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投入其中
  绘本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有极富趣味性的画面。为了更好地进行绘本教育,园内进行了以读书为主题的环境创设。从门厅到走廊,陈设展示了各类图书,有科普类、益智类、人文社会类等等。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如在盥洗室我们会贴上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的绘本故事,从而达倒幼儿节约用水的目的。
  在班内,我不仅创设了环境,还根据绘本故事内容进行了区域游戏创设。
  1.阅读区
  在安静的阅读区中,我选择投放了一些画面丰富、色彩鲜明的新图书,孩子在选择安静阅读时能够被书的画面吸引,认真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阅读。
  2.故事盒子
  我将园内孩子接触的绘本和亲子阅读中幼儿度过的绘本,进行新的形式的创编,在各种盒子里,用粘土、剪纸的形式对幼儿熟悉的故事进行故事盒子的创作。这样可供幼儿在班内表演进行道具的使用,而且“小观众们”也非常的感兴趣。
  3.小小影剧院
  为了让幼儿对绘本故事更感兴趣,我创作了“小小影剧院”图书分区。其中有个大幕布,有表演的小朋友和小观众。而表演的道具都是孩子们通过画、剪等形式创作出来的小皮影。通过他们对绘本故事的认读和熟读之后,在本区进行表演。都是根据幼儿阅读过的绘本通过。
  4.亲子阅读
  我将幼儿在家与父母的读书的图片展示在主题墙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陪伴能够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在亲子阅读活动中,通过幼儿对于绘本故事的了解,我们请家长和小朋友们制作表演道具,不仅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还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幼儿的智力、想象力,增加幼儿的自信心。阅读还是一种影响,如果父母喜欢阅读,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上阅读。
  二、抓住绘本中的亮点,明确目标
  绘本教学中,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和绘本故事中亮点对幼儿进行活动教育。
  中班的绘本选取通常是画面较为简单富有趣味性,语言重复性强,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能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大胆的想象, 而且锻炼了幼儿对重复性语句的表达。既有既定的语言表达锻炼,也有开放性的表达锻炼。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本故事,内容简单,画面丰富。幼儿可根据鳄鱼和牙医的不同心境进行猜测,“鳄鱼怕什么?”“牙医又怕什么?”通篇的语言重复,如鳄鱼说:“我一定要勇敢”,牙医也说:“我一定要勇敢”孩子可根据说的话,猜测牙医的话,并能够大胆猜测接下来的内容。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很专注,也非常踊跃的参与其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让他们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美工区中,我们还投入了各种各样的绘本故事内容页,让幼儿根据内容进行创编。如《螺旋线的故事》绘本,集中活动后,让幼儿进行区域游戏,可以根据对螺旋线的认识,进行美工活动。有毛线画、螺旋线线描画、剪纸画等,都和绘本故事联系在一起,既感受了故事情节,又让幼儿通过美工活动感受到了绘本故事的艺术美。
  不仅集中教育活动渗透绘本故事内容,在户外的活动中,我也根据绘本故事内容进行创编,比如,《粉红线》绘本故事,集中活动中,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线,并且认识了线在公园和操场的上的变化。基于此,户外活动,我让幼儿对一根线的玩法进行了大胆的想象。有的说可以当做跳绳,跳着玩;还可以两个人拉起来卷著玩;还可以拴在两个椅子上,小朋友从底下钻着玩。不仅让孩子们自主探究,还让孩子们更感兴趣,并进行尝试,从而达到了户外锻炼的效果,也让绘本故事情境融入到了户外活动 中。
  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我也融入了绘本故事。如在我们上幼儿园中有的小朋友比较调皮和常规较差。在进行《大卫上学去》的绘本教育中,我对绘本内容进行着重讲述,并将幼儿带入到故事情节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像大卫这样的小朋友好不好?我们可以像他学习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做?熟悉绘本故事情节之后,在一日常规教育中我们会经常提到大卫怎们样做的?时刻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兴趣带入培养良好常规。
  三、通过绘本故事,增强幼儿自主性
  “自主探究”的实质是发现问题、探索答案的过程。幼儿只有在发现问题之后,才会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这些,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标也就达到了。难点就在于发现、提出问题,这是探究学习的起点。
  在绘本创新教育中,我会给孩子们提供一到两页不完整绘本页,请他们简单了解故事的人物,以及要发生什么事情。接下来,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让他们继续大胆的想象,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集中教育活动后,请孩子进行区域,让他们根据刚才所接触的故事进行大胆的创编活动,可以以小小影剧院的形式表演出来,也可以用画剪粘贴的形式把完整的故事给创编出来。从而达到幼儿自己探究的效果。
  四、通过绘本故事,更易知识了解
  绘本的种类繁多,针对我园现有绘本我给分成了几大类:情绪管理类、科普类、人文历史类、习惯养成类、认知类、健康自我保护类等。方便日后进行教学活动,对健康、社会等五大类内容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对于科普类,我结合ppt对绘本内容充分了解,如《美丽的星空》绘本,从不同的高度,我们看地球、看月亮、看行星、看彗星、看太阳、看恒星、看银河……看宇宙。总之,我们越看越高,越看越远。通过优美、简单、生动的画面, 让幼儿了解宇宙,对科学知识更容易理解。
  在幼儿教育逐渐进步和完善的大环境之下,进行幼儿教育创新活动是势在必行的。与此同时,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方法要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思维激励型,由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探索型,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活动知识,从而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培养阅读绘本故事良好习惯,真正从幼儿本身出发,让幼儿了解好的绘本故事,以达到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而让幼儿感兴趣,并能够主动探索!
其他文献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认为“语言结构”和使用语言的“时空情景”有密切的关联性,注重语言习得与说话时的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把所教语言与特定环境联系起来,不强调预设的固定教学目标,不对学生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而是强调学生借助老师的引导,主动探索和掌握知识。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法。同传统教学法相比,情景教学法除了强调教学生
期刊
一、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要更新人才培养观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社会、学校、家长都是以学生的分数取人,认为文化课成绩好了便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然而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认识到了,单有卷面的好成绩,没有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没有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树立全面发展观
期刊
21世纪初,我国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至今已走过了16个春秋,历经16载的新课改也已经从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进入到了如今的“深水区”和“高原期”。这次改革的重头戏在课堂,核心元素是人(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教师角色的转型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教师的定位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要发掘物理演示实验中巧妙的构思和方法,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思路,挖掘其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将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  边教边实验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得到结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
期刊
普通高中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现实与改革的理想,现实的结果与预计的目标之间尚有着不小的差距。笔者根据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谈谈几个新课程数学教学中需要理清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不仅体现新课程的有关要求,而且意味着新课程对他们所抱的期
期刊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早已不再单纯地注重幼儿的吃喝拉撒,而更多的开始关注在游戏的前提下,如何全面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幼儿园内一日活动皆教育,集体活动注重幼儿对学习、生活经验的积累;户外活动注重幼儿的体质发展;而区域活动则着重引导、开发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幼儿园中区域活
期刊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面对当今中职学生普遍厌学、上课玩手机、睡觉、吃零食等无视课堂纪律且不服管教的各种现状,满怀忧虑。虽然我不太认同学生素质的滑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的说法,但社会因素的影响确实存在。既然已经成为了事实摆在面前,我想再去谈义务教育的问题、留守的问题、高校扩招问题等都于事无补。且不说目前已经严重面临招生难的问题,就算没有这个难题,我也不能“挑食”,只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所以我觉得,作为
期刊
许多在职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品行和学习成绩良莠不齐,差异性很大。社会需要合格有用的人才;家长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老师希望自己的辛勤努力的工作,换来突出的成绩,良心趋势老师巴望自己教的学生个个品学兼优。可往往总是出现自己教的学生,有一部分事与愿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学生品学差异,不是短时间的结果,而且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大的环境:家庭、学校
期刊
当下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走进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尤其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试卷的设计、电脑看卷统分等等,无不得到了一一验证。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仅限于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来完成,费时费力。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即
期刊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由于文理不分科,滬教版数学教材也做了些许微调,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原先文科拓展部分与理科拓展部分,现在合并为拓展必修专题和拓展选修专题,在必修专题中,属于文科拓展内容的“线性规划”作为专题一占到了10课时,之所以作这样的调整,我们认为这跟“线性规划”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是分不开的。  翻阅沪教版教材和与之配套的练习部分,我们发现,习题内容较为单一,单薄,反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