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精准检测出食品中营养成分与有害物质的具体含量,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食品检测分析的必要性展开阐述,详细分析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就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究,以期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正确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检测技术;食品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
  由于大量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很多熟食产品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很多人在食用添加剂含量超标的食物后,重金属不断在体内积累,导致出现食物慢性中毒现象,近年来相关事件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基于此,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食品检测新方法应运而生,能够实现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快速又精准的测定。
  1 食品检测分析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食品生产厂家对于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食品添加剂的依赖性也在逐步加深,极易导致食品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如果上市前未能对食品进行检测,当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含量时,就会引起食用者产生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症状,反应严重时甚至引发食用者抽搐或陷入昏迷,甚至伤害食用者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隐形杀手”之一。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食品的安全性加以重视,严格控制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严把这第一道食品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对于食品的要求,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卖相、味道及口感外,还要能够保证健康和营养。因此,食品检测分析不单要能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还需要准确检测出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故而充分做好食品检测分析处理,追求更安全、健康以及营养的食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商和供应商形成品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关概述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由高效液相色谱法衍化而来,以液体为色谱过程中携带待测组分向前移动的物质,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溶剂、缓冲液等携带待测组分向前移动的物质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色谱柱内各待测组分被分离后,进入专业的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达到对试样分析处理的目的。
  3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创新,目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也越来越趋于成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分析中,在获取更加准确的添加剂含量的同时,要保证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最大程度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此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食品检测流程几乎不需要预处理步骤,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缩短检测时间,有效提高食品检测工作效率,在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面也有极大的提升,使过去冗杂的传统食品检测分析工作变得更加的灵活、便捷,促进我国食品生产更快一步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目标[1]。
  3.1 甜味剂检测
  甜味剂是现代食品加工生产中经常会使用到的食品添加剂,将其加入食品中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甜味程度,市面上甜味剂种类非常多,较为常见的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力甜等,虽然甜味剂对人体没有坏处,但是长期摄入亦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在食品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食品中甜味剂的添加含量。对食品中甜味剂添加含量的测定相对简单,一般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将甲酸和醋酸铵作为色谱过程中的流动相,通过高压大容量注射液系统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色谱柱内使待测组分被分离后,进入专业的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达到对食品试样分析处理的目的,一般来说这是目前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同时也是我国通行的一种检测方法[2]。
  3.2 防腐剂检测
  食品加工生产后,还面临着流通、销售及食品消费等环节,因此大多数食品都需要有较长的保质期。现阶段,我国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主要手段是添加防腐剂,防腐剂能够有效抑制食品中微生物感染和繁殖,是食品加工生产时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较为常用的一大类食品添加剂。迄今为止国家已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较为常见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虽然食品防腐剂可以在人体消化道内降解,但是长期摄入仍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在食品生产中要构建全方位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控制食品防腐剂的含量。在进行食品检验时,检验人员需要根据待检物的性质选用合适的流动相,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以保证分离和检测效果。另外,通常用醋酸锌溶液和六氰铁(Ⅱ)酸钾溶液作为沉淀剂,对待检测食品样品进行相应的预处理操作[3]。
  3.3 食用色素检测
  食用色素是指可以改变食品自身颜色的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同甜味剂和防腐剂一样,在适量范围内对人体没有损害,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同样不可长期过度食用。在生产加工阶段,通过使用食用色素对食品进行改色处理,可以提升食品的观感,食品观感好也有助于提高食品后期的销量。但是由于食用色素的制作成本普遍较低,且添加后的市场反应效果较好,于是就有许多不法商家,在食品中添加含量超标的食用色素来欺骗消费者,其不仅扰乱了食品市场秩序,同时食品中过量的食用色素也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除了严格控制食品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含量,还需要严格把控食用色素的添加量。在进行食品检验时,检验人员可以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对食用色素的具体含量进行精准检测,并且在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时需要根据食品样品的特点合理选择色谱柱类型[4]。
  3.4 氨基酸检测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小分子,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简单来说,就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因此,在食品检测工作中对氨基酸的检测,要求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与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相比,灵敏度翻了3倍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在对氨基酸检测中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并且其操作工艺也不烦琐,操作流程简单易上手,整体检测时间也不需要太久,能够对食品样品中的氨基酸进行有效提取,极大程度提升了氨基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操作过程不会对从事检测的工作人员造成任何危害,氨基酸检测过程中也无需担心出现污染、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完全符合国家制定的食品检测要求标准和绿色节能环保理念[5]。
  4 结论
  综上所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现阶段我国极其重要且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对维护食品市场和谐、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具有关键意义。因此,相关部门要对食品安全管理流程进行合理规划,加强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从而确保在食品生产环节能够对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实施有效且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敏敏.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9,42(3):51-56.
  [2]孟凡超,刘兵兵,梁山.浅析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8(22):194.
  [3]徐蕊.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让食品检测更高效[J].中国食品,2019(8):131-132.
  [4]张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1):97-98.
  [5]江海.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9(1):127-128.
其他文献
摘 要:硒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硒的形态决定了其毒性与生物活性,其中纳米硒是已有硒形态中毒性最低、生物活性最强,具有抗氧化、抗癌、增强免疫力等生物活性,未来有望成为新型硒营养补充剂。本文重点对纳米硒毒性与营养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纳米硒;毒性;营养  瑞典化学家Berzelius于1817年在硫酸工厂的铅室中分离出微量元素硒(Seleni
摘 要:目的:对餐饮具中残留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测定试验方法的改进。方法: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离心管为萃取容器,不经pH调节与酸洗步骤,1次萃取完成。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在浓度0~2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4,RSD为0.98%~1.89%,回收率在98.0%~101.8%。结论:该改进方法所得结果准确可靠、平行性好、检测效率高,对环境和人员危害小,可满足餐饮具监督抽检的检验
摘 要:食品安全与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需要注重食品的检验工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具有精准度高、速度快、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操作便捷的特点,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基于此,本文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食品;检验  现阶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效率低下、技术落后、制度缺失等
摘 要:酱油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由于风味良好备受喜爱,而酱油发酵工艺影响着酱油的风味,为使得酱油风味更佳,应注重酱油发酵工艺的改良。本文主要对酱油发酵工艺及改善酱油风味的方法进行探讨,阐述酱油发酵的常见工艺并提出酱油风味的改善方法,以期为我国酱油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酱油发酵;工艺改善;风味;途径  酱油是常见的调味品,是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经微生物发酵生成的产物,不仅色泽红润且味
摘 要:酸笋作为螺蛳粉的重要配菜,随着近几年螺蛳粉火爆需求激增,未来将会产生较大需求缺口。本文综合分析了广西内外酸笋发酵工艺现状及发酵乳酸菌现状,以期为我国酸笋发酵产业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酸笋;螺蛳粉;发酵工艺;乳酸菌  柳州螺蛳粉因其闻着臭吃着香而闻名世界,人们对于方便食品的需求增加,袋装螺蛳粉新晋为网红食品,全年度产值超过100亿元。柳州每天要卖掉170万袋螺蛳粉,
摘 要: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辣椒面、火锅料、辣条、鸭蛋、鸭血中的苏丹红Ⅰ~Ⅳ。通过优化萃取试剂、样品基质效应的消除、色谱及质谱条件等参数,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适用性。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苏丹红Ⅰ~Ⅳ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苏丹红Ⅰ~Ⅳ在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85.1%~104.9%,
摘 要:本文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快速测试卡,结合精密仪器、精密试纸等精确定量检测,强化集成创新,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有效开展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黄曲霉毒素B1(真菌毒素)的检测和监控的验证,为粮油食品生产安全的检测提供精确装备,建立高效质量监控体系,验证可取代传统检测方法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快速测试;关键控制点;验证方法 
摘 要:建立发酵型枸杞酒中的枸杞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为优选发酵型枸杞酒提供依据。枸杞多糖在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中沉淀,与溶液中单糖和低聚糖分离,与苯酚-硫酸反应,用分光光度法于485 nm处测定其含量,其显色强度与含量成正比,计算发酵型枸杞酒中的枸杞多糖含量。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010 5~0.104 6 m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1,回收率范围为92%~106%,相
摘 要: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是水的消毒副产物,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导致空白值不稳定,为了有效提高数据准确度,本文对实验过程中消除空白值的几种方法做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空白值  我国大多数集中式供水采用氯消毒,由于其具有价格便宜、容易使用、杀灭细菌能力强及在水中持续时间较长等优点,目前仍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是我国城市供水中普遍采用的消毒方式[1]。氯化消毒剂易与原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