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伊豆的舞女》译文中的归化与异化

来源 :当代教研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net2002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文学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这部作品以清新哀婉的笔调描写了少男少女之间的纯洁而朦胧的爱情,不仅深受日本读者的喜爱,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在中国,这部作品的译本也有许多种,本文将以最早的译者韩侍衍的译本为例,来浅析其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其他文献
出自《晋书·左思传》,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广为流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西晋时,左思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作出了《三
本文通过调查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培养现状,针对培养现状与需求间的不平衡现象,提出应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强化教育教学研究意识以及重视职业认同感教育等建议,以期对
一般认为,语料库语言学盛于英国及欧洲大陆,美国语料库语言学则等而下之。然而,《教师一万词词汇手册》(Thorndike 1921)、《美国英语语法》(Fries 1940a)、布朗语料库(Fr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