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露糖是一种蛋白质糖基化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具有干扰葡萄糖代谢、抑制脂肪沉积、调节肠道菌群、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全面了解甘露糖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是拓展其临床应用的关键。本研究对近年来甘露糖在抗肿瘤、尿路感染、肥胖、糖尿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作用机制与应用前景,以期为拓展甘露糖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纯音听阈、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CES)评分、IL-33、sST2、核因子-κB(NF-κB)、IL-5、干扰素(INF)-γ和IL-1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
目的建立2种方式(螺旋和敲击)挤压松质骨后植入种植体的动物模型及有限元模型,探讨松质骨经不同方式挤压后植入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犬股骨髁模拟临床种植手术,用先锋钻对种植窝松质骨进行初级备洞,采用敲击和螺旋2种方式对种植窝松质骨进行等量挤压并植入相同规格种植体,术后1、2、4、12周进行种植体推出实验。建立敲击和螺旋2种挤压方式的有限元模型,对牙冠部分进行水平向负载,比较侧向力作用下2种挤压方式植入种植体稳定性的差异。结果种植体推出实验中,螺旋挤压植入的种植体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探讨持续膀胱冲洗的最佳冲洗速度。方法选择2020年2—5月79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6—8月8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膀胱冲洗方法,实验组按照本研究确定的最佳冲洗速度冲洗。比较2组患者尿管堵塞、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冲洗时间,分析培训前后护士对膀胱冲洗引流液的认知情况。结果培训后,20名护士对膀胱冲洗引流液的颜色描述、出血量估算、护理记录填写、冲洗速度调节的正确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管堵塞、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狼疮性肾炎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方法以“lupus nephritis”为主题,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置为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主题如作者、机构、国家、期刊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5397篇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文期刊多为风湿、免疫及药理类专刊,发文量前10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3分;CHAIM PUTTERMAN及CHANDRA MOHAN是狼疮性肾炎发文量最多的作者
目的观察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行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受伤72 h内行内固定术)91例和对照组(受伤72 h及以上行内固定术)83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疼痛因子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影像学检查情况。方法选取468例泌尿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婴儿组(1个月~1岁)、幼儿组(>1~3岁)及儿童组(>3岁),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泌尿道感染以婴幼儿多见,婴儿组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患儿比率为52.15%,高于幼儿组(17.27%)及儿童组(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中尿路刺激征患儿比率为63.37%,高于婴儿组(8.60%)及幼儿组(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4例ACL损伤患者分为PRP组(n=42)和对照组(n=52),2组均行ACL重建术,PRP组在肌腱移植前用PRP浸泡,并于术后第1、3、5周关节腔内注射PRP,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手术当天和术后3、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差异,比较2组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6、12个月时,2组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建立定量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3所幼儿园2208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2208例学龄前儿童共诊断出反复呼吸道感染522例(23.6%),上呼吸道感染265例(12.0%),下呼吸道感染397例(1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过敏史、初次使用抗生素年龄<6个月、母乳喂养时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3A(HIF3A)在广西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比较它们与不同人群的分布差异。方法我们对纳入本研究的286例广西人rs11672731和rs2072491位点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SNPsc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统计学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公布的HapMap-CEU、HapMap-HCB、HapMap-JPT、HapMap-GIH和HapMap-MEX数据间的差异。结果rs11672731位点存在AA、A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分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联合组[1,25-(OH)2D3高剂量联合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共5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细胞凋亡和自噬情况。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HCT-116细胞凋亡程度、自噬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