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景观符号识别与运用探析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水体休闲体验的诉求不断增加,渔文化景观日益成为规划设计的热点,渔文化景观符号识别是景观设计与利用的基础,渔文化景观设计运用包括生物形象、生产形象、人物形象的直接运用,也可通过渔文化原样修复再利用、整合修复再利用以及装饰艺术再运用的留存再利用途径,以充分促进渔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其他文献
指出了园林工程是实践性要求很强的建筑工程,知晓并能遵守园林施工的基本原则、技术要点和养护管理要点,才能做好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从以上3点出发,探讨了园林施工的控制
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然而环境问题却日渐突出,环境监测这一概念被提出。针对环境监测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主要阐述了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一些具体措施。
指出了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是一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位于大理市下关斜阳峰麓将军洞风景区“唐李公之庙”门口的大青树,现高约42m,树干基部(1.3m处)围长13.4
指出了小坝水库为酉阳县的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根据2016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污染指数进行了水库水质污染状况分析,探讨了小坝水库的季节变化规律,主要的污染因子及污染物来源。
对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生长效应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生长差异及显著。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表现
对不同密度的4年生大叶相思林的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合理管理和利用大叶相思人工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大叶相思林的各器官养分浓度以N的浓度最高,占养分
综述了国内秸秆还田方式以及秸秆还田效应。指出了秸秆还田主要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方式。秸秆还田之后,不仅能够改良当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也起到了保水保土的效应。秸秆在
为了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改善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的进行了沼液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沼液不同浓度使用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
对26年生的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营造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能有效促进福建柏的生长,使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福建柏纯林提高了10.0%、20.6%和53.2%,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