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时期,我们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是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也是幼儿园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展开的需要。本文梳理了大班幼儿规则培养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及应注意的问题三方面,以提高大班幼儿规则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规则意识;大班幼儿;培养
  一、师幼成为规则制定的共同体
  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有许多需要遵守的规则,而孩子的日常规则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规则阶段,孩子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所以让孩子通过讨论,自己制定各项活动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事。在出现问题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选择解决的方法。从而制定新的规则,并用文字或符号语言记录下来,贴在活动室相应的位置。如大班玩具摆放的规则,教师把它交给由幼儿自己讨论建立,只有在他们参与下建立的规则要求,才能真正被其接受。在一次谈话时间,我对幼儿提出了疑惑:“每次区域活动后,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玩具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导致下次活动时玩具找不到,甚至有缺失,且很多时候大家都争抢着进一个区角,导致活动很混乱。我们想什么办法让每次活动能顺利更好地进行呢?”接下来我给幼儿几分钟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再由每组请一个代表将讨论出来的结果告诉大家。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想办法制定一些区域游戏的小规则。经过商讨和集体通过后,我们制定出了一些新游戏方案:
  1.给每样玩具贴上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再在玩具柜上也贴上对应的数字,这样玩具和柜子上就能一一对应,每次游戏后,玩具都能找到自己的家。
  2.我们在每个区角放置属于该区角的6个进入牌。每次区域时,每个区角只能限制最多6个小朋友,如果没有拿到进入牌的幼儿,只能进不满6人的区角先游戏。
  大家都一致通过了这两项新方案,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时就不再出现这些混乱的现象。幼儿在一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里,才能快乐、满足。
  二、教师成为幼儿内化规则的引导者
  (一)对不遵守规则幼儿的“纵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性方面对大班幼儿的要求是:“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初步学会等待、轮流等,初步体验规则的作用,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孩子的言行往往都是在对成人的观察中形成的,即使成人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在幼儿看来也是效仿的榜样。仔细分析,孩子出现不遵守规则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知道游戏规则。老师在提要求时,孩子心里想的是赶快去玩,根本没有听到老师的要求。二是游戏过于投入,忘记了规则。孩子们天生喜欢游戏,一玩起游戏来就忘了其他的事,自然也就不会特意记住游戏规则了。三是自己守了规则而被不守规则的幼儿抢先玩了玩具或游戏,于是也效仿。
  如在一次玩玩钻圈的晨间活动中,我简单讲了游戏规则,大多数孩子在游戲中还算比较自觉,都是一个接一个地游戏着。这时,一直没有排队的夏鑫动作飞快地抢先冲到前面玩钻圈。当时我并没有制止,心想既然他已经在前面就让他先玩好了。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排队等着玩的孩子们都噘起了小嘴,有的还在嘟囔:“怎么还没轮到我呀……”有的孩子干脆放弃,去玩别的玩具了。一看其他排队的孩子开始表现出不满,我便请夏鑫听听小朋友们对他的意见,夏鑫只好从钻圈里爬了出来。他刚出来,一直排在后面的蹦蹦也不管前面站了多少人,用最快的速度冲了上去。可是排了半天的笑笑到集合的时间还没轮到她。
  (二)对游戏活动中原有经验规则的巩固
  在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大班幼儿常常会出现从下往上爬上滑滑梯的现象。对于一直是滑滑梯从上往下滑,孩子们其实已经失去了兴趣,更有挑战性的反而是从下往上进行攀爬运动,他们觉得这样才更好玩更有趣。因此,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就把兴趣集中到了攀爬滑滑梯上,也会有小部分孩子就会跟着这些幼儿从下往上爬。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对自己喜欢或想做的事情,会想尽量去做。即使老师给出了一定的指令,不允许如此,但自律性差的孩子,多半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的。
  要从单纯的身体技能练习来说,幼儿攀爬滑滑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可以发展幼儿攀爬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品质。但从整体集体出发,幼儿的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也不利于公共卫生。所以,作为教师来说,个体服从集体的利益,就需要禁止这样的行为。所以,在玩游戏之前,强调其规则,并在游戏中采用“犯规就要重玩”的原则,约束和控制幼儿的行为,使其慢慢懂得在玩游戏时,规则是很重要的,我们都必须去遵守游戏的规则,才是真正的赢家。
  三、让环境成为规则暗示的载体
  规则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教育中发现问题并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很重要。幼儿在活动室内外能否自主学习,当然要视教师所设计的活动而定,但环境中的规划和设计无疑是感染幼儿行为很重要的关键,只有让幼儿明确规则的具体要求,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才能使幼儿真正内化规则意识,真正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可以把一个个规则绘画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通过观察、模仿、暗示等形式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我们在图书区设计一个小嘴巴上竖着一个手指的画面,意思是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干扰别人;鞋架上贴一个两只卡通鞋子在一起的图标,意思是整齐摆放;上铺贴上禁止高跳下的图标;盥洗室内贴上禁止水龙头滴水和规范洗手流程图……这些图标稚趣可爱,容易理解,幼儿很乐意去遵守。可见,创设良好的环境,让环境开口说话,比强加给他们的规则更易接受。
  参考文献
  [1]莫秀锋.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7,(1).
  [2]高美娇.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J].幼儿教育,2006,(2).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的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只是丰满人性的一种形式。相应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将是非常关键的。孩子千差万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更为脆弱。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将要怎样做才能给他们一个强有力的肩膀,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与学生沟通才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这些都是我们
期刊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本文提出了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采用此培养模式后,学生的创新意识、技术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CDIO;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型工程人才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需求的增长,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不仅注重理论知识,更注重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要获得工程实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据两项大型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一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在专著《让父母远离困惑》中公布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高中生比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偏多,女生的心理问题比男生多;二是沃建中教授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
期刊
莫言的小说《蛙》围绕“蛙”这一核心意象,展现了近六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农村的演变发展.同时,以独特的人物视角,塑造了姑姑跌宕、传奇的人生经历。在特定历史时期,年青的姑姑以科学接生法享誉高密东北乡,被誉为“活菩萨”;中年时却因偏激推行计划生育而被唾骂为“活阎王”;年迈时自我觉醒而饱受良心的痛苦折磨。透过莫言对命运多舛的“姑姑”的人物塑造,我看到粗暴行为下的姑姑有一份慈悲的胸怀,她牺牲小我,成就大
期刊
有感于斯言,胸中积郁繁复思绪,竟迟迟不敢落笔。大抵是自知才疏学浅,读毕心怀敬仰歆慕之情,不敢妄加評论。于是又反复通读几遍,辅之阅读了相关论文,草草看了些别家谈论语的集子,这才下定决心从先生的自序里面摘了自以为可以概览其人治学态度与本书的两句话,从这里谈起。  知人论世,钱穆先生著此书时正值学术盛年,而彼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压迫下,刚刚踉跄着步入近代。重压之下,民族传统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价值体系面临
期刊
电影作为艺术门类的其中一种,是动态的再现艺术。电影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艺术形象和性格,在植根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氛围中反映和再现生活的本质,以体现电影作为艺术呈现在世人眼中的美。电影《黄河绝恋》汲取抗日战争时陕北农村以及八路军的抗战故事素材,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和创造,放大故事中存在的符合艺术工作者,即电影导演“偏好”的叙事因子,将其依据一定的叙事结构和方式予以整合和排序,运用爱情介于战争、西方人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唐诗歌曲《春晓》为例,从艺术审美角度、作品演绎方面深入研究古典诗歌诗词歌曲,分析古典诗歌的独有词情美、曲情美、声情美;具体分析在演绎中该如何艺术性的处理。  ◆关键词:古典诗歌;《春晓》;词情美;曲情美;声情美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讲究韵律优美、乐感丰富,古典诗歌歌曲,具有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和审美原则与情趣,是声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音乐体裁。  一、古典诗歌歌曲的词情美
期刊
◆摘 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冯梦龙编撰的以男女恋爱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中最成功的一篇。小说的内容并不复杂,从开头李甲与十娘两情相悦到高潮十娘携宝箱跳江,冯梦龙以其过人的洞察力及出色的文学技巧将情节安排得引人入胜,使十娘的死不显得突兀。我们可以围绕着小说主人公杜十娘,尝试探析小说发展至高潮的原因。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小说;情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著名作品,收录
期刊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学院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当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  ◆关键词:高职学院;工匠精神;实训课程;电子商务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已得到了较大的满足,而精神文化内容却相对空乏,为满足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基层文化站应运而生。它通过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直接向基层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以便于最大化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有效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落实基层文化惠民工作,更好地服务基层人民群众,鉴湖街道综合文化站以多种方式和途径推进文化惠民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