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一家人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663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教课堂开课了。
  本栏目旨在将高校摄影专业当中的一些带有实践性的课题搬到杂志上来,在这里,可以看到老师对某个课题的解释与对拍摄实践的要求,以及对学生作品的点评。如此,我们的读者,也就相当于上了一节摄影课了。
  但是至此并没有结束,每节课后,我们还布置了针对读者的“课外作业”。读者可以把自己的“作业”寄给我们,我们会从作业里挑选出优秀作业,同时也请担任此课题指导的老师进行点评。(编者按)
  
  课题:生活摄影
  学校: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指导老师:宋靖
  实践地点:宁夏
  课题阐述:1990年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1996年成立摄影学院)开设了“生活摄影”课,作为图片摄影专业大学三年级上半学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生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将镜头对准现实的生活,记录当前人们的各种生活状态,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的各种关系。但是生活摄影课并不完全等同于纪实摄影,尽管它们关注的对象都是当下的现实生活,影像风格和创作手法都是一致的。因为“生活摄影”首先是一门学校的专业课程,而不是某一具体的摄影门类,其次生活摄影课程中要训练同学们通过镜头观察生活、捕捉记录生活中典型瞬间的能力,但由于课程设置的限制,就某个具体选题还无法在课堂上做到深入的挖掘。在现阶段只要求同学们在现实生活的大环境中将自己的主题表现出来,用一张照片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所以这与“纪实摄影”的要求还是有所区别的。
  


  实践模式:
  生活摄影课都会安排两到三周的时间进行创作。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创作、生活都在一起,所以大家会有充分的交流时间。一般老师会根据事先的安排,有时也是实地的调查之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两张拍摄作业要求。同学们按三到四人为一组下到老师指定的地点进行创作。在拍摄过程中,一个小组的同学必须集体行动,不允许擅自离队独自行动。这样要求的目的一是培养同学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安全的问题,因为往往去的是比较偏僻和陌生的地方。同学们在实际拍摄中要取得拍摄对象的信任和许可,就必须要与对方进行诚恳的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当地真正的生活,拍到生动鲜活的影像。一天的拍摄结束之后,回到驻地老师和同学们要将实际拍摄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比如如何与被摄对象交流,如何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运用构图、色彩、光线来突出主体等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课堂中已经学过,在这里就要解决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最后老师会布置第二天的拍摄任务。
  回到学校之后,同学们要将拍摄的作品先印成小样,老师进行点评,这是选片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总结的一个过程。经过一次初选之后,同学将片子放大到6英寸,老师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点评。最后作为交作业的照片都要求精放到10英寸。创作回来之后,举办一次的摄影作品巡展。展览中的作品都是在精放的作业中再次经过反复挑选出来的。展览本身从组织策划、宣传到布展对同学们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作业实例:农户的一家
  关于“农户的一家”的作业,要求同学们在这一天中深入到当地具体的一个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主要的经济收入靠什么,吃吃他们家里的饭,观察他们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最后为这家人拍一张“全家福”。当然这并不是一张普通的全家合影,更应该从照片中解读出这家人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和他们的精神面貌。
  


  课后作业:农户一家人
  按照宋老师的要求,你也来完成一下这个课后作业吧!来稿请注明“农户一家人”。
  E-mail:dzgjkt@126.com
  
  张惠琪 佳能EOS33 腾龙24-135mm 富士PROVIA 100F
  这张照片拍摄于宁夏海原县的一个小村庄,它有一个有趣的村名——耙子洼村。
  也许他们很少接触像我们这样的人,刚开始就有很大的隔阂。譬如,我们问到家里情况,他们总是不好意思,小孩躲躲闪闪地听着我们的对话,有时他们的眼神就根本不敢与你相对。我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一起在那里喝茶、谈天说地、还跟他们一起吃午饭,渐渐地我们便熟悉起来。他们对我们的戒备也松懈了,就好象是有朋自远方来般的热情地接待。
  这可能也是因为我对家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吧。透过取景眶,我相信眼前的真实,我毫不犹豫立刻按下了手中的快门,摄取了这一画面。
  点评:很好地利用了现场的自然光线,色彩柔和,画面富有层次。在实际拍摄中作者摆中有抓,捕捉了人物放松自然的神态,表现了一种和睦幸福的氛围。不过同样背景的处理上略显杂乱。
  


  谭小清 尼康FM2 24-120 F11 1/125
  这个作业说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不小的困难。最大的难度在于在现实的农村要找到一个组成很完整的家庭十分不易,因为男子一旦成年就会选择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往往家里只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我们当天去的宁夏海原耙子洼村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我们小组是在寻找了很久以后才选定这家人的。当天正好是这家老人的周年祭日,四里八乡的亲戚都赶来了,在平静的小村庄里显得好不热闹。因为是头一次这么深入回族家庭的生活,刚开始都比较拘谨,但主人的热情很快消融了彼此之间的陌生,我们聊着家常,到了吃饭的时候一大家人围坐着炕桌其乐融融,我深深地被这情景感动了。吃完午饭,亲戚们要走了,我用相机为这家人留下了难得相逢的一刻。
  点评: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环境的选择上应能更好地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群体照片的站位布局很重要,这张照片的人物安排略显“中规中矩”,当然从中我们还是可以解读到一些当地人们生活的信息。
  
  刘冲亚 尼康F100 24MM F8 1/60
  我们小组从早上进入这户人家,一切都很顺利,我们很快就相处地很融洽了,聊聊他们的家庭成员,工作什么的。
  当我说要为他们拍张“全家福”的时候,他们非常高兴,还去村里打电话把在城里打工的两个儿子叫了回来。村子里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没有玩具格外喜欢骑自行车,于是我决定放一辆自行车,这也是他们很乐意炫耀的;阿婆一天始终在做饭的小屋里没有出来,她很羞涩,拍照时我依然让她站在属于她自己的小屋的门口;其余的人物安排全是他们自己的意愿,毕竟一张全家福的最终决定权属于这家人。
  点评:整体的构图非常均衡,左右对称各有三个人,但姿势各异,特别是中间自行车上的两个少年使得人物的造型更加富有变化;墙上的红绳、红色的自行车还有小孩的红裤子在土墙的衬托下色彩的搭配也十分地协调。整个画面的人物的神态自然放松。场景的选择也比较有地方特色,生活气息浓郁。可稍加裁剪除去天空等一些干扰因素,使画面更加紧凑。
其他文献
“600万的有效像素,齐全的手控功能,4倍的光学变焦,全金属外壳……”。这一定是一款块头不小的消费类旗舰吧?当你拿到这款相机时,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因为这款功能强大的数码相机体积只有98×68×45 mm,重量也不过225克。这就是卡西欧的顶级数码相机——EX-P600。    时尚的外观  众所周知,卡西欧EXILIM系列数码相机一向以小巧、时尚、超薄的外观为亮点。卡西欧EX-P600当然也不会例
期刊
一台方方正正的小机器摆在我面前,样子有点象缩小了的复印机:银灰上盖,蓝灰机身,前面的进纸架说明它与打印或复印有关,边上4个窄窄的插槽一看就是读卡器,上面右侧20多个按钮表明了它功能的复杂,按钮上方还有一个液晶显示屏,这就是惠普推出不久的集复印、打印、扫描、传真于一体的多功能一体机──Photosmart PSC 2410。  笔者从未用过这种多合一产品,对其有一种疑虑:把这么多功能集合在一台机器上
期刊
大凡提到Leica相机,给人的印象不外乎其经典的旁轴M系列及庞大全面的手动单反R系列,对大多数人来说,Leica包装盒上那个醒目的红色“可乐标”代表着登峰造极的制作工艺和光学素质,当然也代表着令人咋舌的价格。Leica M和R已经足够优秀,但是,随着轻便的家用傻瓜机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和高级摄影爱好者也开始需要一台足够轻便的高素质口袋机,以便在任何场合方便随身携带或者当辅机使用。  199
期刊
在尼康D70推出之前,低端数码单反相机领域是佳能EOS 300D一枝独秀,很是风光了一阵。市场竞争无时不在,这一切都随着D70的出现而变得波澜壮阔。似乎人们都有兴趣看到它们单挑的场面,300D羽翼渐丰满,D70新鲜出炉,高手对决三百回合,场面着实热闹。    钉对钉    这两台机器都是600万像素级别,D7O采用了600万有效像素的CCD传感器,而300D采用的则是60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
期刊
由于佳能的照相机种类繁多,所以本文主要是试着以定位于专业的胶片·数码机型的变迁史来探讨佳能的照相机技术发展过程。竭力避免涉及其庞大复杂的全部系统,如有涉及也是一笔带过,不多周旋。本文分成上篇:传统,下篇:数码,和大家一起探讨。  自1971年佳能推出首款专业机F-1起,从此就和专业机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过了10年即1981年又推出了NEW F-1。在经历了美能达制造的α AF冲击波的洗礼之后,佳能
期刊
去年,在深圳听说有国人正在搞大画幅照相机,我心里想:中国人,能行吗?  几个月前,我又看到了这样的消息,相机名字叫作Fotoman 617w,也看到了相机的模样,是6×17的宽幅相机,我又想:莫非这家伙真的搞大了?不行,我得去看看。  见了面后,让我大吃一惊,一柜子的照相机,各种各样的,Fotoman 617w相机摆在众多国外名牌相机中,一点也不觉得逊色。把玩之后,我决定购买一台。因为我过去使用4
期刊
听说目前市场上佳能EOS 300D和尼康的D70脱销,可见数码单反已经走下了专业摄影的神坛。不过很多人又反映这两款相机不够成熟,还应该再等等看。那么在这样一个时期里,数码单反是等还是买呢?    该出手时早出手  娜塔莎    数码相机的诞生的确吓了传统摄影一大跳,在摄影界二者孰正孰侧的地位至今还没能成为公论,然而因为数码相机的更新换代之快产生的令消费者不知所措的问题却又摆在面前。何时拥有一款称意
期刊
经久耐用曾经是人们生产生活用品时的一个目标,一种标准。比如照相机,人们要求它能够长期使用,能够经得起酷暑耐得了严寒。触摸着坚固的金属机身,那种手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但就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计算机时代,许多观念变了。  以前,在单位里照相机是一件固定资产,在家庭里是一件可以传之后代的财产,现在情况则完全不同。就数量而言,仅有越来越少的某些高端产品还具有原来的属性——经久耐用,大量的产品变为时尚消费品
期刊
期刊
《大众摄影》杂志在2003年曾经用不同的视角对确善能制造的福伦达“SL”系列镜头进行过较为详细的介绍,近来笔者有幸从福伦达北京办事处借到了两款新面世不久的确善能35mm单反镜头,想借助此文把使用后的感受介绍给广大读者,以便在选择这类镜头时作为参考。    福伦达“SL”系列镜头是日本确善能公司于2000年之后相继推出的,目前共计有五款,其型号分别为:40mm F2 Uitron Aspheric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