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闸北检察院近期办理的这三起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犯罪分子已经将黑手伸到了医疗领域的方方面面——“剩药”、假大夫、黑诊所,严重地影响了市民的就医环境和医疗安全。在此,检察官以三个“切勿”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各类就医误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1、切勿贪便宜,出卖医保凭证配得的药品属违法行为
在办理案件中,检察官发现部分医疗参保人员维护医保基金公共利益的意识十分淡薄,因其配药时医生一般会予以照顾,而其配药需要承担的费用也较少,出售医保药品可获利润较大,为贪图小利,多乐于出售医保药品。而根据我市《关于依法惩处利用医保凭证骗取医保基金违法行为的通告》规定,对出借、冒用医保凭证、出卖利用医保凭证配得的药品,除予以追回有关医疗费用外、处以相应的行政罚款外,对于多次违法、经警告仍从事该违法行为的,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进行处罚。对于虚构事实骗取医保药品,以出卖医保药品违法所得为生的,还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2、切勿图省事,路边小诊所多为无证行医
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近几年,“非法行医”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存在着上升趋势。在对该院办理的非法行医类案件进行分析中发现,在非法行医案件中,就医对象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就诊内容以洗牙、镶牙和感冒、发烧等常见疾病为主,病人多居住在“非法行医”者附近,选择的理由主要是看病便宜,马某非法行医案中,仅收取被害人陈某检查费、诊疗费、医药费共80元;其次是就诊方便,不但距离近,而且一般无需排队,非法行医者大多数与周边群众较为熟悉有一定的信任度。但事实上,涉嫌非法行医的“医生”均不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多为“乡医”或学习过一定的医学知识;“医生”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主要从外地医药批发公司及“黑市”所购,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而且在上述案件中,我们也发现了,非法行医者没有对患者进行过敏测试,一旦发生了医疗事故,也没有相应的医疗能力或配置相应的医疗设施对病人的生命进行及时的挽救,最终造成惨剧的发生。
3、切勿轻信他人,“医托”加“神医”多为骗局
检察官在案件的办理中也发现了“医托”的几个主要特点:一、固定场所,“医托”活跃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各大知名医院的候诊大厅、医院门口以及附近地铁站;二、主动搭讪,“医托”施骗的对象主要为外地人及农村患者,多以“冒充老乡”、“关切病情”、“提供就诊信息”等方式主动与患者搭讪,套近乎;三、造谣诽谤,随着“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不少医托在拉客时最爱用的就是“这个专家做了手术后会复发”等理由,然后再向患者大肆推荐各类“资深老中医”、“神医”;四、现身说法,不少“医托”抓住患者就诊心切的心理,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家人,或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各类“患者故事”、“痊愈历程”来向患者推荐某个医院;五、多人合作,一般“医托”不会单人作战,多采取一人现身说法、一个表示也要去某某医院看病并邀请患者同行的方式进行诈骗,有时还会在某某诊所出现一个“痊愈”后“复查”的成功范例。如果患者在求诊中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而应坚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1、切勿贪便宜,出卖医保凭证配得的药品属违法行为
在办理案件中,检察官发现部分医疗参保人员维护医保基金公共利益的意识十分淡薄,因其配药时医生一般会予以照顾,而其配药需要承担的费用也较少,出售医保药品可获利润较大,为贪图小利,多乐于出售医保药品。而根据我市《关于依法惩处利用医保凭证骗取医保基金违法行为的通告》规定,对出借、冒用医保凭证、出卖利用医保凭证配得的药品,除予以追回有关医疗费用外、处以相应的行政罚款外,对于多次违法、经警告仍从事该违法行为的,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进行处罚。对于虚构事实骗取医保药品,以出卖医保药品违法所得为生的,还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2、切勿图省事,路边小诊所多为无证行医
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近几年,“非法行医”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存在着上升趋势。在对该院办理的非法行医类案件进行分析中发现,在非法行医案件中,就医对象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就诊内容以洗牙、镶牙和感冒、发烧等常见疾病为主,病人多居住在“非法行医”者附近,选择的理由主要是看病便宜,马某非法行医案中,仅收取被害人陈某检查费、诊疗费、医药费共80元;其次是就诊方便,不但距离近,而且一般无需排队,非法行医者大多数与周边群众较为熟悉有一定的信任度。但事实上,涉嫌非法行医的“医生”均不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多为“乡医”或学习过一定的医学知识;“医生”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主要从外地医药批发公司及“黑市”所购,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而且在上述案件中,我们也发现了,非法行医者没有对患者进行过敏测试,一旦发生了医疗事故,也没有相应的医疗能力或配置相应的医疗设施对病人的生命进行及时的挽救,最终造成惨剧的发生。
3、切勿轻信他人,“医托”加“神医”多为骗局
检察官在案件的办理中也发现了“医托”的几个主要特点:一、固定场所,“医托”活跃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各大知名医院的候诊大厅、医院门口以及附近地铁站;二、主动搭讪,“医托”施骗的对象主要为外地人及农村患者,多以“冒充老乡”、“关切病情”、“提供就诊信息”等方式主动与患者搭讪,套近乎;三、造谣诽谤,随着“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不少医托在拉客时最爱用的就是“这个专家做了手术后会复发”等理由,然后再向患者大肆推荐各类“资深老中医”、“神医”;四、现身说法,不少“医托”抓住患者就诊心切的心理,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家人,或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各类“患者故事”、“痊愈历程”来向患者推荐某个医院;五、多人合作,一般“医托”不会单人作战,多采取一人现身说法、一个表示也要去某某医院看病并邀请患者同行的方式进行诈骗,有时还会在某某诊所出现一个“痊愈”后“复查”的成功范例。如果患者在求诊中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而应坚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