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兰花皮肤美白提取物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ppl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部出现色斑常是亚洲人皮肤老化的早期信号之一.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局部炎症刺激或体内激素的突然变化,均会导致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表现为色斑,并伴有皮肤光泽消失~([1-2]).介绍一种基于Brassocattleya兰花提取物的新型皮肤护理技术,该技术可使皮肤更加美白、润泽。

其他文献
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GA)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皮损为肤色、红色或紫红色群集的丘疹或结节,常呈环状排列.基本的组织病理改变为灶性胶原纤维变性及栅栏状肉芽肿形成。
期刊
患者男,58岁.因左颈侧皮疹1年余就诊,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近期皮疹迅速增人.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颈部见一1.5 cm×1.0 cm×0.5 cm红色结节,表面稍硬,境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尤黏连(图1)。
期刊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和皮肤局限性苔藓样变为特点,外用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复方氟米松软膏是含0.02%匹伐酸氟米松及3%水杨酸的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为全面评价其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随机、开放、复方卤米松乳膏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的多中心平行临床试验。
期刊
患者男,34岁,哈萨克族人,以头面部、双肘部及臀部起皮疹伴声音沙哑20余年就诊.患者自述幼年时无明显诱因头面部、颈部出现黄色小丘疹,似颗粒状,并伴脱发,但不严重.10岁左右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说话费力,发音困难等,声音稍嘶哑,无明显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期刊
患者男,51岁.因全身红斑、角化、皮肤异色、肢端水疱7年余于2009年1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001年7月起反复出现全身红色绿豆大小丘疹,剧烈瘙痒,伴双下肢和双足蚕豆大小血疱,并出现脱屑.在当地医院多次按湿疹、剥脱性皮炎治疗,皮疹有所好转,遗留暗褐色色素沉着,并发生双手足疼痛.后皮疹反复发作,全身红斑、丘疹、水疱、脱屑,四肢大疱、血疱,伴剧烈痒痛,同时双眼出现眼睑内翻、倒睫,伴视力减退、睁眼困难。
期刊
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冷冻、放疗及局部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等~([1-2]).因为皮损位于面部,治疗的目的是永久治愈并获得最佳美容效果.我们确诊4例老年面部基底细胞上皮瘤,因患者要求治疗但拒绝手术,选择口服阿维A及外用0.1%维A酸乳膏(迪维霜)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我们采用中草药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经临床观察发现,对治疗慢性荨麻疹及控带其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期刊
目的 报道1例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方法 取皮损作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离菌株行DNA序列分析、API 20C AUX试剂盒检测、明胶液化试验、温度试验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70岁男性患者,右内踝植物刺伤后出现肿块、溃疡9个月.皮损直接镜检阴性,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菌丝和孢子.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出奶黄色酵母样菌落,微量培养可见假菌丝、真菌丝、关节孢子和芽生孢子,API 2
有幸先睹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顾恒教授等主编的<光皮肤病学>,读后获益良多.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全书分15章,综合了国内外大量的经典文献和新近进展,系统介绍光生物学、光免疫学、光诊断、光疗法、光照相关皮肤病以及光防护等理论、技术与实践方法,是目前国内首部光皮肤病学专著。
期刊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医学真菌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基地于2010年9月1—5日在广州举办真菌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学习班为期5天,学费800元/人(含资料费,在校研究生凭学生证享受半价学费),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学习班将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真菌学专家廖万清教授及李若瑜、刘维达、温海、冉玉平、李东明、曾凡钦、赖维、席丽艳等教授授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