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致盎然品悟“神”,循序渐进习得“话”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神话的神奇为儿童的神思之旅开启了一扇梦幻之门。借助神话的神奇,可以很自然地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文本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因此,神话阅读教学的课堂,应立足于它的文体特点,锁定它的语言特色,从神话所特有的文本叙事魅力和内蕴意义入手,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感受神奇,踏踏实实地内化文本语言,切实提升神话文本阅读的品质。
  关键词:享受;锁定;探寻;神奇;内化;语言文字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0
  至今,我国各地已陆续将语文教材,替换为新版部编教材。此次全国范围内小学语文教材改版,再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神话故事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不仅仅只是故事,里面还包含了很多的中国传统元素。我们应该以语文教材改版作为一个契机,重拾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密切性,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部编教材在二年级上、下册各安排了一篇神话:《大禹治水》、《羿射九日》,奇妙的情节、神奇的人物、夸张的想象,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向古代文明的一扇窗户。当然,神话也姓“语”,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把握神话的文体特点,又要牢牢锁定它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兴致盎然地享受“神”味,踏踏实实习得文本语言。那么,该如何引领低年级的孩子在“神话”这个奇幻世界中游历呢?下面我以《羿射九日》为例,谈一谈低年级神话教学“五步法”。
  一、课前,充分预热,酝酿神奇
  儿童是神话的儿童,神话是儿童的神话,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话是为儿童诞生的,儿童是神话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将儿童领进神话,遨游神话,成为神话的主角,是课堂首要的要务。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神话的课堂呢?那就要在“趣”字上下工夫。课前,我们可以尝试着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撩开神话神奇的面纱。
  策略一:看动画,激兴趣
  播放《中华大讲堂》视频片段 。
  师:神话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话故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就是羿。这是一位神箭手,他为我们做出了什么贡献?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策略二:读图片,猜故事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先出示相关神话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如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最后定格于后羿射日的图片,随即引出本课学习。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读题目说想法,学生疑惑重重:羿为什么要射太阳?羿是怎样射太阳的?最后怎么样了?师顺水推舟:你看神话故事,连题目都是那么神奇!这时学生情绪激荡,思维活跃,对文本充满了阅读期待。
  策略三:读词语,填一填
  出示一组人物名字,让学生补充词语,并用一句话说说这个人物的特点。填写依次是:
  盘古女娲精卫夸父,
  最后出示:后羿。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神话故事的共同点是一个神奇的人干了一件神奇的事,激起学生阅读神话的奇人奇事的兴趣,顺势引入课文的学习。
  以上几种课前导入,从看图猜神话或填写词语补充,有动笔积累,有口语表达的实践,还有学生自己学习体验的交流,在上课伊始就营造出了神话浓浓的“神味”。
  二、课初,梳理情节,感知神奇
  神话教学的初读阶段,除了学习常规的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之外,重点是梳理故事情节结构,为讲述故事做好铺垫。神话故事结构相似,梳理故事情节结构可借助一些阅读策略工具,直观形象地呈现,比如词语组块、列小标题、问题流程导向等形式。这样的梳理有利于学生学会提炼故事发展线索,训练概括能力,并在拓展阅读中实践运用。
  1.质疑课题,窥视全文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提示他们可以针对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养成见题生疑的习惯。如教学《羿射九日》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梳理归纳為这几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要射日?射日前世界是怎样的?羿是怎样射日的?后来世界变成什么样?这些问题可以成为研读课文的主要线索,继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课文,感受神话奇特夸张的想象。
  2.词串成线,把握思路
  为帮助低年级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可以根据词语的特点与内在联系串珠成线,既检查生字新词,又梳理文章脉络。
  例:《羿射九日》初读后可以列出这三组词语:
  炙烤 晒枯烤焦 蒸干 熔化 艰难
  翻过蹚过爆裂 乱窜 慌慌张张
  滋润繁茂 奔腾重新 勃勃生机
  第一组跟十日同升有关,第二组跟射日有关,第三组跟羿射九日的结果有关,读这三组词就可以感受到当时十日同升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与羿一心为民除害射九日的威武。三组词语还能呈现故事发展的主要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选用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作为整体感知文本大意的凭借。
  3.列小标题,理清脉络
  例:二上《大禹治水》的故事脉络流程图:
  洪水的危害——大禹率众治水——终于治住洪水
  像这样提取出几个关键词语作为小标题,勾勒了故事发展的主要过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为简单复述故事提供了拐杖。在学习下册的《羿射九日》时,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表格,学生就能理解故事可以分成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再将之与上册的《大禹治水》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个故事都是按照“灾难降临”“英雄出现”“降服灾难”的顺序来写的,进一步发现英雄神话的叙事特点,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对英雄神话有了初步感知。
  三、课中,品读语言,感悟神奇
  每个神话故事都讲了一个神奇的人,精卫填海的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神话人物征服自然的神力。神话阅读教学的课堂,应紧扣文本特性,从神话所特有的文本叙事魅力和内蕴意义入手,引导学生一起经历神奇,感悟神韵,体味神思,切实提升神话文本阅读的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因此,在教学时,感知神话神奇的内容后,就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这种神奇表达出来的,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悟言、品词析句、想象说话、读写结合等方法,让学生得“言”、 得“情”、 得“意”、 得“法”、 得“能”。   1.推敲词语探究读
  例:《羿射九日》用比较策略教学句子:
  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他翻过高山,蹚过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羿是远古先民用“想象”创造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力量的化身,在教学中紧紧扣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表演那个句子更写出来羿的神力、神速、威武。 “九十九座”、“九十九条”、 “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夸张的语言形象生动而又有气势,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边做边读,直到他们觉得仿佛自己就是威猛射日的羿。“嗖的”那是多么神奇的速度,多么神奇的本领。这种神奇的感受不需要教师的刻意灌输,只要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性地体察,神话的魅力自然了然于胸,从而真切地感受人物丰满的形象。
  2.插图设问感悟读
  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文本资源,让神话故事尽可能地在学生心灵中丰厚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关注人物的动作,再看人物的表情,你有什么想法?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十日同升灾难的深重。在学生充分讨论体会后再出示羿射日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入感悟,想象射日的艰辛,从而进一步感受羿为拯救人类不辞辛苦、无私忘我的伟大精神。
  3.想象补白创造读
  细细品读神话类文本,不难发现,神话故事想象丰富,但往往言虽尽而意未绝,文本中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大禹治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寥寥数语却留给学生无穷的想象空间。出示图画、配上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禹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他每次都是怎么想的?引领学生借助教材的这个“空白点”, 既是对大禹甘于奉献的精神的有效充实,又是一种很好的想象训练。从学生的精彩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已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而且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课尾,复述故事,再现神奇
  教材每一篇神话课后都有“讲故事”“复述故事”的要求,复述故事既是各年段神话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是主要学习策略。当然,怎样让复述变得有情有趣,富有实效,因人而异。想象画面复述,梳理情节复述,借助关键词复述,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技巧,创设必要的情境复述。每个年段复述是有区别的:低年級只要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中年级要“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学了《羿射九日》一课后,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参照上面的提示,复述课文。注意,前后连贯,语言流畅,通顺,表达清楚。先小组练习,再指名看动画讲故事。
  可进行分层要求:一般学生基于故事本身,让学生抓住“为什么射日?怎样射日?结果怎样?” 进行复述。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训练难度,进行创造性复述,让学生不断追问和假想,进行补充故事,拓展创造。复述时要运用神话故事中夸张的语言,比比谁说得最生动,谁就是班级里的故事大王。复述的形式:先同桌准备再指名复述,并结合点评授予“故事大王”章。教师在学生复述后,及时小结一般故事与神话故事的区别,对学生的复述进行点评时要凸显“语言夸张”这一特点。这样复述故事,既吸取了课文文字,又融合了学生积累的词语,使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有了实践的平台,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
  五、课外,适度延伸,迷上神奇
  教材只是个“例子”,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引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课堂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中去,在一个更广阔的“大语文”背景下学语文。课内教学神话故事,我们教给孩子们阅读神话故事的一些基本方法。我们可以告诉学生神奇是神话故事的一个最大的特征,《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有这样的神奇,其他很多神话故事也同样充满着神奇,我们在读神话故事的时候要关注到这些神奇的地方。在学完《羿射九日》后,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读一些中国的、外国的神话故事,再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交流,或开个神话故事会,或举行一个小型的神话研讨会,或说一说读神话故事的感想,让学生开阔视野,真正进入神话故事的广阔天地,感悟神话的神奇、美丽,从而热爱神话这一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神话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月刊》2011年第10期
  [2]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神话教学《小学教学设计》2011年第25期
  [4]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第7期
  [5]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学习(上)》2015第四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6  “守恒”思想是高中生始终要秉持的一种物理观念,高中物理关于守恒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能量守恒、电荷守恒及动量守恒。其中《机械能》这一章的第一节提出追寻守恒量——能量,势必要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要通过该节内容的学习,建立起“守恒”思想的物理模型,并能应用守恒思想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以上3个图均表明,不同形式的能量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绘制圆形、三角形、矩形等几何图形,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几何图形的各种几何变换,在数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几何画板教师可以直观地向初中生展示数学中的几何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其中几何奥秘。借助几何画板数学工具,不仅可以引起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训练,笔者将根据自身教学过程中使用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的教学经验进行阐述,从而为读者展示出几何
期刊
摘要:初中科学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和探究欲望,进而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提升科学素养。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对初中科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文章对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有效建议,期望给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学生个体的高效发展。学生在身心发展、学习基础、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学习潜能等方面存在固有差异,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提高,给学生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探究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  随着时代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4  2019年9月,新吴区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学,招收四十名孩子,大多数属于自闭症、智力和发展障碍,有的学生伴有语言障碍、多动倾向、自闭倾向和唐氏综合症的一些问题,属于多重障碍。我们的孩子有被接纳、被理解、被宽容和获得爱与关心的心理需求,有体验快乐、自信、成就等积极情感的需要,有维持平和心态和完善自我人格的高级心理需要。如何更好地帮助这
期刊
摘要: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师生关系。高效课堂是我们老师正在研究的课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做一个有心的察言观色者?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敏锐地观察学生,要多渠道接收反馈信息,并及时把握及处理这些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察言观色;预习;课堂;作业;考试;课外;调整;效果良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
期刊
摘要:小学的学习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被分为3个阶段。低等教学阶段为一至二年级,中等教学阶段为三至四年级,高等教学阶段为五至六年级。学生要在此学习阶段需领悟的知识不仅多而且颇有难度。怎样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便在日后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小学高级阶段数学教师的主要目标,应结合高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
期刊
摘要:教材中的知识只有放在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教材特点;语文素养;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5  语文教学博大而精深,如何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展开无限的语文知识学习,对于语文教学活动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语文教材发挥着关键作用。  教师讲好一堂课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中的进一步普及,当前在我国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中主要研究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构建,文中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然后对现阶段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完善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互动式;
期刊
摘要:从初中起,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近年来的中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的分量越来越重了,应引起一定的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对阅读的正确认识,授予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阅读训练,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学生缺乏学习信心与兴趣,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忽视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