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的核蛋白基因变异和进化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人禽流感H5N1毒株核蛋白(NP)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毒株NP基因变异与进化.方法 检测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时检索全球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序列,采用DNAStar5.0软件对检索的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变异毒株进行进化速度分析.结果 1997-2006 年45株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成3类,1997-1998年毒株为第1类,2004-2005 年毒株为第2类,2003年毒株和2006年毒株为第3类;NP基因35个氨基酸位点全部置换,占7.03%(35/498);2003-2006年H5N1毒株通过氨基酸第430位(K430T)位点的置换,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GL430-432);GD-01-06毒株第370位发生N370S变异;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ES368-370).同义变异中,NP基因Ks(同义变异速度)值为2.03×10-5~2.55×10-5 核苷酸/d,Ka(错义变异速度)值为1.58×10-6~3.10×10-6 核苷酸/d,检验发现进化无明显选择性压力存在.结论 1997-1998 年毒株、2004-2005 年毒株、2003年毒株和2006年毒株NP基因核苷酸有差异;2003-2006 年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增加一个糖蛋白位点、GD-01-06毒株再增加一个糖蛋白位点可能改变毒株抗原性.人禽流感H5N1毒株在自然界变异频繁,随着其自然进化,H5N1毒株具有人-人传播能力的概率较大。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高中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生,是文科学生进行文综学习的基础
根据壳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开发壳聚糖的医院临床制剂领域。方法:利用医院现有条件将海洋动物甲壳采用高浓度碱在室温条件下长时间反应,制备壳聚糖,并研制其医院制剂。结果: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