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血管内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不同血管内技术治疗VBDA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45例VBD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治疗方法分为重建性手术和破坏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包括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24例)和单纯支架置入术(8例),破坏性手术采取动脉瘤+载瘤动脉近端栓塞术(13例)。
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 %(5/45)和4.4%(2/45),其中重建性手术1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术中载瘤动脉内血栓形成,溶栓后无神经功能障碍,上述并发症均发生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单纯支架置入术无并发症发生;破坏性手术3例术后发生脑缺血,1例死亡,2例重度残疾。长期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41例,3~6分4例。重建性手术组较破坏性手术组预后好(96.9%比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6.2%比2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管内技术治疗VBDA安全、有效,重建性手术较破坏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