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子叶胚体胚发生诱导的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香樟的子叶胚为外植体,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香樟子叶胚体胚发生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 MS+2,4 D 0·5 mg/L+6 BA 1·0 mg/L+水解酪蛋白(CH)1·0 g/L 对香樟子叶胚的体胚发生诱导率较高,诱导率为83·3%,平均体胚数为3·4枚,且生长状态较好;香樟体胚经萌发诱导处理后,萌发率可达48%。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就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加强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目标,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以新理
学生具有创造力,但程度高低不同。学生创造力的高低是先天素质与后天开发的综合结果,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在教学目标中明确了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要求后,课堂教学就成为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学生的创造力能否得到开发以及开发程度怎样,关键就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我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里笔者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谈两点初步的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
为制备抗延边白鹅IFN-γ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以已制备的pMD-IFN-γ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到延边白鹅IFN-γ基因,经TA克隆和BamHⅠ、EcoRⅠ双酶切,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GEX-4T-1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的马子淇等人以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ers)、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