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基训中的钢琴伴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2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舞蹈的艺术魅力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将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乐中有舞,舞中有乐”,只有音乐与舞蹈诠释的艺术生命才能永存。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钢琴伴奏在舞蹈基训中提供音乐诱导和启示,赋予舞蹈动作准确的节奏和表演内涵,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让钢琴伴奏与动作技术有机而紧密地结合,通过音乐将舞蹈动作的韵律性凸显值得研究。在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应用性、风格性的流畅表现是关键。在形神皆备的钢琴伴奏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悟能力,为今后的舞台艺术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舞蹈基训 钢琴伴奏 伴奏音乐 舞蹈教学
  舞蹈基训是舞蹈学习者和舞蹈表演者每日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在舞蹈基训中的钢琴伴奏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培养舞蹈演员音乐感觉的重要途径,而且对提高舞蹈基训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一本书所说的:“舞蹈艺术的发展史,使我们得知,音乐与舞蹈如同一对亲姊妹,从立意到风格,从情调到节奏,从气氛到意境,都应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达到高密度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人们的‘听’与‘看’互相充实,取得艺术享受的‘丰收’。”舞蹈基训与钢琴伴奏正是这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一、舞蹈基训的伴奏特点及音乐教材的选择
  音乐,有些人认为,钢琴伴奏只要音乐规整,弹奏熟练,能与动作前后配合上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动作与音乐的内在联系。好的伴奏应该了解动作训练的动机和目的结构,方能准备地把握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比如:把杆动作,手和腰还有控制的练习与小跳和大跳的音乐就截然不同,前两个动作音乐要求慢板,节奏平稳、缓慢,气氛性静、淡雅,旋律流畅而舒展。而后两个动作音乐则应选择2/4拍,节奏鲜明、具有生气的间乐。从动作的特点上说,手、腰和控制的音乐要求有所不同,手和腰的音乐需要纤细柔美、连绵不断,和声效果清淡、平稳流畅,像动作一样弹出优美的线条;控制从动作训练的角度来讲,要求腿肌群有良好的收缩和伸展能力,具体训练身体的控制平衡及稳定性能力,腿脚、手臂和躯干的协调及优美的舞姿,在弹奏音乐时注意配合动作的韧性和延伸的感觉,每个音符的时值弹充足,旋律完整连贯。弹“小踢腿”的伴奏时,要求节奏轻快,强调重拍音。“大跳”与之不同的是,动作幅度大,急促有力,是“小踢腿”纵深发展的动作,它要求音乐有气势,音量强,和声色彩丰富,具有推动力,旋律辉煌明亮。
  只有认真分析舞蹈动作,了解动作发展的特点,才能准备地把握,让音乐带动舞蹈者的情绪,提高动作质量,从而顺利完成每一个动作。要注重培养弹奏中关注舞蹈动作的习惯。
  首先,伴奏老师应养成根据课堂内容提前备课的习惯。走进课堂前,能够把所需要的音乐都印在脑子里,摆脱厚厚的乐谱书,让眼前宽阔,让思维敏捷,多用脑、多用手、多用眼,敏锐地跟随课堂,让音乐在教室沸腾,让舞者在音乐的激情中自然展现。其次,注视动作弹琴,不仅看,更想,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和创造,瞬间产生灵感,这才是真正关注动作弹琴的目的。艺术的创新来源于实践,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有感受,只有实践才可能有更高的升华。
  我的体会是要学会抓住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仔细地分析和体会舞蹈动作。首先,在了解舞蹈动作结构的基础上确定音乐的节奏特点;其次,抓住动作的发展动机,确定音乐的语汇及旋律特征;最后,根据动作的整体规律选择合适的音乐形象、速度、伴奏织体等,然后经过整理、归纳,把它们应用到课堂中。如:把杆动作弹腿要求脚尖敏捷击打腿部动作,音乐应该是2/4拍,旋律活泼、轻快、突出重拍。又如单腿蹲选3/4拍音乐,恬静、优美、舒展,像清澈的溪水源源流动,它带动舞蹈者透过音乐旋律,用脚尖传达语言和情感。再如小跳适合2/4拍音乐,轻快、有弹性。这些弹奏都是跟随课堂内容即兴发挥,即兴改编,非常适用舞蹈教学的音乐。只要认真抓住课堂环节,努力提高音乐追求,那么伴奏老师有很大的优势总结出适合于舞蹈需要的音乐。
  在舞蹈基训中,钢琴伴奏者首先需要有全面综合的素质,除必须具备专业水准的钢琴演奏水平外,还应具备即兴创作和音乐编辑的能力。音乐素材可根据舞蹈内容选择,也可由舞蹈老师根据音乐创编基训动作,例如:单腿蹲是训练学生腿部肌肉韧度、开度、伸展、扩展及耐力的训练,感觉上较平静。在音乐选择上,可以选用旋律宽广、优美抒情的音乐。如《音乐之声》插曲《雪绒花》及《星语心恋》、《思乡曲》、《挥着翅膀的女孩》、《秋天不回来》、《芭蕾舞基本功训练钢琴曲选》等,弹奏上通过音区的变换、移调及夹花变奏等手法将旋律变得更动听,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进行萌发展开双翅飞翔的冲动。
  在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年级层次的不同所带来的曲目选择上的差别。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动作幅度相对小,其动作协调性和驾驭音乐形式的能力都较弱,因此钢琴教师应注意选用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伴奏织体明了的作品。中高年级的舞蹈教学更加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表现为技术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复杂、组合形式多样等,这时的伴奏音乐应具备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节奏、音色变化,以及相对复杂的曲式结构、和声色彩与伴奏织体。
  二、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
  练习舞蹈基本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学生有非常好的耐力和毅力。有的学生很喜欢跳舞,但一练基本功就吃不了苦头,哭鼻子不愿练。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习兴趣被诱发、激发后,学生才会自愿地轻松学习。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达到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练习舞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舞蹈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舞蹈提高修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而不是在课堂上演“独角戏”。例如:相同一段音乐可根据学生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果只是让学生死板地按教师的示范模仿,则必然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有两类学生:一类学生课堂表现活跃,提出和回答问题多,但质量不高,缺乏独创见解。另一类学生课堂表现不活跃,不爱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但一旦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就与众不同,有独创性。前一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缺乏创造性思维品质。后一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缺乏创造性个性品质。这两类学生都不具备完整的创造力,在学习中难以有创造性成就。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把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结合起来,综合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完全的创造性人才。教师在舞蹈课堂中,应营造既不是自由放任又不是“独断专行”的课堂气氛。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舞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舞蹈基训中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每个学生的体质、软度、力度、舞蹈感觉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一律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可忽略。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每堂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有计划性、目的性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耐心地教育,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例如:有的学生天生腰的软度就不好,如果这时老师硬是让他一步到位地下腰,那么必然会发生肌肉扭伤的现象。
  四、两者相互结合应用
  钢琴伴奏音乐的选择是舞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要求音乐通过刚柔起伏参与到舞蹈人物的性格塑造、感情的变化和戏剧情节展开的,反过来音乐借助舞蹈的外显式动作展示难以单纯用音响单独表现的内容。一个好的钢琴伴奏能够通过钢琴伴奏者的伴奏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和艺术气质,强化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从而使舞蹈的肢体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达到形、神的和谐统一。
  总之,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弹好钢琴伴奏,可以使学生通过音乐提供的节律,更好地掌握舞蹈的节律、线条;通过音乐提供的情绪和意境,进入特定的动作情调、氛围;通过音乐的风格更好地把握舞蹈的风格,并在优美动人的音乐中,培养良好的舞蹈美感,实现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
  舞蹈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因此,钢琴伴奏在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钢琴伴奏为舞蹈基训提供的音乐诱导和启示,给学生带来了艺术的启迪,赋予了舞蹈动作准确的节奏和表演内涵。上好每一节钢琴伴奏课,掌握教学重点,不断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是钢琴伴奏老师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孙希康.芭蕾舞基本功训练钢琴曲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8.
  [2]黄木生.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湖北:湖北成人教育学院,2006.5:89-90.
  [3]吴惟庆.广东艺术.广东:广东省艺术研究所,2003.3.
  [4]何山等.流行钢琴曲.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9.
  [5]蔡松琦.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广东:星海音乐学院,2003.3.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管理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监管前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00例进行分析,另选取我院(201
摘 要: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夸大教师的教的作用,教师在这些言论的影响下,把“教”“运用”到极致——“满堂灌”,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本文探讨小学英语课改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课改 创新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开始出现教师更新教学
目的:研究芝麻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 D-GalN)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fulminnant hepatic failure, FHF)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在体内实验,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对照组、芝麻素对照组、模型组、芝麻素低剂量干预组、芝麻素中剂量干预组和芝麻素高剂量干预组。
摘 要: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和环境中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面临些许问题,努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结合当前实际,通过调查和访谈找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学习和践行群众路线,不仅是创设优良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保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 群众路线 高校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在高等院校中活跃着一些一线青年教师,以饱满的热情、阳光的心态、丰富的学识成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手段应用在ICU脓毒性休克患者当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ICU的浓度性休克患者选择10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分别
胸痹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症状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其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并有年轻化的趋势,胸痹的治疗思路也在临床中不断丰富.周立华教授
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之间的动态平衡对于生物体的发育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细胞凋亡是生理情况下最主要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发生具有许多积极的生物学意义。而细胞坏死在之前则被认为是发生在一系列不同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被动性细胞死亡,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3]),某些细胞坏死不是被动的、无组织的过程,是受基因调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患者通过
为了满足煤巷锚网支护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及对安全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需要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南屯煤矿研制出了预应力系列锚索产品 ,其技术性能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
目的 对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在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6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随机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