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米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具有食用、饲用及多种工业用途而备受重视。提高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繁荣地方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产量,增加收益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玉米;高产量;收益;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ique of maiz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o increase yield and increase yield.
  [Key words] corn; high yield; earnings; methods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其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具有食用、饲用及多种工业用途而备受重视。提高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繁荣地方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今后由于耕地面积有减无增,玉米产量的增加,必须依赖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用优良品种是实现高产的前提,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水平下,产量、品质和效益差异极大。现将一些主要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综合性状好的耐密型高产品种
  耐密植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具备小雄穗、坚茎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的根系等耐密植的形态特征。同时要求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 ,含水量不高于14%。
  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玉米整地分秋季整地和春季整地。秋季整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灭茬,并结合秋整地深施底肥。将腐熟的有机肥扬施于地表,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500kg左右,随后翻耕,深度要求在25cm以上。早秋耕比晚秋耕增产,秋耕比春耕增产。秋深耕既可以接纳秋季雨水又可以使土壤经冬春冻融交替后耕层松紧度适宜,保墒效果好,有效肥力高。
  3 适时早播、精细播种
  土壤耕层5~10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以播種。实现一次性播种保全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壮。种子要精选,播前3~5d,选择晴朗微风的好天气,将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翻晒2~3d,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选用适宜的多功能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预防玉米系统性侵染病害、地下虫害及鼠害。
  4 注意各个环节的田间管理
  按照 “前紧、中狠、后强”的作业程序,不失时机地抓好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主要目标是苗齐、苗全、苗匀、苗壮,为高产奠定好基础。
  4.2 穗期管理
  穗期管理要以科学运筹肥水、及时防病治虫为中心,采取综合措施,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保证养分合理分配,搭成植株粗壮整齐,叶面宽厚浓绿,穗大粒多的高产架子。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株壮、穗多、穗大、粒多。(1)追肥浇水 穗期吸收养分和水分最快、最多,所以必须适时追施攻穗肥。玉米穗期对水分的要求也很严格。玉米进入孕穗期,要浇足、浇透孕穗水,为玉米健壮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在拔节期,施肥同时也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田间持水量为65%~70%,此时叶面蒸腾大、需水量大。此期缺水,影响玉米雌穗性器官的分化,使果穗发育不良,穗小、粒少、严重秃尖,最终导致减产。(2)防治病虫害 在拔节孕穗期是玉米螟大发生时期,危害玉米的心叶、茎秆、雌穗和雄穗,当田间虫株率达10%~15%时就应进行药物防治。用3.6%的杀虫双颗粒剂,每亩1kg左右,投入心叶。此外还应及时防治黏虫。
  4.3 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管理要围绕延长叶片功能期,维持植株较强的光合生产率,千方百计提高经济系数增加籽粒产量为中心,实现不脱肥、不缺水、不早衰、不倒伏、穗大、粒多、籽饱 。
  花粒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防止茎叶早衰、促进灌浆、增加粒重。(1)因需浇水 花粒期是玉米植株需水量最大时期,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败育粒增多,粒重下降,故玉米在花粒期遇旱,应在开花后10天左右及时浇水。(2)追施攻粒肥 土壤肥力差的地块,在花粒期适当施用攻粒肥,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促进灌浆成熟。施用量不宜过多,约占总追肥量的10%左右。 (3) 后期中耕 玉米灌浆后浅中耕1~2次,可破除板结,通风增温,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促进根系呼吸和吸收,既防早衰有利早熟。(4)防治病虫 玉米花粒期危害的以蚜虫和玉米螟为主。防治蚜虫,可以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或用40% 乐果150倍液在果穗以上节间涂茎;防治玉米螟可用50%敌敌畏800倍液灌注雌穗。
  5 适时收获
  适时收割的标准为:到蜡熟末期,果穗苞叶枯黄松散,籽粒坚硬,光泽鲜明,乳线消失,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玉米成熟后的收获时间依照天气情况而定,达到及时有效降低籽粒的含水量又不影响玉米产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东部部分区域。该地区是我国林业主产区,企业的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林区经营优异,木材产出量达国内木材总产量的1/2。但目前林区面积你面临缩小的危机,黑龙江和辽宁年每年林区面积减少达数万公顷,资源面临枯竭的状态,木材质量也明显下降,所以造林的工程迫在眉睫。  1 造林技术  植树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播种、移苗、分殖等。各种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播
[摘 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地之一,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可以说农业的兴盛意味着国家的兴盛。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的发展让农民开始清闲起来。农机的参与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农田工作的效率,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了资源浪费。然而,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和发展的道路上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摘要]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措施。本文利用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数据库,辅以相关保护区、环境等数据,根据保护成效和生态压力的评估结果,就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以及保护区布局的合理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湿地遥感;自然保护区;生态压力;预警等级  [Abstract]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摘 要]种植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黑龙江省种植机械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全球性竞争态势,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只有明确知识产权现状,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专利战略措施,才能促进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生,提升黑龙江省农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种植机械
【摘 要】林业不仅是改善环境的一大功臣,更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命脉。可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人们开始无序的开采林业,肆意的索取林业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却不考虑这种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更不思考这种营林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所以,若想继续利用林业资源且使资源不会枯竭、环境不会恶劣,正确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生产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了营林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
【摘 要】玉米作为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保健食品。由于玉米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有益于人的视力发育,其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对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病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发展提出新政策,伴着政策春风的节奏,玉米价格呈現回暖形势,玉米市场再次为农业增收贡献力量。所以在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大好前景下,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的研究十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其强大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实现了自身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广大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促进了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
【摘要】本文借鉴了部分地區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经验,通过对不同树种,不同植被的抗旱能力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多种抗旱造林技术的运用,达到抗旱造林的目的以期为我国抗旱造林事业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rought resistance ability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trees a
[摘 要]黄淮海流域是我国夏大豆主产区之一,本文调查了该区夏大豆生产关键环节的农艺及机械化现状。结果表明,一方面播种、植保、灌溉、收获等环节,虽有机械可用,但多以小机型或人工辅助作业为主,且机具可靠性较差,作业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夏大豆种植模式多样,农机与农艺融合度低,导致机具适应性不好,制约了机具的推广应用。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夏大豆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