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大学生该做些什么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月8日,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尽管在有些国家早已实施了此类法令,然而在我国这尚属首次。本文从国家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这项措施,引起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思考与分析,促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不断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塑料袋、塑料盒子作为“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其制成材料是聚乙烯,这种化工原料大都来自石油。其危害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早已是显而易见:(1)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结构稳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能降解参与大自然的循环,未经处理的塑料袋等塑料制品还会造成土壤结构的板结,从而导致土地的破坏和农作物减产。(2)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及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不良刺激。(3)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中毒或死亡。(4)进人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
  
  二、解决塑料袋环境问题的途径
  
  由于塑料袋、塑料盒子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在众多国家都已开展了“反塑运动”。免费刺激需求,免费难免浪费,国家公布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法令法规,目的在于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和使用量,这个初衷是好的,也是通过经济杠杆控制“白色污染”的一种思路。但从西方国家已有的经验来看,一味限用禁用塑料袋只能是治标之法,而非治本之策。国际治理“白色污染”的主流思路可以概括为“4R”,即从源头控制减量(reduce)、促进回收利用(recycle)、局部实行限制(restriction)、鼓励发展替代(replace)。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鼓励发展替代”。然而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及成本条件而言,能代替塑料袋作为购物袋的主要产品是纸袋、可循环利用的纺织品购物袋以及可降解塑料袋。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学者曾对这三种替代品进行研究对比论证,得出了以下结论: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纺织品购物袋是最可行的方案,降解型塑料袋是长远之策,而纸袋不宜有较大发展。这是因为纸袋的制造过程会造成严重水污染,还要消耗大量木材,在原料获取和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用它顶替塑料袋得不偿失;纺织品购物袋能多次循环使用,结实美观,原料丰富,开发成本低,技术难度低,实际可操作性强,鉴于可降解塑料和纸购物袋的发展现状,当前把纺织品购物袋作为塑料购物袋的替代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纺织品(主要是棉布)在材料获取及生产过程中难免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在使用纺织袋过程中,因为会弄脏袋子,使用者经常需要水洗,从而也耗费了水资源。不过两权其害取其轻,纺织袋与纸袋比较还是优点更多;而降解塑料袋在不降低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是购物袋“绿色化”的最优选择,但从目前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对降解塑料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多数降解塑料产品在降解可控性、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技术难题,导致现在开发出来的降解塑料袋性能不够完善,价格较高,无法大面积推广。
  因此,纺织品购物袋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环境问题的短期方案,同时可以把开发可降解塑料作为长远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环保纺织品购物袋生产领域的研究上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急需继续完善纺织品购物袋的使用性能,弥补其在环保方面的不足,还要采取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等方式切实降低纺织品购物袋的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接受。
  
  三、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尽管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塑料袋和塑料包装制品是“白色污染”的祸端以及“白色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但由于它们给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加之人们长时间使用中所养成的固有习惯,决定了塑料袋和塑料包装制品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完全消除。万事开头难,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白色污染”,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时代先锋的大学生,面对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劣,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化,应当追问一下自己:时环保知识了解多少?又为环境保护做了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从而积极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
  如今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对环保知识知之甚少。例如他们分辨不出哪些废弃物是可回收废弃物,哪些废弃物为不可回收废弃物;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程序了解不清,对很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意识不强。其中多数人的环保意识薄弱,参与环保活动的目的模糊。还有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校学生,环保离自己还很遥远,那应该是政府和企业考虑的事情。毋庸置疑,保护环境有许多事情必须由政府和企业来做,但这并不代表环保就与我们学生无关。这些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可以从小事做起,也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是社会中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参与方能治本治源。其实,不是只有政府公布的政令限制和律令奖罚、环保组织的积极宣传、污染企业通过更新设备改进技术来控制污染才叫环保,就餐时少吃一次盒饭,喝水时少用一次用即弃饮料杯,购物时少拿一个塑料购物袋子,这也是为环保做贡献。大多数时候环保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们何乐不为呢?
  要想让人们自觉爱护环境,做到大众环保、人人环保,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大学生可以在全校乃至全社会不定期地开展“环保宣传周”、“环保活动日”、利用周末进行“环保一日行”及发起环保签名等活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知道做哪些事情属于保护环境,做哪些事情属于破坏环境;环境污染对我们自己以及对他人对后世存在哪些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为环保做些什么。只有让每个人认识到开展环保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才有利于使更多的人树立起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新风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并逐渐消除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损伤和危害。
  
  四、大学生环保倡议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不仅只是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前提。消灭污染、保护环境,担负起每一个生存在地球上的人所应负起的责任,为此,大学生们应倡议:
  (1)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环保觉悟,加强环保意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参与环保行动。(2)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及一次性餐具,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3)实行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做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4)尽量节省学习或生活用品,杜绝浪费。(5)掌握好危险品和化学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6)要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7)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尽量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心,让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环保。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后代子孙发展的需要。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其他文献
用信息论的基本原理研究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材是根据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发展目标,对于知识信息的选择、改造与组合。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双向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信息交换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一个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知识信息的输入、记忆、变换、加工、输出、反馈、控制过程。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教师的教学首先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确定教学内容,设计
期刊
为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近年来相当一批专科院校经过合并、兼并等方式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升格后,扩大了办学规模,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了办学实力,也使部分学校走出困境、获得了新的生机。然而,这些院校升格后,面对迅速发展的教育市场经济,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出现了许多难以在短期内进行规范的管理问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过程。由于化学涉及很多的学科和领域,其教学内容也非常丰富,而且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涵盖面也越来越宽。针对复杂而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改革已成为化学化工专业发展的关键和刻不容缓的要求。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既丰富了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又拓展了它的外延。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
期刊
一、网络的传播张力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生活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社会文化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渐落后于时代,加之受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网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
期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探索成果。如何在这个经济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中,展示真理的光辉,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客观性和指导意义,是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老师所热切关注的问题。本人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考和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工作,以期在学生中间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注
期刊
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个概念主要是相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而产生的。现代主义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一种文学思潮或流派,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现。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西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以极大的震动,使人们对昔日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社会愈来愈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也越来越困惑。这个世界在
期刊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为教师职责所作的这一解说,成为教师们时刻铭记的一句至理名言,一直为后人称道,并传诵至今。然而,一些资料表明,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遭受着职业压力的困扰。在职业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出以下症状:  1. 生理——心理症状。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对学生漠然冷淡;焦虑,对外界担心和过分忧虑;
期刊
自我教育,指的是受教育者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依靠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等方法,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理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使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向良性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毫无疑问,自我教育不可能取代通过灌输、疏导等方式进行的外在教育,也不可能脱离外在教育而孤立进行,但它确实可以对外在教育起到重要的补充、延伸、深化和扩展作用。本文
期刊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广泛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科学发展观忠诚而坚定的践行者呢?通过系统学习和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必须做到:树牢一个志向、强化三种意识、把握四种关系、彰显三种精神、实现一个目标。具体叫做“13431”的思维法。    一、树牢一个志向,就是牢记历史使命,立志做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总结建
期刊
教育民主化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最初的“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到教育基本权利(教育起点平等)的争取,再到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权利的争取,发展到目前教育实践各个方面(包括制度、方法、内容、教学与课程、师生关系、评价、管理、组织形式等)的民主化不断深化的阶段,这一过程是教育民主化从“量”到“质”的发展过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是教育实践民主化的重要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