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碎片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灰色的云如晕开的墨,渲染着天空,一阵短促的雨滴落,砸在干燥的沙地上,形成一个个豆大的浅凹,随即被风吹干、抹平。
  我们已在这片丘陵地带走了一上午,在附近几处相似的松林中反复搜寻。
  
  几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和媳妇驱车千里去看北方的秋色。在阿尔山至呼伦贝尔的途中,我们路过一段半沙化丘陵地带,稀疏的牧草如拼图般覆盖其上,远处的沙丘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松林,它们透着古老神秘的气息。
  
  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向其中一片松林走去。天半阴着,云层很低,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这是一片樟松林,每棵树都近30米高,在靠近林缘的一棵树的树干上,几撮牲畜的毛发夹在鳞状的树皮中随风飘动,从磨亮的树干可以推断,放牧的牲畜经常在这里蹭痒痒。有些树的横生枝干被人锯断了,松树不像其他树,一旦被截肢,将不会在原来的地方长出新枝。
  
  一进入林中,风声立刻止息了,越往里走越幽谧,光线也变得愈发昏暗。松软的沙使脚步变得沉重,我抬头看看树隙间的天空,太阳仍旧躲在厚厚的云层里。余光中我瞥见右侧的一棵树上挂着一个黑色物体,以为是塑料袋,我拿起挂在胸前的双筒望远镜,一只北松鼠赫然灌满镜筒。它像一个气定神闲的神仙,蹲坐在枝干上,歪着脑袋瞪著灰黑色的圆眼睛注视我们,一对耳朵耸立头顶,像是插了两把刷子。我放下望远镜,试图接近那棵树。我们还未动身,它就跳到离我更近的一棵树上。除了肚皮的一抹白,它通体乌黑。我们对视了大约十分钟,它将身子一伏,拖着蓬松的大尾巴,仿如一片轻盈的羽毛飘向密林深处。
  我们循着它消失的方向走去,一棵巨型樟子松让我们停下脚步,它看上去至少有200岁,庞大而遒劲的根茎悬空裸露在外,仿佛一个身披铠甲的天外来物,盘踞在此,独享这座陡峻的沙丘。它带着王者风范,释放出一缕缕绵稠的松香。我们悄悄走到近前,根系间黑森森的,好像迷宫的入口。我们不敢发出声响,担心惊扰到住在里面的生灵。
  我们再未找到这棵树王,好像与它的相遇只是一场梦。

2


  带着寒气的雾横在林间,晶莹的霜花在枝梢上闪烁。这是深秋的一个清晨,前一夜气温已低至零下。松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分成了上下两截儿,下半部是灰褐色,上半部的树皮被剥掉了,露出浅色的内皮,我们迷惑不解。
  
  在红花尔基附近的这片樟松林里,我们想碰碰运气,看是否还能采到蘑菇。当地有三种蘑菇可采,红蘑、白蘑和牛肝菌。白蘑味道平淡,而牛肝菌还是远离为好,它闻起来有种怪怪的金属味,据说食用者有时会产生眩晕的致幻感。我只想采红蘑,它呈淡赭红色,当地人叫鸡血菇,经常成对生长。有一年早秋,我曾采到很多,只需加少许盐水煮,味道就极其鲜美。
  采蘑菇的时节已过,我们搜寻着可能被人遗漏的红蘑,偶尔也会发现几枚,待到蹲下拨开草丛,却发现它们已被霜打得发蔫变黑了。
  玫瑰色的晨曦透过树隙照进松林,蓝色的树影相互交织在一起。雾已散,霜开始慢慢融化,不时滴在我们的脸上和肩上。萎黄厚密的莎草遍及林地,它们不久前刚刚经历过持续的北风洗礼,全都齐刷刷地倒往一个方向。
  寂静中,响起一阵噼啪的爆裂声,一片树皮随之飘落,接着是另一片,我抬头张望,没有发现异常,但从声音中我知道树皮不是自然脱落。似乎有谁在跟我们开玩笑,在这个密林深处,我感到来自脊背的一丝微微震颤。我们循着声音潜行,在一棵樟松的背面,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一只黑白相间的大斑啄木鸟正抓着树干,长着红色羽毛的头部用力地左右甩动,它正全神贯注地用尖利的喙掀开树皮寻找昆虫。
  我不由笑了,原来是它们让整片松林不得不裸身示人。

3


  空气中没有一丝风,异常明亮的额济纳戈壁上一片死寂,连声鸟鸣都没有,唯一能听到的是脚下空空的沙表发出咚咚声。
  地面不时有沙蜥闪过,竖着盘香般的尾巴神经质地看着我们,继而又迅疾钻进沙中。这些沙漠精灵不需要饮水,它们通过猎捕的虫蝇获取水分。不远处的沙丘上生长着乱蓬蓬的梭梭和红柳,经年蒙着厚厚的沙尘,很难辨识出它们原有的色泽。
  河道很深,但是早就彻底干涸了,河床沉积的沙硬得像被夯实过。四处散落的胡杨残枝不规则地扭曲着,像是被某种力量硬生生攥拧过,有的半嵌在沙中,有的被完全掩埋。我捡起一根灰白色残枝,轻得没有半点水分,但仍旧韧性十足,很难将其折断。
  
  岸边伫立着屈指可数的几株胡杨,它们并非都活着,只有两株树冠上披着深秋的金黄。剩下的像光秃秃的化石立在那儿,等待一场暴风,将其摧毁,变成殉难者中的一员。
  这个场景就像走进尸横遍野的远古战场,只有少数战士幸存,守护亡灵。
  
  我走向一株倒掉的胡杨,远远看去,它倒下的姿态仿佛一炉迸溅的铁水突然遇冷凝固:主干仍有部分与根部相连,树冠的枝杈一部分指向湛蓝的天空,一部分深深插进厚厚的沙土。
  胡杨“生而不死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千年”,也许它真的生前立了千年、死后又立了千年才倒下。它曾经怎样抵抗风沙的终年侵袭,又怎样在某一瞬间轰然倒下?我无法想象。
  在这个亮得刺眼的旷野,一阵眩晕突然袭来。我仿佛被甩出熟悉的日常世界,不知自己身为何物,巨大的未知将我裹挟。
其他文献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TBS日九档(周日晚九点)向来以正剧为特色,每年一部态度严肃的热血职场剧也已经成为日剧政治正确的任务。由《半泽直树》原班人马制作、甚至主要配角都继续沿用前剧的《小巨人》,今年就接下了这个稍显棘手的任务。据官方数据,《小巨人》的收视率一直在平缓增长,第一个小段落结束的第五集夺得收视冠军之后,也没有因为情节推进出现瑕疵而下跌。但对于这样一部黄金
期刊
当失败在抗争之后袭来,人类智力圣杯在手中碎裂的刺痛感瞬间从对局室里的胜负师传遍了现场。AI来啦!它走出实验室,离开棋盘,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属于未来的力量席卷而来——而你,准备好了吗?  柯洁在二楼对局室中盘投子认负,楼下能够容纳千人的围棋峰会主厅里仿佛瞬间被摁下了静音键,寂静中大屏幕上柯洁抓子复盘的声音分外尖利。  这是“人机大战2.0版”三番棋战的第二局,也是人类棋手最接近不断进化的“围棋之神
期刊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我们写作的初衷是对美的追求——文字之美,思想之美;其次是对平庸的深恶痛绝,这些是你拿起笔来写东西的原因,是吧?”  早早约好曹寇做采访,正要出门,收到他的消息:你会打掼蛋吗?  这是5月的南京,不冷不热,每年照例有这么一段短暂的好时节。是日也,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谁想让一场倒霉的采访误了春日的玩耍呢?在他迈皋桥的房子里,诗人杨黎、作家顾前,等待凑齐了腿子,即要开张。  这种牌局
期刊
2017年7月1日,菲律宾马拉维,菲律宾政府军持续打击武装分子。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四架中国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飞抵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运输机内满载中国武器。这批价值约5000万美元的武器以轻武器为主,其中包括中国产美式突擊步枪与高精度狙击步枪,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亲自到机场验货并体验狙击步枪。这批武器的紧急驰援,显然是由于马拉维战事的需要。  今年5月,菲律宾南拉瑙省马拉维市爆发了武装冲突
期刊
到大理的旅程就像一次回溯。  2010年夏天,我第一次出远门,坐了36个小时的硬座火车从江苏到云南,第二天又花36元钱从昆明到了大理。  当时整个世界对我而言都非常新颖,住青旅、和一帮刚认识的人围炉聊天,唱歌,说脏话,我欣赏那种背离主流价值的生活态度,觉得功名利禄那套俗透了。  几年后,我的生活迁移到香港,在一家氛围极其保守的新媒体公司写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每日朝九晚五,过得压抑。  入职三个月后
期刊
看《异星觉醒》,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电影,剧本是什么样的?    《异星觉醒》的前半段和《异形》有相似的设定,从太空带回来的生物迅速生长和进化,必须把它们消灭在外太空,才不至于给地球带来灾难。它的故事极其简单,人物关系也极其简单,就连这极其简单的“故事”,也是由环境和建立在环境细节上的动作来推进的。  这种故事是真正的极简主义——封闭空间,稀少的工具,受害者数量少到不够用,但就是要凭借这些条件撑够
期刊
我们所探索的文明和进步,或许有时也限制了自己梦幻城堡的陨落  这真是一座巨大的粉色城堡啊,好梦幻。  最高处46层,高雅的淡藕粉与深褐色石英砖交织的外墙往两旁渐次降落到42楼,变成平行的羽翼延伸至两端。大楼正面与背面腹地宽广,从一面望出去就是一桥之隔的台北101,另一面则是中和城最常见的矮山坡,盈盈的绿色扑面而来。  “跟计程车司机说楼盘名,他马上就载你过去,因为它人太多了,就是一个地标啊,从稍微
期刊
最近两年,他比其他明星跨界投资人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类与“创投”相关的论坛、真人秀上;用百度搜索他的名字,从他投的项目到他的投资理念,甚至他备考基金从业人员资格都成了新闻。  那是2月底的一个午后,约莫1点钟和胡海泉见面时,他正独自在东二环一家酒店的咖啡厅吃饭,采访被嵌到了下午漫长的例会前,这是上午他亲自协调的结果。虽然有三个助理分管各项事宜,但碎片时间只能靠自己,随机应变、见缝插针。  “吃货”曾
期刊
1941年7月24日,刚从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的吴兴华在给同学宋淇的信里写道:“我明天就回家了,以后你写信到我家最好,地址是:东单西裱褙胡同廿四号。”    2016年5月,我拿着手机,看着电子地图,在北京城里寻找东单西裱褙胡同。在热闹的长安街旁,巨大的高楼下边,我没找到“西裱褙胡同廿四号”,但找到了“23号”。“23号”是一个四合院,里边是于谦祠。大门紧锁。这里已经有十多年没对外开放了。没什么人会
期刊
时至今日,第六代洛克菲勒家族不再富可敌国,但他们在美国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大卫和他的兄弟们纵横商界、政界、慈善界和艺术界,令任何美国家族都望尘莫及。  3月21日,美国亿万富豪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睡梦中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去世,享年102岁。  大卫·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最知名的第三代成员。数年前,大卫的五个哥哥、一个姐姐相继去世。2014年6月,他的儿子、时年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