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布条(混龄)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xiaoliyan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该活动是中小班幼儿的混龄活动,因此在目标的设定上,我充分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提出了不同的难度要求,且都具有一定挑战性。二是关注同龄和异龄幼儿间的互动和合作,特别是团队合作意识。在该活动中,我以幼儿感兴趣的“海底探险”为情节,设计了一系列游戏,并通过以下主要环节达成了教学目标。
  第一环节,热身运动。在做热身操时,我选取了幼儿喜欢的海底动物如鲨鱼、海星、章鱼、海蟹等,通过让幼儿模仿,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同时,在模仿的过程中渗透方向的概念,很好地锻炼了幼儿听辨信号的能力以及反应的灵敏性。
  第二环节,基本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乘风破浪”“海底大探险”“水手捕鱼”三个游戏,利用布条的柔韧性以及可伸缩性等特点,变换多种活动形式,如让幼儿坐在布条上把它当作大船,让幼儿通过抖甩布条来制造海浪等,开展了一系列同龄和混龄形式相结合的活动。另外,我还把听辨口令的要求渗透在各个游戏中,如在划船游戏中,幼儿必须根据教师的动作口令向不同方向倾倒,使腰腹力量得到锻炼,同时明晰前后左右的方位。
  第三环节,放松运动。为了在活动中再次体现大、小年龄幼儿间的友爱,我特意在放松活动中鼓励他们相互拥抱、捶背、按摩,在放松四肢的同时增进情感的交流。
  目标:
  1.听信号练习钻、爬等动作,提高反应的灵敏性。
  2.增进与同龄及异龄同伴的合作意识。
  准备:
  1.幼儿有过听辨信号的练习。
  2.红布条两条(长约140厘米,宽约60厘米),音乐等。
  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跟着教师一起做操,模仿鲨鱼、海星、章鱼、海蟹等海底动物的动作,充分活动关节。
  2.热身运动结束后,幼儿在教师、保育员的提醒下脱去外衣,有序放置。
  二、基本部分
  (一)乘风破浪。
  幼儿当水手,根据教师的语言指令及动作指令做相应动作,发展腰部和腹部的力量。
  1.大、小年龄幼儿依次间隔、两腿分开纵向排列坐在布条上,双手抓住布条的两边。
  2.第一次练习:由教师发口令,幼儿将身体向相应的方向倾倒。
  师:请水手们在大船上坐稳。现在风浪从前面来了,你们应该向哪里倒?风浪从后面来了,你们又该向哪里倒呢?我们再来试试左右方向。
  师:请所有水手向后转,船头变船尾,我们再来开一次船。这回你们的前面在哪里?后面在哪里?左边在哪里?右边在哪里?
  3.第二次练习:两名教师抓起另一布条扮作海浪分别从前、后、左、右方向掠过幼儿的头顶,幼儿看着布条一起倒向相应的方向。
  4.小结:风浪来的时候,船会向各个方向倾倒,但是只要你仔细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就不会从船上掉下去。
  (二)海底探险。
  1.小鱼大鱼海里游。两名中班幼儿分别站在布条的两端,通过抖甩布条制造海浪,其余幼儿根据年龄分别扮演小鱼和大鱼站在绿线和蓝线上,根据教师的口令用钻或爬的方法通过布条,再跑回出发点。(可反复几次。)
  师:请小班的宝宝来做小鱼站在绿线上,请中班的宝宝来做大鱼站在蓝线上,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哦。再请两位中班的宝宝来制造海浪,谁想来?
  师:现在请宝宝们听我的口令。听到我说“小鱼走”,小班的宝宝就一起出发从布条做的海浪下面游过去;听到我说“大鱼走”,中班的宝宝就一起从布条做的海浪下面游过去。通过海浪后要记得游回自己的家,千万不要被海浪卷走哦!
  2.小班幼儿做小鱼,中班幼儿制造海浪。中班幼儿分别站在布条的两端,两手抓住布条,通过手臂的抬高、放下来制造大小海浪。小班幼儿用弯腰走的方式依次从海浪下通过再回到起点。(可反复几次。)
  师:我们谢谢两位中班的哥哥帮我们做海浪。现在请其他中班的宝宝一起加入来制造海浪好吗?(中班幼儿分别站在布条的两端。)
  师:小班的宝宝们看看要怎样才能通过海浪?(要弯下腰。)弯下腰好像还不够低,还要怎么样?哦,膝盖也要弯,背也要弯,腰也要弯,这样就够低了。但是要记住哦,头要抬起来,眼睛一定要往前看,这样你就不会碰到海浪被海浪卷走了,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小班幼儿练习。)
  师:中班的宝宝们来做海浪,两只手要紧紧抓住布条,把手臂抬高来做大海浪,再把手臂放下做小海浪。(中班幼儿听口令反复练习几次。)
  师:小鱼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海浪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3.中班幼儿做大鱼,小班幼儿制造海浪。小班幼儿分别站在布条的两端,两手抓住布条,通过手腕的快快抖、慢慢抖来制造大、小海浪。中班幼儿用下蹲走的方式依次从海浪下通过,再回到起点。(可反复几次。)
  师:刚刚是中班的哥哥姐姐制作海浪,小班的弟弟妹妹们想不想也试一试啊?那请中班的宝宝回到蓝线上,小班的宝宝站到布条这边来。
  师:这回轮到小班的宝宝来做海浪了,两只手要紧紧抓住布条,手腕快快抖,我们来做大海浪,再慢慢抖做小海浪。(小班幼儿听口令反复练习几次。)
  师:中班的宝宝,你们看海浪好低噢,你们要怎样才能通过海浪?噢,要蹲下身体,把自己变得低低的、矮矮的,像个小矮人,这样才能通过海浪,我们一起来试试看。(中班幼儿练习几次。)
  师:大鱼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海浪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师(小结):我们终于通过了海浪。大家辛苦了,快点抖一抖、敲一敲,放松一下吧。
  (三)勇往直前。
  将两条布条打结系在一起,两位教师站在打结处,先请中班的姐姐抓住布条的两边向前拉,然后召唤小班的弟弟妹妹,最后中班的哥哥加入,大家一起用力将两位教师向前拉至终点。
  师:有两位老师想和你们比一比谁的力气大,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好,我现在把两条布条系在一起,套在她们身上,然后你们把她们从蓝线那里一直拉到终点这里来。怎么拉呢?(教师示范)看两只手要紧紧抓住布条,放在肩膀上,两只脚一前一后站好,身体稍微向下弯一点,然后用力往前拉。注意千万不能让布条绕着脖子,这样会有危险。谁想先来试试?好,先请中班的姐姐。拉不动怎么办?快点找你的好朋友来帮忙,小班的弟弟妹妹快来呀!还差一点点,中班的哥哥快来呀,成不成功就看你们的喽!准备好了吗?大家一起向前用力拉。
  师(小结):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老师们拉回终点。
  三、放松运动
  做放松操。幼儿相互捶背、拥抱,增进大、小年龄幼儿间的情感,同时在慢节奏的音乐声中做放松动作。
  师:找到你的弟弟妹妹,找个空位子坐下,我们一起来做放松操。哥哥姐姐先帮弟弟妹妹拍拍肩、捶捶背。互换一下,弟弟妹妹帮哥哥姐姐拍拍肩、捶捶背。然后深呼吸……海风轻轻地吹过,好舒服啊!想一想我们今天玩了哪些游戏,你和谁一起玩的,下次还想玩哪些游戏……
其他文献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V.Talwar等人在西非的研究证实,体罚有损儿童的言语智力及包括计划与抽象思维在内的执行能力。在这项发表于Social Development的研究中,心理学家比较了西非
“摘帽”机关园.向特权说“不”rn8月14日,备受诟病的机关幼儿园“封闭性”问题,率先在广州突破。广州市通过《深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规定2016年前,广州市属机
“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由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设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具体实施,主要着眼于边远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今年8月5~1
杭州市紫阳幼儿园是一所创建于1958年的全日制公办甲级幼儿园,座落在南宋皇城根下太庙遗址旁,毗邻潜可±方历史仿古街区。近几年来,幼儿园积极开发和利用周边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
【摘要】通过对美国幼儿教育商议委员会制度的政治背景和运作特点的分析,试图寻找适合我国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改革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美国;幼儿教育商议委员会;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0-0053-04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要解决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研究中,对来自中国几个大城市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访谈发现,受西方先进教育观念和实践方法的影响,教师们尊重儿童的意识强烈,并为之付出了巨大努
教学的本质问题是教学论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幼儿园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的本质具有同一性,但也有其特殊性。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园教学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幼儿园教学的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反思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影响幼儿园教师教育反思行为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的要求、幼儿
当笑意写在幼儿脸上,我们知道此时他们是幸福的,而这幸福感正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外在表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我在走访一些城镇和乡村幼儿园时,却鲜见幼儿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他们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学习的。因此,教师借助文学作品、音乐素材、器材、场地、体态等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将知识技能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将幼儿引入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我园对体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利用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依据  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