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省2010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男幼师生免费教育政策,这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将这一举措落到实处,承担培养任务的幼儿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这一群体的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 免费 男幼师生
中图分类号:G65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64-02
一、免费男幼师生教育政策的背景综述
学前教育是关系一代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阶段,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被定义为“奠基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但是不容回避的是,目前幼儿园中男教師的严重匮乏正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男幼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具有女幼师所不具备的优势,他们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观念,培养幼儿刚毅和勇敢的品质,对于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男性青年基本不报考幼儿师范,地方招聘幼儿教师总是鲜有男教师应聘,从而导致幼儿园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许多大城市公办幼儿园长期无男教师,逞论偏远地区的私立幼儿园。许多有识之士愈加认识到,学前教育阶段师资队伍的生态平衡关系到民族素质、国家未来,因此要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培养与选聘优秀男幼师充实到幼儿园任教。
为鼓励优秀男生当幼儿教师,创新幼儿园男教师的培养机制,切实解决长期困扰幼儿园的师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2010年江苏省率先在国内试点男幼师生免费教育工作,以解决省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当年从全省的初级中学中招收培养300名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简称免费男幼师生,下同),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省每所幼儿园拥有至少一名男教师。这些免费男幼师生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一体化机制,参加提前批次录取,入学前与录取学校和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不低于五年,免费男幼师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辖市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公办幼儿园任教,确保有编有岗。
由此可见,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对师资队伍的培养,而对于承担培养任务的三所幼儿师范学校来说,能否使免费男幼师生在校期间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不仅关系到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决策的成败得失也关系到未来省内幼儿园教育生态失衡现状的改变,因此如何做好免费男幼师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必然成为幼儿师范院校德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二、免费男幼师生群体存在的特点及问题
接到免费男幼师生的培养任务以后,三所省内的幼儿师范院校积极贯彻落实这一利国利民的教育政策,围绕培养和造就优秀男幼儿教师的目标,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给免费男幼师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特殊待遇”,同时也建立了必要的免费男幼师生的激励机制、淘汰机制,以保证未来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以徐州幼师为例:为免费男幼师生精心开展专项入学教育活动;制定培养方案,安排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老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加强技能技巧的专项训练;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免费生的健康成长。就免费男幼师生群体而言,入学分数高、文化功底牢、基本素质好、生源的质量优,成为这一群体甫一亮相最闪亮的标签。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免费男幼师生政策实施以来,在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学习动力不足,求学动机有待于进一步端正。
江苏省对免费男幼师生实行特殊的政策保障,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使他们感觉不到经济负担,此外省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免费男幼师生的教师岗位,确保有编有岗,使他们再无就压压力。绝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但是由于衣食无忧,就业保底,学业过关即可再加之十五、六岁的他们初中毕业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使一些免费男幼师生身上存在盲目和消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在《江苏省免费师范生(高等幼儿师范男生)培养就业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辖市,由市教育局负责安排到公办幼儿园任教,免费师范生在毕业前不得参加“专转本”等学习,在协议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专升本学习。据此,有些免费男幼师生认为“不能参加‘专转本’学习,意味着没有升学压力,学习缺乏动力”,这种学习状态的动力缺失,分配方向的确定无疑,毕业后工作环境的相对稳定都使他们缺乏对人生职业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学业上容易养成得过且过、六十分万岁的惰性,再无初中时求学上进的内驱力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无疑成为摆在免费男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心理状况复杂,合理的减压机制有待于完善
免费男幼师生与其他幼师生相比,在入学方式、学习发展目标、培养观念、就业去向和方式等方面都有政策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契约性,刚刚走进校园的免费男幼师生们因为成绩优异,食宿免费,就业保底,在外人看来他们身上笼罩着一层幸运的光环,部分免费男幼师生因此沾沾自喜,自我感觉良好,但随着课程进度的深入,艺术课的要求的提高,使得他们在技能技巧课上与女生和有一定功底的非免费男生相比存在的差异逐渐显现,如果不能采取措施勇敢面对、及时弥补,相反笼罩在免费生的光环下自我陶醉的话,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而最终面对现实时,他们原有的自信满满不但消失的无影无踪,反而容易走向自卑的心理极端,非常不利于免费男幼师生的健康成长。
还有部分免费男幼师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因为家庭贫困,无法承担上高中、读大学的相关费用,因而中考时选择报考免费男生来减轻家庭的压力,这种家庭贫困导致的权益选择和中考时成绩优异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会使初入校园的免费男幼师生心理状态时而极度自卑时而极度自负,在重视艺术课学习的幼师校园中,他们会更加自卑,羞于自我表达,放弃各种锻炼自己的机会,久而久之成为学校的弱势群体,被大家遗忘在偏僻的角落。此外,还有部分免费男幼师生存在着对专业选择的困惑和未来前途的担忧,担心将来到基层幼儿园和落后地区任教,工资待遇水平不高,自身的抱负无法施展,由此产生了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
3.权利义务失衡,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亟待形成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省财政每年为每位免费男幼师生提供1万元的资助。而毕业后,这些学生也要履行免费师范生的义务:毕业后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不少于五年。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也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然而,部分学生过多地关注“免费”的权利,而忽视要履行的“义务”,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做好将来承担学前教育工作的思想准备,时而流露出不愿遵守协议的念头,这种只愿意享受免费权利不愿意承担相应义务的问题,暴露出了一些学生诚信观念和法治意识的淡薄。有些学生担心免费生服务期的相关规定会限制自己的学习深造,与其他升入高中将来进入大学的初中同学相比,他们有时会觉得得不偿失,后悔自己的选择。
三、积极探索免费男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1.政府强化责任,进一步完善免费生各项相关配套措施
加强幼儿园男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宣传、培养、培训、管理、待遇等一系列的关键环节,需要从政府的层面跟进配套设施。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调整社会各界对男幼师的认识,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和队伍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前教育事业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之一,让幼儿教师职业得到从业者内心的悦纳和价值的认同,让幼儿教师获得合理的回报和福利保障,规划出每一个从教者对职业发展的清晰脉络。同时要进一步改革男幼师生的免费教育制度,进一步细化各项具体的制度安排,确立全面系统的问责机制、淘汰退出机制和资金保障、监督机制,真正把解决免费男幼师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确保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只有在政府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辅助,对幼儿男教师真正实现情感留人、待遇引人、事业迷人,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男青年走进幼儿园成为一名终身致力于幼教事业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2.学校开展活动,多一些对免费男幼师生的人文关怀
针对免费男幼师生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采取扬长补短的相关措施,充分发挥他们文化课的优势和逻辑思维上的特长,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逐步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渗透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也包含对事业成就的追求,江苏省实施学前教育男师范生免费教育,希望吸引的是具有爱心、喜欢儿童、热爱教育的有志男青年,而不是那些仅仅把读免费师范当做权宜之计和职业跳板的人,部分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归根到底是没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对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学校要通过举办名师和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会、尊师重教政策报告会、主题班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使免费男幼师生明确学前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江苏省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战略意义、幼儿教师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作用,从而引领他们在学前教育事业中不断前行。
(2)开展感恩诚信教育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免费男幼师生的感恩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举办专题讲座,挖掘和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免费师范生,让有感恩之心的人讲感恩,让同龄人讲感恩,使免费男幼师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还可以邀请知名的道德模范宣讲先进事迹,积极挖掘本校出现的学生先进模范人物,开展“道德之星”、“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评选活动,引导免费男幼师生把学会感恩作为改造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让其感受到道德模范就在身边,产生对道德的认同心理和情感。
同时,通过营造诚信氛围、开展主题宣讲和介绍法规政策等多种方法,加强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幼儿师范学校五年以至今后更长的时间里,始终能够持有“教育是光荣的事业,献身教育我无怨无悔”的认识,信守承诺,献身教育。也可以让免费师范生联合签署一份信守“免费师范生协议”的承诺书,通过书面形式对其予以警示、教育和约束。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免费男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不仅生活学习上要关怀备至,心理健康上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要根据其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在环境适应、课堂学习、社会交往、职业规划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学校要建立心理档案,跟踪关注免费师范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教育和引导他们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师加强正面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教师要了解免费男幼师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对于这一群体中存在的错误想法和不良情绪要进行适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节。引领学生学会平衡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课训练之间的关系,提升其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同时推进免费男幼师生校际间的交流,鼓励他们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明确师范生的免费教育不是无条件的免费,它是以就业的承诺和协议为基础的。免费男幼师生应该信守承诺,在五年的学习之后,主动回到签约地工作。如果免费师范生只强调自己享有的权利,忽视或不愿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学校应启动相关退出与问责机制,这势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损害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教师应该对免费师范生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以及在以后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厚云, 方明.美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01, (2)
[2]江娇. 江苏教育厅解读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N].江苏教育报. 2010-05-20(3)
[3]傅文第. 谈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及主要方法[J].黑龙江教育, 2001, (Z2)
[4]葛春娱. 大学生感恩教育思索[J].文教资料, 2011, (2)
[5]龐明珍.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和途径[J].当代经济, 2008, (11)
[6]高平.献身党的教育事业 我无怨无悔[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1, (7)
[7]苗挨套.如何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魅力中国,2010(3)
[8]付建平.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师德教育[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关键词:学前教育 免费 男幼师生
中图分类号:G65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64-02
一、免费男幼师生教育政策的背景综述
学前教育是关系一代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阶段,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被定义为“奠基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但是不容回避的是,目前幼儿园中男教師的严重匮乏正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男幼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具有女幼师所不具备的优势,他们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观念,培养幼儿刚毅和勇敢的品质,对于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男性青年基本不报考幼儿师范,地方招聘幼儿教师总是鲜有男教师应聘,从而导致幼儿园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许多大城市公办幼儿园长期无男教师,逞论偏远地区的私立幼儿园。许多有识之士愈加认识到,学前教育阶段师资队伍的生态平衡关系到民族素质、国家未来,因此要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培养与选聘优秀男幼师充实到幼儿园任教。
为鼓励优秀男生当幼儿教师,创新幼儿园男教师的培养机制,切实解决长期困扰幼儿园的师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2010年江苏省率先在国内试点男幼师生免费教育工作,以解决省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当年从全省的初级中学中招收培养300名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简称免费男幼师生,下同),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省每所幼儿园拥有至少一名男教师。这些免费男幼师生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一体化机制,参加提前批次录取,入学前与录取学校和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不低于五年,免费男幼师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辖市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公办幼儿园任教,确保有编有岗。
由此可见,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对师资队伍的培养,而对于承担培养任务的三所幼儿师范学校来说,能否使免费男幼师生在校期间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不仅关系到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决策的成败得失也关系到未来省内幼儿园教育生态失衡现状的改变,因此如何做好免费男幼师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必然成为幼儿师范院校德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二、免费男幼师生群体存在的特点及问题
接到免费男幼师生的培养任务以后,三所省内的幼儿师范院校积极贯彻落实这一利国利民的教育政策,围绕培养和造就优秀男幼儿教师的目标,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给免费男幼师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特殊待遇”,同时也建立了必要的免费男幼师生的激励机制、淘汰机制,以保证未来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以徐州幼师为例:为免费男幼师生精心开展专项入学教育活动;制定培养方案,安排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老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加强技能技巧的专项训练;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免费生的健康成长。就免费男幼师生群体而言,入学分数高、文化功底牢、基本素质好、生源的质量优,成为这一群体甫一亮相最闪亮的标签。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免费男幼师生政策实施以来,在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学习动力不足,求学动机有待于进一步端正。
江苏省对免费男幼师生实行特殊的政策保障,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使他们感觉不到经济负担,此外省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免费男幼师生的教师岗位,确保有编有岗,使他们再无就压压力。绝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但是由于衣食无忧,就业保底,学业过关即可再加之十五、六岁的他们初中毕业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使一些免费男幼师生身上存在盲目和消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在《江苏省免费师范生(高等幼儿师范男生)培养就业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辖市,由市教育局负责安排到公办幼儿园任教,免费师范生在毕业前不得参加“专转本”等学习,在协议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专升本学习。据此,有些免费男幼师生认为“不能参加‘专转本’学习,意味着没有升学压力,学习缺乏动力”,这种学习状态的动力缺失,分配方向的确定无疑,毕业后工作环境的相对稳定都使他们缺乏对人生职业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学业上容易养成得过且过、六十分万岁的惰性,再无初中时求学上进的内驱力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无疑成为摆在免费男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心理状况复杂,合理的减压机制有待于完善
免费男幼师生与其他幼师生相比,在入学方式、学习发展目标、培养观念、就业去向和方式等方面都有政策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契约性,刚刚走进校园的免费男幼师生们因为成绩优异,食宿免费,就业保底,在外人看来他们身上笼罩着一层幸运的光环,部分免费男幼师生因此沾沾自喜,自我感觉良好,但随着课程进度的深入,艺术课的要求的提高,使得他们在技能技巧课上与女生和有一定功底的非免费男生相比存在的差异逐渐显现,如果不能采取措施勇敢面对、及时弥补,相反笼罩在免费生的光环下自我陶醉的话,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而最终面对现实时,他们原有的自信满满不但消失的无影无踪,反而容易走向自卑的心理极端,非常不利于免费男幼师生的健康成长。
还有部分免费男幼师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因为家庭贫困,无法承担上高中、读大学的相关费用,因而中考时选择报考免费男生来减轻家庭的压力,这种家庭贫困导致的权益选择和中考时成绩优异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会使初入校园的免费男幼师生心理状态时而极度自卑时而极度自负,在重视艺术课学习的幼师校园中,他们会更加自卑,羞于自我表达,放弃各种锻炼自己的机会,久而久之成为学校的弱势群体,被大家遗忘在偏僻的角落。此外,还有部分免费男幼师生存在着对专业选择的困惑和未来前途的担忧,担心将来到基层幼儿园和落后地区任教,工资待遇水平不高,自身的抱负无法施展,由此产生了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
3.权利义务失衡,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亟待形成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省财政每年为每位免费男幼师生提供1万元的资助。而毕业后,这些学生也要履行免费师范生的义务:毕业后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不少于五年。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也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然而,部分学生过多地关注“免费”的权利,而忽视要履行的“义务”,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做好将来承担学前教育工作的思想准备,时而流露出不愿遵守协议的念头,这种只愿意享受免费权利不愿意承担相应义务的问题,暴露出了一些学生诚信观念和法治意识的淡薄。有些学生担心免费生服务期的相关规定会限制自己的学习深造,与其他升入高中将来进入大学的初中同学相比,他们有时会觉得得不偿失,后悔自己的选择。
三、积极探索免费男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1.政府强化责任,进一步完善免费生各项相关配套措施
加强幼儿园男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宣传、培养、培训、管理、待遇等一系列的关键环节,需要从政府的层面跟进配套设施。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调整社会各界对男幼师的认识,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和队伍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前教育事业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之一,让幼儿教师职业得到从业者内心的悦纳和价值的认同,让幼儿教师获得合理的回报和福利保障,规划出每一个从教者对职业发展的清晰脉络。同时要进一步改革男幼师生的免费教育制度,进一步细化各项具体的制度安排,确立全面系统的问责机制、淘汰退出机制和资金保障、监督机制,真正把解决免费男幼师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确保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只有在政府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辅助,对幼儿男教师真正实现情感留人、待遇引人、事业迷人,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男青年走进幼儿园成为一名终身致力于幼教事业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2.学校开展活动,多一些对免费男幼师生的人文关怀
针对免费男幼师生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采取扬长补短的相关措施,充分发挥他们文化课的优势和逻辑思维上的特长,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逐步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渗透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也包含对事业成就的追求,江苏省实施学前教育男师范生免费教育,希望吸引的是具有爱心、喜欢儿童、热爱教育的有志男青年,而不是那些仅仅把读免费师范当做权宜之计和职业跳板的人,部分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归根到底是没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对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学校要通过举办名师和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会、尊师重教政策报告会、主题班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使免费男幼师生明确学前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江苏省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战略意义、幼儿教师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作用,从而引领他们在学前教育事业中不断前行。
(2)开展感恩诚信教育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免费男幼师生的感恩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举办专题讲座,挖掘和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免费师范生,让有感恩之心的人讲感恩,让同龄人讲感恩,使免费男幼师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还可以邀请知名的道德模范宣讲先进事迹,积极挖掘本校出现的学生先进模范人物,开展“道德之星”、“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评选活动,引导免费男幼师生把学会感恩作为改造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让其感受到道德模范就在身边,产生对道德的认同心理和情感。
同时,通过营造诚信氛围、开展主题宣讲和介绍法规政策等多种方法,加强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幼儿师范学校五年以至今后更长的时间里,始终能够持有“教育是光荣的事业,献身教育我无怨无悔”的认识,信守承诺,献身教育。也可以让免费师范生联合签署一份信守“免费师范生协议”的承诺书,通过书面形式对其予以警示、教育和约束。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免费男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不仅生活学习上要关怀备至,心理健康上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要根据其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在环境适应、课堂学习、社会交往、职业规划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学校要建立心理档案,跟踪关注免费师范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教育和引导他们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师加强正面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教师要了解免费男幼师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对于这一群体中存在的错误想法和不良情绪要进行适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节。引领学生学会平衡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课训练之间的关系,提升其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同时推进免费男幼师生校际间的交流,鼓励他们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明确师范生的免费教育不是无条件的免费,它是以就业的承诺和协议为基础的。免费男幼师生应该信守承诺,在五年的学习之后,主动回到签约地工作。如果免费师范生只强调自己享有的权利,忽视或不愿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学校应启动相关退出与问责机制,这势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损害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教师应该对免费师范生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以及在以后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厚云, 方明.美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01, (2)
[2]江娇. 江苏教育厅解读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N].江苏教育报. 2010-05-20(3)
[3]傅文第. 谈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及主要方法[J].黑龙江教育, 2001, (Z2)
[4]葛春娱. 大学生感恩教育思索[J].文教资料, 2011, (2)
[5]龐明珍.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和途径[J].当代经济, 2008, (11)
[6]高平.献身党的教育事业 我无怨无悔[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1, (7)
[7]苗挨套.如何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魅力中国,2010(3)
[8]付建平.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师德教育[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