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标准”亮堂机关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24922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让基层人员进得来、坐得下、笑得开,机关“衙门”作风必须洗心革面,否则,一旦他们敬而远之,机关也就成了水上浮萍。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机关作风形象转变这个重点,专门下发了《关于在集团公司机关开展“五工标准”建设的通知》,分别就机关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工作素质和工作面貌以及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机关工作氛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五工标准”代表着机关作风,展示着机关形象。通过“五工标准”的落实,对外树立起七局的良好形象,让社会认可;对内树立起机关的良好作风,让基层满意。然而如何落实呢?
  
  思想:转变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理念、新观念层出不穷,思想要跟上时代的潮流,认识要符合市场的要求,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新理念,理解新观念,接受新观念。为此,机关每一名员工都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始终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去统领我们的工作和指导基层工作,否则我们就没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
  
  素质:提高能力
  
  能够在局机关工作,每一个同志都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但有工作热情、有使命感恐怕还远远不够,每一个同志都还应该问自己,我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如果因为素质能力问题而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你是否有危机感?由于素质能力问题给工作造成了失误,你是否有耻辱感?你如果思考过这个问题,你肯定会下大力气去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方法,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的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学习问题上,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信,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一次有关方面请他做一个演讲,题目是《成功的秘诀》,上万人集聚一堂,准备聆听丘吉尔的长篇宏论,以了解丘吉尔的成功秘诀,但丘吉尔来到演讲台前只讲了三句话,“决不放弃;决不、决不放弃;决不、决不、决不放弃。”他说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二要日积月累,做学习的有心人。你如果是个有心人,你都可能从中汲取教训,学到东西。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我的经验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死机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存。”这就像工作和生活,不怕失败,怕的是你没有从中学到什么。”
  
  创新:改进工作
  
  我们一些同志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工作中时时、事事都在等待领导的具体指示,领导推一推,他动一动;领导不推他就不动,还美其名曰“坚决按照领导的指示办事”,“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思进取、怕负责任、缺乏工作主动性的表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主动出击,抢抓机遇,勇于承担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这是我们搞好工作创新的前提。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当一个人看不到自己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时,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尽善尽美了;二是你对你的工作缺乏深入地思考或者你对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不负责任。而前者所说的“尽善尽美”是不存在的。
  
  作风:服务基层
  
  作风问题也是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机关作风建设的目标即以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务本求实的工作态度,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办实事,为基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机关来讲,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应该是如何杜绝形式主义和克服、反对官僚主义问题。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坚持以服务基层为宗旨,坚决克服和反对官僚主义。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自身素质和工作面貌,同时也包括你的人品,都代表着机关的作风和形象。从一个人的素质,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人品,从一个人的人品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而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则代表着一个人的作风和形象。美国学者莫尔腾说:“检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看他工作时所具备的精神。工作是一个人人格的表现,是‘真我’的外部写真。看到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如见其人’了”。为此,机关的干部员工,都要从我做起,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加强自身修炼,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树立起机关的良好作风和形象。
  
  文化:和谐融洽
  
  一个企业机关所具有的良好的作风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展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作风和形象根植于企业文化这块土壤之上,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作风和形象;同样,作风和形象建设的良性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围绕这一问题,我想谈三个观点。第一,企业的每一名干部和员工,都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就是都期望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期望企业繁荣昌盛永远发达。这是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的坚实的基础。第二,和睦相处,坦诚相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创建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共同努力搞好工作。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在最大限度内激发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第三,这种和谐和融洽的形成,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干部员工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大家都知道犹太人是非常聪明和优秀的,这种聪明和优秀表现在他们的素质和修养上,他们特别推崇的古犹太箴言是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贤人“七德”,即:一是不班门弄斧;二是不打断别人的话;三是不急于求成;四是提问要有针对性;五是解答要符合情理;六是谈话要有始有终;七是要立足于实际。他们不光是推崇,而且在实践中恪守,严格执行,从而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你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认真做到,那么,你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事上也一定会和别人和睦相处并赢得别人的尊重。
  
  流程:增强执行
  
  目前国际企业界比较流行的一种企业文化叫“执行文化”,提出这一文化的主旨在于:倡导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已确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狠抓落实;倡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实行以实实在在的效益和工作成绩考核来奖惩员工。再好的标准、制度、规章如果不去执行,不去落实就等于没有!今天我们制定出了“五工标准”,并且把它挂在墙上,摆在桌上,如果我们不去执行,不去落实,那它就只能是一座空中楼阁,虚无缥缈,他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厦,那么,现在需要我们去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得去做好打基础的工作,使那座空中楼阁落到实处,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楼阁。挂在墙上的、摆在桌上的,印在本本里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只有当标准印在人的脑子里,印在你的心里,并在工作中力求贯彻执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为此,贯彻执行“五工标准”,就必须把标准挂在嘴上,记在心里,狠抓落实。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注意你的语言,它将变成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它将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将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将变成你的信念;注意你的信念,它将决定你的事业。”
  (作者为中铁七局集团公司机关党委书记)
其他文献
一、浙江省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面对经济快速发展、改革深入推进、社会问题率先显露的情况,在
【关键词】校本角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内容修改  本修改建议坚持沪科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内容结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贵州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考纲、学校教师水平和学生水平、学校信息技术学科开设情况为依据,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案例与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对教材章节内容进行修改,使得该修改建议下的校本教材更加适合笔者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实际。  1 地区及学校情况分析  贵阳市属于教育比
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其疼彻骨,病程缠绵难愈,致残率高,为国际公认的困难重症,但此病并非无药可治“不死的癌”,患者只要树立治疗信心,采用中药内外兼治疗法,做到下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基层党支部是党的“细胞”,只有加强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才能使“细胞”健康,党才有活力。开展好基层党支部活动,是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载体。通过多年开展党支部活动的探索,我认为党支部活动要开展好,需要做到 “两化”和“两增强”。  一、党支部主题活动常态化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保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肩负着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任务。因此,主题活动坚持做到
口吃的卡卡rn四岁的卡卡已经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词语也越来越丰富了.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卡卡在说话时会出现口吃的现象.比如,在讲述事情时总是“那个,那个……”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煤矿企业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煤矿企业如何做好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决定煤矿企业自身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新形势下煤矿企业还面临着国家政策以及市场竞争的双重考验,这种形势下,煤矿企业只有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才够提高企业的活力,以轻松的心态来面对我国的产能过剩和供给侧的改革,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矿企业;党建创新;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新能源不断的出
在农村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现状下,农村教师就应更需要重视对校本资源的开发,适时地转变教学理念,积极调动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诸如可利用的课堂资源、文本课程资源、乡土资源等,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资源;文本解读;乡土资源;校园文化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大校长时内心曾有过犹豫,他与吴稚晖商量此事时,吴说了一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