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所出外道口力论师文书《五百梵志经》研究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gu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百梵志经》见载于历代佛经目录,但对此经的性质,各经目意见不一.日本杏雨书屋公布的敦煌遗书羽633-2是该经现存的唯一一件传世写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经考证可知:(1)此经并非由北凉沮渠京声所译,内容也并非来自《阿伽罗诃那经》.(2)此经实际上主要反映的是外道口力论师之思想.
其他文献
“第二届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推动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进一步发展,拓展敦煌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文献研究所和科研管理处共同
期刊
“敦煌医学与丝路文化学术论坛暨《中医药文化》工作坊”在莫高窟召开 为促进敦煌学、中医药学的发展,推进丝绸之路中医药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敦煌研究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于2021年10月15日—19日在敦煌莫高窟联合举办“敦煌医学与丝路文化学术论坛暨《中医
期刊
2019年伍伦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拍出的伍伦7号周绍良旧藏《金刚经》残卷可与北大敦20号缀合.二者缀合后复原为一件较为完整的婆罗谜字母写就的草体于阗文夹行音注《金刚经》孤本.这一缀合提升了两个残卷作为文物和文献的研究价值.
期刊
《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于2011年8月出版,洞窟测绘图的绘制,运用了当时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电脑绘图软件绘制.通过第一卷洞窟测绘图的绘制,反映出了敦煌石窟考古测绘图绘制方法、技术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历程.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吐峪沟西区中部高台西州回鹘时期石窟寺院的功能分区、连通建筑和公共活动空间等考古遗迹,探讨了此期石窟寺院的多院制形制布局、不同院落的仪式程序和各院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尝试将石窟寺院遗址视作一处聚落单元,从寺院空间与功能的视角对其整体运作机制进行细致研究.
期刊
敦煌诗中有为数不少的诗作,在校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被错误地析分成两首甚至更多,阻碍了对这些诗作的正确理解.本文举出六个析分失当的实例,分析这一类型错误出现的大致原由,为敦煌诗的整理与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一批与透闪石玉料开采和利用相关聚落址的确认,为探讨该地区早期透闪石玉开采年代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层位学、类型学分析,结合碳十四测年,初步认为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的近2000年间,河西走廊地区一直进行着透闪石玉矿的开采,且经历了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齐家文化——骟马文化早段——骟马文化晚段/中原汉文化等几个主要阶段,基本勾勒出了河西走廊地区早期透闪石玉料的开采历程.
期刊
宋云、惠生西行考论 内容摘要:北魏宋云、惠生西行在文化史上具有
期刊
中古之时特别是归义军时期敦煌出现了许多新的节日习俗及祈赛风俗.新节俗和新祈赛的丰富一方面展示了本土文化之繁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敦煌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接纳.赛青苗神、赛祆、结葡萄赛神等定期祈赛之俗的异域来源分析,可探究西域胡俗经华化、变迁之后在敦煌之留存,从而观见中古之时敦煌与西域往来之繁盛.
期刊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在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遗迹12处,其中房址6座、矿坑5处、岗哨1座.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类,一般由房址主体、门道、储藏坑、操作台、灶址、活动面等组成.出土有陶器、石器、铁器、玉料及石料、动物骨骼和木炭遗存等.聚落呈现出山顶岗哨、山体两侧矿坑、山麓底部低平处的房址和选料区的分布特征.其内涵划分为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和骟马文化两期遗存,年代为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年.是目前国内已知开采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对探讨中国早期透闪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