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ih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进入全面信息化的时代,这要求未来的人才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整合研究”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因此,思品教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于课堂教学之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每个思品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我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思品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法律意识及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原理等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若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分析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九年级第三课《认识基本国情》的教学中,在讲授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等抽象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当前“两会”召开的影像资料、解读温家宝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等让学生在这些影像资料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等抽象内容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综合运用的引入改变了思品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与现代化媒体接触日益频繁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教师的“满堂灌”,不再满足于教学“老三样”——黑板、粉笔、书本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希望有更多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方法。多媒体则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师生面前,有着无穷的魅力,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思品教材中抽象的、静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判断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重难点
  教师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利用简易的图片、图示和图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难以直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受范围之内,从而无限地扩大直观范围。这就为理解基本原理、疑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在讲“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知识时,我播放《这该怎么办》的幻灯片,让学生回答,这时学生立即可以回答应定做两只不同尺码的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且呈多层次状况的事实,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不能只有一种模式,搞“一刀切”,而只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又如在讲到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时,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理解得不够透彻,教师可利用计算机设计一组动画:一个壮汉用力地拉住牛的尾巴牛丝毫不动,而一个小孩用一条绳子拴住牛的鼻子,一拉牛就跟着走,惟妙惟肖的画面和妙趣横生的动画效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增,而且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这样学生在理解“牵牛要牵鼻子”“擒贼先擒王”的哲学寓意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在诸多矛盾中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这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了学生的信息量,扩大了知识面
  现代社会本身是信息社会,信息资源相当多,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向学生传递大量信息,教师有选择性地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展示给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信息,学生的眼界开阔了,知识面广了,为学生今后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时,所用的资料是山西煤矿业的发展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强度,粗放式,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使得山西千疮百孔)到现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山西不再仅是煤)的演变过程,内容较多,老师讲述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老师读材料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多媒体配上相应的图片既节省了时间,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感受山西煤矿业发展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掌握了信息。
  课堂时间很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指点江山。学生不出家门便可知天下事,而且可以运用网络、视频等进一步佐证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不出学校就能进一步了解社会。
  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在各教学环节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觉悟,加深记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思品课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下有效的中学思想政治情感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必要的情境、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思想政治课 情感教学  “情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反映了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欲等,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情
会议
摘 要: 和谐的社会需要具有和谐精神的人,而和谐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人文精神,却在今天日趋功利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被忽视。本文就如何发挥思政学科的人文性,如何利用课堂这方小天地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将学生塑造成具有和谐精神的人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性  爱因斯坦的《论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所
该文报导了一种新型低压甲醇催化剂,通过分解铜锌铝FC型化合物而制成。用微型反应器考察了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不同组成催化剂的活性、耐热性及寿命。并证明它是一种良好的合
在初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压力莫过于升学考试,只要一天不废除升学考试,应试的竞争难免扭曲教育的人本主义.目前,“教育自由”是“竞争的自由”,所谓“教育权利”是参与
账,一般指关于货币、货物出入的记载,如记账、查账。引申义中有债务的含义,如老百姓常说的欠账、还账。2012年的中国社保事业发展中,与“账”有关的事情不少。有编制社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