此来进一步优化小学美术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为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形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这样既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品格与能力
  首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强化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一般情况下,必备品格的培养通常都需要关键能力形成、发展的有力支持,而关键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日常的学习积累。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契机,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来为传统文化渗透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良好品格、能力的形成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够进一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美术学科与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渊源,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美术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都逐渐认识到了加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只是不知道该引用哪一方式来进行传递。还需要教师联系实际情况,做出深入探索与积极尝试。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讲,不能盲目地将自己理解的文化,通过讲授或是灌输的方式来告诉学生,而是要联系实际情况,通过更适合的方式、形式来引导学生对美术学习内容做出深入感悟,并在触摸、感知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高的领悟。
  例如:某教师在某次美术课堂上,就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美术学习活动,在活动开展中,为学生播放了兵马俑、龙门石窟等一些经典且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物的图片。还有近几年从水底打捞出来的一些已经损坏的陶瓷文物的图片。学生在观看中,不仅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欣赏这些作品的美丽,也会不自觉地因为这些宝贵文物因为日晒雨淋或是其他原因而受到破坏而产生惋惜,从而产生保护文物的意识与欲望。这样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这些文物承载的文化也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与传承,同时也会对产生这一文化的国家产生浓厚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通过恰当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为学生未来学习成长所需品格、能力的形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给其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还是以上面“保护文物”的例子来讲,在创设情境时,其教师为学生列出了两组图片,其中一组是中国的长城等古典名胜。在学生观看这些图片时,为其播放《我的中国心》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试着说一说长城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这样学生不仅会畅所欲言,也能够对长城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怎样的地位、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够对其是中国人心中的图腾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该教师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将长城画下来,这便是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融入美术课堂的重要路径,也是激发、拓展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重要过程。除此之外,该教师还为学生呈现了另一组图片。是某旅游团在游玩时,在长城下刻下“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图片。学生在观看后,都非常气愤,纷纷表示“这些人的素质太差了”。基于此,该教师便询问学生:为什么要说这些游客的素质差?经过同学间的讨论、总结,最终大家给出的答案是,其破坏的是我们的文化。这一观点的提出,与之前的教学引导有着密切联系,也能够让学生对文物承载的文化有更高层次的理解。
  总体来讲,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创作中更好地领略、传承传统文化,也能够在思考中产生强烈的保护意识,为其崇高品格以及美术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美术教学环节与成果,为传统文化渗透创造更多契机,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探究这一模式的灵活引用,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给其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例如:某教师在开展关于“龙的传人”的教学活动时,就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来了解、搜集与龙相关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各类素材,以此来明确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拥有怎样的地位,并在分析、讨论各个部位的动作原型以及象征意义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之后,再以“龙的传人”这一主题来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以此来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挖掘资源,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的魅力是非常独特的,可以将一个地区的民族特色充分反映出来。对此,为了进一步优化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小学美术教师应重视民间工艺美术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
  例如:某教师在开展关于“帽子与头饰”的教学活动时,就鼓励学生收集不同民族的头饰素材,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独立、自由空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还为学生介绍了一些民俗文化,使其了解民俗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头饰与帽子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具体代表着怎样的含义。
  另外,我国诗词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其中还含有丰富的生活哲理。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经典古诗词的引用来优化课堂导入。这样既有助于传统文化地方传承,也能够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品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开展画梅花的美术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一古诗句,让学生结合这一诗句来创作一幅作品。在学生画完后,在品鉴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古诗词中描写了梅花的高贵品质,为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积极影响。
  四、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融合,使得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小学美术教学中。一方面,将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化,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美术知识探索过程中,以“戏剧脸谱”为例,在讲解时,可以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播放各种脸谱的图片,随之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戏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那么你们知道脸谱都有什么颜色吗?”以此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综上所述,不论是为了推动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革新发展,还是为了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在日常教学中,美术教师都应把握契机,整合现有资源、条件,构建更生动、高效的美术课堂,吸引更多小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同时,还要把我契机,进一步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恰当渗透,促使学生对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美术的魅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促使学生积极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羽卉《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育新探》,《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
  [2] 李萍《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蒙古教育》2019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印刷科技以从传统的以人为主导的呈现方式发展到了以电脑和配套的数字输出设备为主导的呈现方式,层出不穷的图形处理软件,极大的丰富了数码印刷的宽广度。由此,对数码技术在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