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I:方法的发展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yanjiajian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述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发展的过程 ,从最简单的累进原则开始 ,经过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删减区域支序图法、祖先种的地图法 ,发展出了比较成熟并且有相应软件支持的组成成分分析、Brooks简约分析和特有性的简约性分析方法 .有一些方法虽然已经形成 (如 :数量化的组成成分分析 ) ,但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通过分析几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评价了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意义和方向 .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煤尘致肺泡巨噬细胞 (alveolar macrophages,AM) ,损伤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氧化损伤机制。 方法 应用细胞化学法显示煤尘作用于 AM产生的 O·2 和 H2 O2 、并做定量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海绵Spongia sp. 中分离鉴定出4个化学成分: 1-氯-2,2-二对氯苯基乙烯(DDMU,Ⅰ)、 1,1-二氯-2,2-二对氯苯基乙烯(DDE,Ⅱ)、 1,1-二氯-2,2-二对氯苯乙烷(DDD,
对甘肃天祝金强河高寒地区不同生境下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Potentila fruticosa)叶、茎、根和整株的热值及其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生长季(4~10月)叶、茎、根和
泥鳅的染色体组型为2n=50=8m+6sm+36t;具有2对Ag-NORs分别位于sm3和t3两对染色体的长臂端部;其深染C带区可以分为着丝粒C带和臂端C带两类;前者位于部分染色体的着丝部位,后者
AIM To construct human hepatocarcinoma cell cDNA library. METHODS Total RNA and purified mRNA were extracted from human hepatocarcinoma cell line HHCC. The si
Bcl-2家族与Caspase家族是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中两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掌握凋亡的本质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又以Bcl-2和Caspase-3之间如何
采用蛭石培养试验 ,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蔬菜硝酸盐累积和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油白菜和大青菜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日本超能菠菜和宁夏圆叶菠菜 ;油白菜、大青菜和宁夏圆
采自大别山的两种刺束梗孢,其中长孢剌束梗孢(Akanthomyces longisporus)为新种,有拉丁文描述和图版.本种孢梗束多,密集,棕褐色,棒状.产孢结构和纤细刺束梗孢(A.gracilis)相
目的 :获得足够量的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L1融合蛋白及含HPV 16L1ORF序列的基因重组体。方法 :通过PCR扩增获得HPV16L1基因片段 ,将此片段插入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GEMEX 1
目的克隆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 1)基因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从人的血小板中抽提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得到全长TGFβ 1 cDNA,将其克隆于表达质粒pBLMVL2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