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在数学教育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进行了探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数学教育;人文精神;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49
  一、人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从狭义角度看,人文与天文相对;从广义角度看,人文与(自然)科学相对,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传给学生的是充满“科学精神”的“业”,而没有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求“真”,恰恰忘了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去求“善”与“美”。不可否认,数学教育应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但科学永远不是绝对“纯粹”的,它包含着历史与实际。作为数学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学生不但是未来的一个“科学人”,还是一个“文化人”。多年以后,知识可以忘却,但根植于科学知识中的文化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1. 教材编写上应注重渗透人文精神
  具体地说,应加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人文财富”,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例如:在讲方程时,我们不妨联系《周脾算经》和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时不妨引入数学史上曾经历的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是是非非;讲勾股定理时不妨讲讲毕达哥拉学派和无理数的发现;讲圆周率时也讲讲祖冲之及他的儿子;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也谈谈笛卡尔和费马等。数学不能离开社会大众与实际生活。过于强调数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数学教育的目的性应该跳出数学本身这一狭窄的范围,必须溶入到整个教育这一宽广的大视野中。数学教育更应该关注思考,关注生存。追溯数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数学的诞生源于生存的需求。在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特别强调数学的实践性,尽量体现“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和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情境化”的理念,把实践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近年来,兴起的“情境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模式体现了数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觀点。这些观念在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也得到了一定体现。
  2. 教学方法上应注意渗透人文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注重数学的科学性,这无可厚非,但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知识层次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一味强调“科学性”,这无异于拔苗助长,还会给学生造成“高处不胜寒”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应根据学生情况,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渗透“艺术性”“通俗性”等人文方面的内容是十分有好处的。
  首先,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的“艺术性”,注重数学教育美育功能的发挥。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甚至创造数学中一切美的东西,发展与升华对美的追求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追求“真”和“美”的结合。科学家渴望从纷繁杂呈、变化莫测的现象中发掘、提炼、抽象出简洁、整齐、对称、有序的规律来,这就是美。E=mc2是美的,因为它简洁地描绘了宇宙中质量与能量相互转化的规律。无怪乎爱因斯坦为了寻求自然的和谐与美而奋斗终身。a2 b2=c2是美的,因为它简洁而对称地表达了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关系。难怪数学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认为,数学的目标就是“真”和“美”。
  其次,应注重数学教育的“通俗性”。数学是一门科学、抽象的概念,晦涩的术语有时让人难以理解。繁琐的计算,冗长的推理让人望而生畏。这些都需要教师用富于通俗化的语言,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繁杂问题简单化,做到深入浅出,才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其中应特别注意语言的通俗化问题。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通俗化的语言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降低数学公式化、抽象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例如:“韦达定理”,若用“x1 x2=-■,x1x2=■”来表达,是数学特有的符号语言。虽然体现了数学语言的简洁美,但却十分抽象,不易理解。用语言描述是:“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比符号语言容易理解。通俗化语言教学的做法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教师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语言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机械照搬教材上的说法。只有做到“艺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才能做“雅俗共赏”,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3. 教学观念上应注意渗透人文精神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外,还应担负起人格教育的目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道德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单纯的强调数学教育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是对数学教育的削弱,对人的精神品格的形成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教育。
  首先,教师的“人格主导”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时时在意,处处留心”。才能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事业,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充满了无尽的爱,学生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甚至影响他们一生。
  其次,应注重学生“人格主体”的培养与发挥。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和关键。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校教育更多地强调学生对教师地位的尊敬和教师权威的认同,而轻视学生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个体应该得到的尊重。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知识的垄断性地位已受到严峻挑战。“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的“个性化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顺应时代的要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多几分微笑,将会拉近师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深厚的情感基础。理解与宽容也绝不是不严格要求学生,而应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以强制和粗暴的方法使学生服从命令,只能把学生驯服为羔羊,或从紧张,回避,走向欺骗与反抗,结果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最后,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道德品质。在传授知识与原理时应暴露思维的过程,把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介绍,对学生领会思维方法很有好处。切记不要在数学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应当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将数学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爱因斯坦说:“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同时,也应教给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数学教育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 541000)
其他文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技术建立虎杖药材指纹图谱,运用图谱评价10产地虎杖药材质量,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为虎杖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从虎杖中提取分离多糖,并进行结构和体内、体外生物活性初步研究,为虎杖多糖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虎杖粗多糖依次通过除蛋白、去色素、DEAE-52柱和sephadexG-200柱纯化,得到一纯
  低功耗嵌入式非易失存储器大多采用FN隧穿方式进行擦写操作,需要在存储单元栅极氧化层上施加强度高达1E9V/m的电场.由于数据保持性及耐久性的限制,存储单元的栅氧化层厚度
  基于目前通用的温度模型和功耗模型,针对现有多核动态温度管理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反馈式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该方法融合温度监测和功耗估算两项调节指
  JTAG仿真器是DSP开发过程中的必备工具,JTAG接口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调试开发的效率.在YHFT_ USB2.0仿真器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高可靠性JTAG接口驱动电路.
我国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由于地质灾害的人数伤亡及财产损失较为惨重。在地灾中,尤其以滑坡灾害最为常见。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对其影响因素及稳定
  X-DSP是一款基于VLIW的高性能多核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该DSP的异常处理系统支持35级异常处理、异常嵌套,支持对13个异常事件的追踪定位;异常选择单元的选择机制以及异常控制
  芯片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片外通信速率需求随之提高。通信速率的提升,使得可靠性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研究了芯片设计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可靠性技术。在物理层,研究了
  随着工艺的进步,设计规模的增加,以及当前应用的需求,低功耗设计已经成为所有芯片的必然要求。由于时钟树占据芯片总功耗的很大的比例,本文从降低部分电路的时钟频率而又不损
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主阵地,而地理课外活动是延伸和补充,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学生地理素质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地理素养;课堂活动;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0  东北师范大学王向东、袁孝亭博士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
  分析了数字集成电路在空间辐射环境下受到高能粒子轰击产生单粒子翻转(SEU)和单粒子闩锁(SEL)的原理,并从电路和版图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法,实现了一款容量为32×32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