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CT法对巷道超前支承应力的探测实践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超前应力集中容易造成巷道损坏、地压冲击等现象,本文利用地震波CT法对巷道超前支承应力进行探测,根据探测结果对巷道超前支承应力进行分析,对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进行安排,对生产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巷道,应力,地震波CT法,探测
  1引言
  工作面开采或者巷道掘进过程中,在超前开采或掘进位置,由于超前应力作用,很容易造成应力积聚。在应力积聚的区域进行开采活动,易发生巷道损坏、易诱发冲击地压,对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1-2]因此,对巷道超前应力进行监测和探测研究,对于保证巷道完整、降低煤矿地压冲击、确保开采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2超前支承应力探测
  PASAT-M探测煤岩体内部物理力学特性方法是基于地震波CT技术,以煤矿井下煤岩层本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地震波在穿过煤层和岩层时在时间和能量上的不同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煤岩体内部的地震波分布图像,根据图像显示反推出煤岩体内部的构造、应力变化、煤层产状的不同分布情况,为煤矿生产的安全措施、预防灾害方面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3]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对于探测范围内的煤岩体,一般而言,波速相对较高的区域一般分布在致密完整的煤岩体处、应力集中区以及煤层变薄区;波速较低区域主要分布在疏松破碎的煤岩体处、應力松弛带以及煤层增厚区。对整个探测煤岩体范围而言,若内部无异常区域,地震波的穿透速度是应是相对均匀的。利用震动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和开采条件进行一定的地质学与力学分析,能够准确的分析出煤岩体在结构和所承受的压力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4]
  该技术的特点有:
  (1)通过在煤岩体外部的非破坏性测量,即可获得内部特性分布的图像,可提供真实的煤岩体内部的结构状态和物质组成等信息,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2)探测结果数据量丰富全面,分辨率较高,这是传统的“点”测量方法以及“线”测量方法所不能实现的。
  (3)与电法、电磁法等探测方法相比,实用性、适应性更强。
  CT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以地震波的走时特性为基础,纵波的传播速度最快,不受其它类型波干扰,较易识别与处理,在分析过程中,纵波波速是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3工作面基本情况和探测结果
  伊泰集团阳湾沟矿6204 工作面位于该井田南部,形状呈阶梯状,A 段长 86. 4 m,B 段长 126. 5 m,位于太原组上部,煤层厚度9-11m,平均厚度为10m。该煤层结构简单,平均倾角在3°到5°,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采高设计为3.0m,放煤平均高度7.0m。图1到图3为地震波CT在6204工作面探测的处理结果。
  图1中依次以冷色(绿色)到暖色(红色)从小到大来代表地震波纵波速度值,探测区域内最大纵波波速2360m/s,最小纵波波速1880m/s,平均波速2120m/s。图2为异常区域提取图,从该图中可清晰分辨出两个高速区域(黄红色区域),波速值分布在2070~2360 m/s之间,这些异常区域可能为应力集中区域或煤厚变薄区域。高速异常1位于工作面附近,距工作面约0~20m之间,靠近工作面一侧异常幅值增加,根据现场勘查,煤层厚度、矸石等与其他区域变化不大,且没有构造,因此推测此处为应力集中区;高速异常2位于辅运顺槽附近,距工作面约55~95m之间,异常幅值相对较弱,推测为煤层变薄区(如图3)。
  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知:
  1)根据地震波波速CT异常状况,推断了工作面探测范围内2处地震波高速异常区,为工作面生产管理提供了依据。
  2)高速异常1位于工作面附近,距工作面约0~20m之间,靠近工作面一侧异常幅值增加,推测此处为应力集中区;高速异常2位于辅运顺槽附近,距工作面约55~95m之间,异常幅值相对较弱,推测为煤层变薄区。
  4结论。
  伊泰集团阳湾沟矿利用地震波CT技术对6204工作面进行了成功的探测,推测出了应力集中区以及煤层变薄区,在上述区域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有效的保证了巷道的完整性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PASAT-M探测煤岩体内部物理力学特性方法即地震波CT法利用震动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和开采条件进行一定的地质学与力学分析,可准确得到煤岩体结构特征及应力状态的时空变化信息。对超前应力探测具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谭云亮.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3] 张平松,刘盛东,吴荣新.地震波CT技术探测煤层上覆岩层破坏规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
  [4] 潘俊锋,王书文,刘少虹,冯美华.基于集中静载荷探测的冲击地压危险性预评价[J].岩土工程学报,2014
  作者简介:
  姓名:罗来军,性别:男,年龄:36周岁,民族:汉,毕业院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业:采矿工程,学历:硕士,单位: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职务:项目总设计师,职称:工程师。
其他文献
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对策研究郭宝亮(河南省项城热电厂)一个企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科技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离开科技进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失去了源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性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得突出。如果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跟不...
摘 要:社会在高速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在不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社会空间变得狭窄,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拥挤问题日益严重且有不断加剧的势头,在这样的大社会环境下,高架桥就应运而生了,马路上面环绕着一层又一层的高架桥,解决了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这就要求高架桥的质量非常的严格,桥梁的柱桩经得起科技的检验。目前,低应变动测技术检测桥梁钻孔灌注桩的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成熟起来,在检测桥梁钻孔灌注
关于区域性科技政策的思考程建平(郑州大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性经济的蓬勃发展,进入90代后我国区域性科技政策开始兴起,并且开始成为区域性经济发展中的一条重要杠杆。区域性科技政策的形成,表明人们已对科技开始重视,认识到科技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从2001年秋季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今年已进入第八个年头。八年来,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观念、学校的课堂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摘 要:现代工业生产中,化工机械设备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机械出了问题就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化工机械设备日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一台运行着的化工设备,其整体实际上是一个及其复杂的大系统。而一旦当中的某个环节发生故障,或者哪一部分使用不当而没有采取合适的解决措施,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重大事故。所以要掌握化工机械的基本知识。本文主要介绍化工机械设计条件、作用、及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关
摘 要:加快村镇建设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村镇建设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及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农村村镇;规划建设;重要性;管理措施;基本原则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
摘 要:金属切削是比较基础的加工方式,已经在制造领域的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对金属实施切削中的刀具月牙洼磨损以及塑性变形的问题一直是这一领域比较关注的,所以加强对其理论的研究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操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金属切削中刀具磨损的形式和原理进行分析,以及对月牙洼磨损测量装置等理论问题加以分析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金属切削;刀具磨损;塑性变形  0.引言  
一、在变革中走进实践徐州师范大学的代建军教授认为,教肓理论研究者应该是实践的指导者,而不应该是看客。无论如何我们的教育都无法回到“新课程”之前,我们不能一味地责难和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