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文化日益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以中国电科企业文化体系为依据,探索构建了创新文化建设体系,从树立创新理念、营造创新环境、打造创新载体和传播创新文化四个方面,将创新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树立创新理念塑造创新文化之魂
创新理念是创新文化中最稳定的部分。中国电科的创新理念体现了核心价值观、发展愿景和企业精神,分别回答了“创新为谁”、“创新标准”和“创新精神”的问题。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国电科的军工电子国家队地位是在报效国家过程中确立的,军工集团形象是在报效国家过程中展示的,中国电科的价值是在报效国家过程中实现的。在对军工电子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电科企业使命和愿景的科学定位,确立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员工对中国电科创新事业和目标的认同与追求,是中国电科人坚持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
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国际政治形势日益复杂。秉持着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遵照国务院国资委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中国电科提出了“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高端电子产品供应商、电子信息技术系统集成商和电子信息服务商”的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并将技术创新作为五大业务板块之一。“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发展愿景是中国电科创新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表明了中国电科的发展方向,更是中国电科人坚持创新的指南针,为全系统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在继承和发扬几十年军工电子精神的基础上,在研制预警机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出“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十六字“预警机精神”和以“预警机精神”为代表的企业精神,为中国电科人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使中国电科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践行着自主创新的光荣使命。“预警机精神”传承和发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国电科人创新实践的精神支柱。
优化创新环境构建创新文化的落地依托
为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行为之中,中国电科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创新文化建设中从组织环境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组织环境方面,中国电科通过优化职能结构、管控方式、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来转变组织方式,打造了“三三制”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技术、军工、产业“三业互动”,系统、设备、元器件和软件的“三级协同”,完善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的“三层布局”。其中,核心层是指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紧密层是指集团公司与战略合作单位共建共管的协同创新平台,松散层是指与国内外战略合作企业和高校等建设的技术创新常态化合作机制。
制度环境方面,中国电科在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机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高层次创新人才汇聚与培养模式、科技创新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制定了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科技创新绩效考核办法、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管理办法、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领域划分暂行办法等,为创新实践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中国电科通过创新环境建设,使创新文化建设从传统单纯的文化宣贯转向创新文化建设的组织化和制度化,从而搭建创新文化与中心工作之间的桥梁,实现创新文化向生产实践中的创新活动转化,推动创新文化的切实落地。
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文化的实践载体
中国电科还注重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文化的实践载体,以期解决创新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两张皮”的问题。
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了创新概念研究平台、技术验证平台、应用体验平台和联合设计开发平台,统一规划,按照专业布局,运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整合,提供面向全集团的技术支撑服务。
中国电科还通过开展协作创新、提供创新服务、开放创新资源为社会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平台。比如,中国电科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建设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将1800多台(套)价值3亿元的仪器设备、20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正式向社会开放共享。
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创新文化的传播形式
中国电科还注重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创新文化的传播形式,旨在通过开展形式新颖的活动加强创新信息共享。
在中国电科内部,通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使青年科研工作者可就创新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实现创新信息共享,同时还有特邀嘉宾帮助青年科研工作者们明确创新方向、理清创新思路、强化创新理念、增强创新勇气和创新认知。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展示创新产品、开展创新活动等形式树立创新形象、向社会传播创新理念。比如,于2011年创立蓝星产品创意大赛,2014年该赛事升级为“中国电科熠星创新创意大赛”,通过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与环境,聚集社会创新资源,同时也推动中国电科的创新意识走出企业,向社会传递创新理念。
中国电科将不断探索和完善创新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通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使全系统职工牢固树立创新理念,以创新实践产生的巨大文化驱动力,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为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保障。
企业文化的六种表述
第一种表述: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习俗、精神风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和活动等。
第二种表述:企业文化由两部分构成,外显文化指企业的文化设施、文化用品、文化教育、技术培训、文化联谊活动等;内隐文化指企业内部为达到总体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所自觉遵守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基本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汇成的企业精神。
第三种表述:企业文化是一种与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经济组织的价值观与目的要求,以及实现目标的行为准则和习惯。
第四种表述:企业文化由企业的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其中心是企业的心理文化,即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的浸入企业全体员工灵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五种表述:企业文化是由许多文化要素即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的不同形态的物质所构成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是通过企业员工主观意志去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物质和社会环境所取得的成果。
第六种表述: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理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风格。
树立创新理念塑造创新文化之魂
创新理念是创新文化中最稳定的部分。中国电科的创新理念体现了核心价值观、发展愿景和企业精神,分别回答了“创新为谁”、“创新标准”和“创新精神”的问题。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国电科的军工电子国家队地位是在报效国家过程中确立的,军工集团形象是在报效国家过程中展示的,中国电科的价值是在报效国家过程中实现的。在对军工电子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电科企业使命和愿景的科学定位,确立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员工对中国电科创新事业和目标的认同与追求,是中国电科人坚持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
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国际政治形势日益复杂。秉持着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遵照国务院国资委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中国电科提出了“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高端电子产品供应商、电子信息技术系统集成商和电子信息服务商”的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并将技术创新作为五大业务板块之一。“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发展愿景是中国电科创新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表明了中国电科的发展方向,更是中国电科人坚持创新的指南针,为全系统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在继承和发扬几十年军工电子精神的基础上,在研制预警机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出“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十六字“预警机精神”和以“预警机精神”为代表的企业精神,为中国电科人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使中国电科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践行着自主创新的光荣使命。“预警机精神”传承和发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国电科人创新实践的精神支柱。
优化创新环境构建创新文化的落地依托
为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行为之中,中国电科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创新文化建设中从组织环境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组织环境方面,中国电科通过优化职能结构、管控方式、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来转变组织方式,打造了“三三制”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技术、军工、产业“三业互动”,系统、设备、元器件和软件的“三级协同”,完善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的“三层布局”。其中,核心层是指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紧密层是指集团公司与战略合作单位共建共管的协同创新平台,松散层是指与国内外战略合作企业和高校等建设的技术创新常态化合作机制。
制度环境方面,中国电科在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机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高层次创新人才汇聚与培养模式、科技创新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制定了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科技创新绩效考核办法、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管理办法、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领域划分暂行办法等,为创新实践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中国电科通过创新环境建设,使创新文化建设从传统单纯的文化宣贯转向创新文化建设的组织化和制度化,从而搭建创新文化与中心工作之间的桥梁,实现创新文化向生产实践中的创新活动转化,推动创新文化的切实落地。
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文化的实践载体
中国电科还注重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文化的实践载体,以期解决创新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两张皮”的问题。
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了创新概念研究平台、技术验证平台、应用体验平台和联合设计开发平台,统一规划,按照专业布局,运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整合,提供面向全集团的技术支撑服务。
中国电科还通过开展协作创新、提供创新服务、开放创新资源为社会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平台。比如,中国电科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建设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将1800多台(套)价值3亿元的仪器设备、20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正式向社会开放共享。
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创新文化的传播形式
中国电科还注重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创新文化的传播形式,旨在通过开展形式新颖的活动加强创新信息共享。
在中国电科内部,通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使青年科研工作者可就创新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实现创新信息共享,同时还有特邀嘉宾帮助青年科研工作者们明确创新方向、理清创新思路、强化创新理念、增强创新勇气和创新认知。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展示创新产品、开展创新活动等形式树立创新形象、向社会传播创新理念。比如,于2011年创立蓝星产品创意大赛,2014年该赛事升级为“中国电科熠星创新创意大赛”,通过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与环境,聚集社会创新资源,同时也推动中国电科的创新意识走出企业,向社会传递创新理念。
中国电科将不断探索和完善创新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通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使全系统职工牢固树立创新理念,以创新实践产生的巨大文化驱动力,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为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保障。
企业文化的六种表述
第一种表述: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习俗、精神风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和活动等。
第二种表述:企业文化由两部分构成,外显文化指企业的文化设施、文化用品、文化教育、技术培训、文化联谊活动等;内隐文化指企业内部为达到总体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所自觉遵守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基本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汇成的企业精神。
第三种表述:企业文化是一种与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经济组织的价值观与目的要求,以及实现目标的行为准则和习惯。
第四种表述:企业文化由企业的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其中心是企业的心理文化,即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的浸入企业全体员工灵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五种表述:企业文化是由许多文化要素即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的不同形态的物质所构成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是通过企业员工主观意志去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物质和社会环境所取得的成果。
第六种表述: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理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