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青少年自我实现的现状分析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使之充分展现并获得完善发展的过程。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马斯洛曾明确指出:“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是一个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1]。因此,自我实现不仅代表的是一个人个性及潜能的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的是一种个体更高层面的心理健康的和谐状态。
  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类的普遍需要之一。机体论心理学的主要创始者戈尔德斯坦(Kurt Goldstein)将自我实现看做为人的一种最重要的社会性需求,强调自我实现在本质上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他看来,自我实现是机体潜能发挥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类本性中的一种发展性、成就性倾向,也是人的主要动机和生活目标追求的最高级表现形式。马斯洛也认为自我实现属于成长性需求,人人都有使自己趋向更健康、更道德、更智慧、更美好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他看来,自我实现的实质就是个体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所能达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的本性所规范的东西,它是人性中必然的取向与追求,不是外在力量所强加给人的;随着低级需求的不断满足,个体由最初对生理、安全、自尊、爱等的需要逐渐过渡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层面上来。由此可见,自我实现是人类最普遍的客观需要之一,正是它所蕴涵的巨大驱动力,推动个体不断进步与成长,从而将个体人生的目标引领到一个又一个更新的高度。
  当今时代是充满着无穷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这一时代特点要求青少年不断追求自我实现,通过大大小小的不同层面的自我实现,去提升自我成长的空间,不断地去加速自我完善和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历来偏重应试教育,轻视发展性、成就性方面的素质培育,各级各类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自我实现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学生自我实现意识淡薄,缺乏达成自我实现的一些最基本的技巧及方法,自我实现受阻必然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应付学习、盲目学习,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全面成长。据王栢根、王强等人对851名高中生关于心理困扰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851名高中生中,有77名学生存在着各种中度以上的与个人发展困扰相关的心理问题,占9.05%;有392名学生存在着各种轻度的与个人发展困扰相关的心理问题,占46.40%;其余382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44.89%。从这一调查结果可看出,有55%以上的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与个人发展困扰相关的心理问题,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产生上述困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青少年对现阶段自我实现的认识有偏差,以及缺乏达成自我实现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2]
  青少年对自我实现的认识偏差,是造成青少年自我实现误区的原因之一。青少年的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到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思想认识上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缺乏科学的价值引导和未形成正确判断力的情况下,青少年很容易将自我实现导向极端。由于片面强调“自我”的发展,青少年常容易将自我实现盲目地与“理想主义”“唯我主义”“自我中心”“个性至上”等不正确理念混同起来,从而造成青少年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许多心理困扰甚至心理障碍等诸多不良心理现象,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发展。
  青少年自身所拥有的生活条件、物质条件以及身心素质条件有局限,也容易导致青少年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出现困扰和偏差。许多青少年由于生活空间有限制,又不善于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质环境以及人际环境中的积极要素,这往往造成他们在通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资源缺乏,使得他们自我实现的选择面窄,自我实现的途径少,自我实现成功的几率少、失败的几率多。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动摇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意志,阻碍青少年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信念与勇气。因此,高度重视自我实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全面成长中的重大作用,并努力在生活条件、客观环境、学习条件以及如何达成自我实现的途径、方法等方面为青少年提供积极指导和创设有利条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二、青少年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自我实现可陶冶青少年生活情趣,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源泉
  生活情趣,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志趣和爱好。良好的生活情趣不仅能开拓青少年的视野,修养性情,提高其思想境界,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自我实现者一般都具有专属的生活情趣,而且,自我实现的过程往往能带给人很多的精神快感和情趣激发,这将有助于青少年调动周身潜能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对真理的求索和对美的追求。许多实例表明,自我实现需求不同的青少年,往往生活情趣各异,即有什么样的自我实现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就会具备什么样的生活情趣、生活格调和生活品味。所以,积极、正确的自我实现观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陶冶青少年良好的生活志趣,激发青少年的青春活力与进取精神,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源泉,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二)自我实现能激发青少年坚定的信念,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青少年自我实现同样也离不开青少年对自我明晰的透视、对自我的反复盘点和对自我前途的把握及对自身能力的肯定。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者的本质就是一种勇气与自信,他们很少自我批判并能完全接受自己,他们不怕被他人嘲笑,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没有任何顾虑。青少年阶段,由于对自我和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青少年心理上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很难对自己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妄下结论。几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其产生自傲心理;同样,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自我实现过程的熏陶和锻炼,不仅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激发青少年积极的创新品格,使其富有进取心,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和方法,迎难而上,逆水而行,去实现人生目标,而且能帮助青少年在自我观察、评价、体验、监督、控制等心理能力方面获得更有效度的锻炼和发展,从而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三)自我实现鼓励自我超越,有利于发挥青少年的身心潜能,提升发展空间
  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敦促人们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激励人们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超越自我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性及高远的人格境界;渴望超越自我是一个人走向自我实现的起点和发挥潜质、成就自我的前提条件。自我超越意味着青少年要相对独立于环境,更多地受自己内在本性、潜质及成就冲动的支配,并超越自我身心缺陷及生命的有限性,去扛负更多的挑战与重任。比如,英语诗人约翰·弥尔顿双眼失明,即使被捕入狱,还是超越自我,战胜困境,为世人创作了一篇篇壮丽优美的诗篇;俄国著名音乐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更是超越自我,战胜了心灵的悲恸,谱写了不朽佳作——《悲怆交响曲》。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和素质提升的快速时期,每一个青少年身上都蕴藏着一股巨大的自我超越的潜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拓经大量的实例研究,在其发表的《人类潜在能力的新启示》一文中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3]也就是说,青少年身上96%的身心潜能尚处于未开发状态。自我实现正是要求青少年积极调用自身所蕴藏的这股巨大潜能,鞭策自己超脱身心困境,突破思维与行为定势,从而“加速度”地提升自我发展空间。
  (四)自我实现追求奉献,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精神境界,促进其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实践超越世俗、虚幻、功利性追求的永恒的生命价值。青少年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应与他们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同步。在自我实现者的价值观里,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把自己的力量和精神奉献给他人。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涌现出了功勋卓著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等,这些人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在某一个领域内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许多自私者的眼里,看到的只有金钱、权力、美色和名利,他们最终成为了金钱的奴隶、私欲的囚徒和道德的沦丧者。然而,自我实现者一般都具有较广阔的视野,他们追求的是付出与奉献,较少考虑个人得失。青少年的自我实现也正是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和塑造着自我;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铸就着自我价值。引导青少年坚守自我实现者的奉献观,不仅可以让其自身思想更高尚,视野更开阔,内在素养更完美,而且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整个精神境界,促进其身心素质更全面地发展。
  三、重视和加强自我实现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重视自我实现意识的引导和培育,促使青少年形成科学的自我实现观
  自我实现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不断地与外界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与外界情境相互作用的历程。这就意味着,青少年要自我实现,就必须在各种价值观念充斥、是非标准并存的多元社会文化中,勇于发现自我,积极显现自我,“要倾听内在冲动的呼唤”,去自觉展开这种交换和相互作用过程。[4]由此,青少年自我实现意识的激发和唤醒就显得格外重要。自我实现意识是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内在原动力,也是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导航仪。学校和教师要指导青少年善于发现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青少年合理的自我实现的愿望,帮助青少年将身上蕴涵的、可能的“内在冲动的倾向”唤醒,以促进青少年在与外界环境进行广泛的、良性的交换和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实践自己的自我实现。学校和教师还要特别注重帮助青少年端正自我实现的认识,克服和摒弃各种狭隘的如“唯我主义”“自我中心”“金钱至上”等不正确的自我实现观,引导青少年走上正确的自我实现之路。
  (二)广泛开展激励教育,推动青少年以自我实现促健康发展
  青少年尚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的智慧、情趣以及能量,有许多尚处于初始、萌芽和潜在状态,需要一定的外力去激励和引发,这是加速他们自我实现的必要措施。激励是鞭策青少年自我实现、发挥身心潜能的“催化剂”与“兴奋剂”,是抑制青少年在自我实现道路上可能半途而废的有效的动力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教育的一切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到20%~30%;正确而充分地运用激烈,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6]为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激励教育在推动青少年以自我实现促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开展激励教育,以激发青少年志趣为先导,以挖掘青少年潜能为宗旨,在向青少年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学生自我实现动机的培养和内在人格动力系统的完善,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从而激发他们不断求知与不断发展自我的热切期待和强烈需要。其次,学校不仅要重视针对学生主体进行激励教育,更要重视强化家长在青少年自我实现中的激发和引导作用,重视与青少年家长的沟通与反馈,“二位一体”做好对青少年自我实现的积极引导和正确指导。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等曾在《西方自我实现研究现状》一文中引用Yewchuk和Schlosser的观点,指出有4种因素对自我实现能力的发展特别重要:(1)父母对儿童需要的满足;(2)父母对儿童的接受和支持;(3)对儿童发展的鼓励;(4)为儿童创造成功和发展的机会。[7]这表明家长、家庭的激励对促进青少年自我实现有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多维、多元构建自我实现的舞台,为青少年的才能展示与健康发展创设积极有利条件
  青少年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学校、社会等诸多环境的支持。学校要为青少年个性施展及才能的发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文艺汇演、书法展示、学生讲坛、智力竞赛等扩大青少年的活动范围,促进青少年在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充分展示与发展。健全的智力情感、坚毅仁爱的个性品格都是自我实现者不可缺少的内在条件。此外,青少年自我实现与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学校、家长及社会要鼓励青少年勇于走出课堂,激励他们亲近自然,积极支持青少年参与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通过观摩、座谈、夏令营、素质拓展等活动,帮助青少年在体验自我、挑战自我的同时达到发展自我的效果。因此,多角度、多渠道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开创更多的培育和锻炼的途径,可以更好地让青少年在对真善美探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天性及才能的释放,从而获得自我个性的更充分发展及心灵的更健康成长。
  (四)加强自我实现策略与方法指导,为青少年练就健康人格和达成完美人生奠定基础
  学校面对个体的自我实现教育,必须正视每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独特性,着眼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密切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动态,加强自我实现的策略与方法指导。首先,重视指导和培养青少年形成对自我正确认识的能力。青少年只有对自我形成了较为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劣势,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走向成功。其次,重视指导和培养青少年尽量围绕自我实现而展开素质学习与培育活动。马斯洛指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所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8]为此,学校和教师要重视指导青少年学会引发符合本人实际的自我实现的意向与需求,指导青少年掌握达成自我实现的一般策略与方法,比如如何设计自我实现的目标与方案,如何规划自我实现的过程及途径,如何采取最优策略与方法开展自我实现活动,等等。再次,指导青少年重视主观能动性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成就是人格的伴随物,是个人品质的附属品,无数实例表明,许多青少年最终能发挥潜质、实现自我,最根本的要素就在于他们具备了与众不同的能动品格与进取精神。为此,学校要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要指导学生懂得自我能动性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及价值,注重帮助青少年形成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自我进取方法,鼓励青少年合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积极改造自我品格中的消极要素,如懈怠、懒散、自卑、怯懦、沮丧等有碍进取的人格品质,青少年一旦养成了稳定的能动品格与进取精神,其自我实现就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与能量。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决定一个人身体发育是否良好、心理成长是否健康、未来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自我实现有关国家发展、民族兴旺,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不仅仍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之大任,更应该把每个学生的个性及潜能开发、身心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从而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出大批体格健壮、智慧情感健全、勇于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美)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2] 王栢根,王强,芦菁菁.影响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个性特征的方差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4).
  [3] 安东尼·罗宾,等. 引爆潜能[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5.
  [4] (美)马斯洛. 人本主义哲学[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00.
  [5] 张焕庭.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87.
  [6] 易法建,冯正直,倪泰一. 心理医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7.
  [7] 郑剑虹,黄希庭. 西方自我实现研究现状[J]. 心理科学进展,2004(2).
  [8] 岳伟. 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1).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主要是用“革命和斗争”思维去思考和认识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这一问题的。这种带有强烈斗争色彩的理论思维就其渊源关系来说,主要表现在对马
直觉是知觉与思维的统一或范畴与感性的统一,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和超越是直觉的重要特征,即使是事物本身缺乏点完整,直觉也把它补足成完整来知觉,而且能够超越当前事物的时空
目的如何提高颌下区肿块的术前诊断率。方法通过对我院1999~2008年共收治的102例颌下区肿块的术前诊断、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颌下区内有颌下腺及淋巴结,是炎
神经阻滞麻醉即使在十分完善的条件下,由于患者意识的存在,有很多患者仍然十分紧张、恐惧,以至于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因此在手术中使用一定的镇静药物是十分必
目的探讨改良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之优点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近5年收住院的改良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与同期常规全子宫切除术式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改良腹式筋膜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FNAC法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对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带来了公平正义主题从抽象平等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革命性转换。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其表现之一就是社团的繁荣。五四社团繁荣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因为,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思想信仰,其中,既有马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zeb-1和c-jun蛋白的表达及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10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zeb-1、c-ju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
肩锁关节脱位(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AC dislocation)是肩部常见的损伤之一,特别是随着车祸撞伤的增加,肩锁关节的创伤亦有增加的趋势,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