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uh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危害日趋严重。分析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主要气象灾害种类以及危害特点,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提出了较完善的防灾减灾对策,以期为合理应对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特征;防灾减灾;对策;中國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28-01
  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据了自然灾害的很大部分。相比其他行业,农业是对气象灾害抵抗力最差的一个行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日益频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愈加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加之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做好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1]。
  1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
  我国气象灾害特征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国土幅员辽阔导致灾害区域的分布更为广泛;地形复杂使得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类型较多;温室效应导致我国气候逐渐变暖,气象灾害发生几率不断升高;气象灾害损失较大,直接导致部分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这些特征致使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
  2 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主要气象灾害
  2.1 干旱
  干旱在农业生产中是指长期降水量少、空气中水分含量锐减、土壤干裂缺水严重的现象。这种不正常的干燥天气致使农作物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播种和正常生长发育,对作物产量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农业减产[3]。在我国,干旱是最严重、分布最广泛的气象灾害,具有普通性、区域性、季节性的特征。东北和西北地区受到干旱灾害的地区非常广泛,干旱发生频率也很高,长期干旱还会导致河流干涸、人畜无饮用水,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2 洪涝
  洪涝是指因大雨、暴雨或连续降雨,雨量过于集中,导致地面径流量大,淹没大片的土地、城市和农田的气象灾害。洪涝对农作物会产生毁灭性的危害,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此外,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结构的改变,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洪水淹没村庄导致大量动植物尸体腐败、蚊蝇滋生、害虫聚集,加重农作物虫害的发生。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类似性、普遍性、区域性、破坏性、可防御性等特征。
  2.3 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将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13级(即32.7~41.4 m/s)称为台风。台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害主要体现在大风和暴雨2个方面,对植物幼嫩组织造成直接的机械冲击,破坏力极大。我国台风的发生具有季节性、登陆地点不定、旋转性、损毁性、发生时伴有灾害性天气、不可抗性等特征。
  2.4 冰雹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性气象灾害,冰雹来临时常伴有大风、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极强,能在短时间内毁坏农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冰雹的发生具有局域性、历时短、受地形影响显著、年际变化大、发生区域广等特征。
  3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3.1 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农业发展
  气象科学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古时农民常期盼风调雨顺,使庄稼获得好的收成。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气预报系统已经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几天甚至十几天内的气象。这可以帮助人们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了解当地气侯特点,在灾害天气来临前,做好防灾准备工作,减少农事安排,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由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在利好天气时,积极安排农事活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收益。各级部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革耕作制度,合理布局农作物,避免盲目引种,在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后引进新品种。
  3.2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现阶段,我国农村建设非常活跃,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农业气象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做好防灾减灾,对气象工作者提出了严苛要求。农业气象工作者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性、精确性上。目前,我国预报系统不完善,需要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基层气象部门更要积极开展当地农业气象服务,全面推进农业气象工作,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体系。注重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普、指导,帮助他们明确农业灾害预报的重要性,获得预测预报的渠道[4]。
  3.3 构建灾害应急防御机制
  防治气象灾害,一定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机制,首先,应以政府主导为指导原则,各部门之间进行准确的分工协作,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系统需要各部门之间明确分工、联合建设;其次,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等级的农业气象灾害建设不同应对方案的防御系统,以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5];再次,实行问责机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奖惩分明,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最后,规范应急预警的发出、接收、传达等工作环节,在基层建设预警信息工作站,并加强工作站的管理。总之,要优化利用各级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工具,尽可能提高信息的覆盖水平。在气象工作者的指导、协助下,广大农民群众应积极参与到构建灾害应急防御机制中来[6]。
  4 结语
  农业气象工作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关口。加强农业气象工作的建设、优化资源、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和效率对气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深入研究当地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农业气象对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面对具体困难,加强观测点的建设,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为农业生产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5 参考文献
  [1] 金鑫,刘勇.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对策[J].北京农业,2014(36):172.
  [2] 孙雪,孙颖.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J].中国农业信息,2015(21):111-112.
  [3] 曹永强,李香云,马静,等.基于可变模糊算法的大连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价[J].资源科学,2011(5):983-988.
  [4] 黄路婷,李思雨,戴雨菡.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229.
  [5] 蔡大鑫,张京红,刘少军.海南荔枝产量的寒害风险分析与区划[J].中国气象,2013(5):229.
  [6] 张斌.浅议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济,2008(13):102-104.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水泥稳定性碎石的作用原理,对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供参考。
从绵羊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绵羊巴氏杆菌、链球菌病进行介绍,以期为养殖户及基层兽医进行绵羊巴氏杆菌、链球菌病防
摘要 按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用“3414”完全实施试验,进行了西藏日喀则地区燕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燕麦籽粒产量变幅为1 705.5~2 950.5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91.5~1 336.5 kg/hm2,增幅5.67%~82.81%;不施磷肥和钾肥条件下,燕麦的产量也较高,但不施氮肥对燕麦的产量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燕麦;施肥;产量;西藏日喀则地区
银行会计风险防范●许旺杰银行会计风险是指银行资金在会计环节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四个层次,即制度风险、管理风险、人员风险和技术风险。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很多,本
每个企业管理内部员工要求时都强调三种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勇于牺牲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具备这三种精神的企业,不仅企业文化有内涵,而且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超强。(如日本松下、东
不久前,宏耐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分公司,均收到了一纸来自总公司的通知:《关于宏耐全国消费者权益保障中心的说明》(以下简称《权益说明》)。尽管对于分公司高层而言,早已对通
摘要 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2016年在涡阳县进行了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产值配方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都偏高,以常规施肥无氮处理为最低。常规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3.52%、17.47%、50.05%,配方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8.10%、18.40%、53.24%。  关键词 小麦;肥料利用率;安徽涡阳;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S147.5 文献标识
举世唯一的都江堰为何只会诞生在成都平原?为什么在黄河流域不能出现类似的水利工程?神奇的古代水泥——息壤从何而来?洛书中隐藏的治水方略是什么?李冰为何能成功修筑都江堰?大禹
从石油勘探采取的土样中,初筛分离出了9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真菌,然后利用滤纸条降解实验和cellulose-azure降解实验进行复筛,筛选出了2株降解纤维素效果比较好的真菌,命名为f
台湾、海南是我国的两大宝岛,近年来,由于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岛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贸活动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资金、货币的运动,认真地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