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麻雀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区坐落城北,远离市中心。昨夜的一场春雨,来得急,去得也快,但却很快让小区陷入了湿漉漉的宁静。
  起初,听到麻雀的叫声,我以为时间很晚了。当我睁开蒙眬的睡眼,伸手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一看,才早上6点。我甚是恼火,这些不知好歹的家伙,这么早就起来吵吵嚷嚷,当年被列为“四害”之一,真是罪有应得!可我静下心来,细细聆听它们争先恐后叽叽喳喳的叫声后,竟慢慢听出许多乐趣。我想,这些城市中的小精灵,定是因为昨夜的那场雨,而早早归了巢,或栖身于某个屋檐,度过了一个夜晚。当天色渐亮,它们便早早出来,齐聚小区空坪中的某棵桂树,一边上下跳跃,一边聊着昨天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聊著这座古老的城市不断的扩张和日益焕发的新颜,聊着它们自己曾经在乡野中四处觅食而被稻草人吓飞的陈年旧事……然后,它们又展开翅膀,齐齐飞往不远处的一株香樟,开始一个新的话题。
  听着听着,我突然发觉,这些麻雀真是可爱,在这个静谧的清晨,它们婉转的叫声,清澈而纯粹,就像天籁之音,悠扬地飘在小区的上空,让那些如我一样先是在沉睡中被唤醒,而后聆听着叫声恍惚间回到了大自然怀抱的人,尽情享受着喧嚣来临前难得的一份惬意和宁静。其实,在我老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野草丛,麻雀最为常见。特别是时入酷夏,一大片的田野,翻滚着金色的稻浪,长满艾草的田埂上,时常可见一只又一只的棕黑色麻雀,跳来跳去,啄食虫类或谷粒。而在村前的禾坪上,三五成群的麻雀也不畏灼人的阳光,从半空中箭一般俯冲而下,停留在一片散发清香的稻谷前,饱食一顿后,才心满意足地疾飞而去。
  就在我放飞思绪的时候,两只麻雀来到了我卧室的窗户上,它们一边欢快地鸣唱,一边在防盗网上跳来跳去,相互嬉戏。我和衣而起,轻轻地拉开窗帘,不想却被其中的一只麻雀察觉,它扭转脑袋瞅了我一眼,便扑棱着翅膀尖叫着倏地飞向不远处的一棵香樟树,另一只也一路鸣叫紧随而去。我暗自笑了,其实,我并无恶意,我只是想近距离瞧瞧这类久未接触的小精灵,但它们却因我的举动,受了惊吓。
  临窗而立,略带凉意的春风轻拂着我的脸颊,几句关于麻雀的古诗句跃入脑海,我的心头荡起一片小小的涟漪。窗外的桂树、香樟树上仍有数只麻雀叽叽喳喳,窜上窜下,不远处的栅栏围墙上,也有几只驻足停留。看着这些小精灵,听着它们欢快的叫声,我突然问自己,这些麻雀是从哪里来的?是从遥远的乡村“农转非”的吗?如果是从乡村来的,那它们因什么而来?是厌倦了乡村还是向往着城市?
  但我清楚,这些身材娇小、外表朴素的麻雀,时常成群结队从城市的上空一掠而过,已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盛夏的中午,柏油路面几乎都被烈日烤软了,我幸运地躲在车里,但那空调似乎也不给力,明晃晃的阳光射透了玻璃,握方向盘的手臂有灼伤的感觉。在温瑞大道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亮起,我要到瑞安办一件要事。  车道的缝隙里有一个白发老者在靠近,一个老乞丐,长发长须,手里握一旧碗。这个路口是不缺乞丐的,往常,遇见红灯停车,便会有一拨乞丐涌上来,有怀抱婴儿的,有出示残臂的,有拿鸡毛掸子主动给你擦挡风玻璃的……今天的毒
期刊
浦阳江,发源于浙江中部浦江县花桥乡天灵岩南麓大园湾,向东南流经浦江县城、转东经诸暨市城区,至下游的茅渚埠,分东西两江。传说,古越国时,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曾在浦阳江边浣纱。浦阳江的主流西江北流至祝桥,左纳五泄江,经姚公埠与东江汇合后,北流经萧山区尖山镇,至闻堰南侧的小砾山,注入浙江母亲河钱塘江。它的干流长149.7公里,集雨面积3451.5平方公里。当地流传着“三颗毛雨满江水,两
期刊
小学生活距离现今已二十多年了,然而,陶老师,您慈祥的笑容、和蔼的目光,依然在我记忆深处,以及那谆谆教导、细语如丝的关怀,始终在耳边回响。  陶老师,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约莫四十岁,中等身材,皮肤白皙,平和的目光总给人感觉是那样的平易近人。我是在四年级下半学期才从另外一所学校转学到这里来的。一年半后的七月,我们拍了毕业照,然后便远离了小学生活,远离了您的视线、您的身影,而您的音容笑貌在经
期刊
那天,母亲端上来一碗汤,里面没有油,也没有盐,老年痴呆症毫无征兆地袭击了她。  母亲坐在一张老旧的椅子上,思想涣散,她用力地拉扯着自己稀疏发白的头发,竭力要去想起些什么来。记忆像一盘散沙,落在地上,她拾不起来了。她又嘟嘟嚷嚷地对着空气说些空气也听不懂的话,像在一个另外的世界里。她莫名地微笑着,像一个婴儿。生命的回归,人生一场,风雨无数,此刻,全被这三月的风,吹散殆尽。  母亲老了,也许衰老真的是一
期刊
春天,路边的野花开了,开得很艳丽。春风吹拂,花儿翩翩起舞,尽情地展示它的优美。  这时候,小草随着春风摇摆,显示它的存在。  小草能与花儿媲美?  无疑,人们不会在小草面前驻足,给予青睐,而会在花儿面前驻立情怀。是啊,花儿美丽,使人一见倾心,因此,它骄傲地出现在舞厅里、宴会的桌子上。  而小草呢?在田间劳作的农民,随手拔了小草,抛在田埂上,而小草却依偎泥土顽强活下来,默默地生,默默地长。  草坪上
期刊
剧团是半个月前搬过来的。  在大大小小的戏迷中,老刘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他常常在戏曲开始的半个小时前就坐在板凳上,直挺挺地撑着腰。倘若太阳猛了些,他就会打开那有些陈旧的红伞,在烈阳下聚精会神地看着戏剧;如若是雨天,那一抹红色依旧会出现在小巷的戏台下。一来二去,老刘便和戏人聊得火热了,老刘也常常和他们诉说心事。  不幸的是,剧团搬来不到一个月,老刘就不受人待见了。住在街头卖豆腐的阿华不知从哪儿听来的
期刊
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阳光、空气一样自然而然,不可或缺。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偏执,背后却是有一番考量的。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籍,却同时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此也有极深的感受,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叫《为什么读经典》。
期刊
亲爱的一一:  你好!  再过两个月,就是你两周岁的生日了。  以前我不知道,直到你的出现,我才发现,原来两周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因为在这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你要学会在没有妈妈的陪伴下,独立吃饭、睡觉,去幼儿园,迎接和开始你一生的学习之路。学校是学习的课堂,也是人生的课堂。你在教室中学习,我在生活中学习。  我想,在你还是个幼儿的时候,妈妈会给你讲古今中外的英雄故事,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
期刊
這幅画叫作《父亲的海》,线条粗壮无比,颜色剥蚀干净,细节如岁月骨骸,破碎但隐隐欲动。一片山的暗影,哑巴一样的灯塔,星星点点的秘密,铺排没有渲染,沦陷在眉宇间的褶皱里。  风把心情都带咸了,波浪像我一样动荡不安。我没有力气去追逐更深的画面,我沉进去,就找不到父亲了。一缕轻风绑架了我的远方,我只能想到“父亲”这个词,这个年近七旬的乡音,在眼珠里打滚儿,俨然成了我的大海,却又静默无声。  偶尔翻出陈年往
期刊
竹子可以做什么?  在竹林中,外公猶如在寻求宝藏,可他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无所获——粗的太粗了,细的太细了,都不是好料。正当外公“寻寻觅觅”之时,蓦然回首,那竹却在风中摇曳,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目标,一刻钟工夫,四棵竹子倒在路边。  在我把这一棵棵竹子排好之时,外公又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一把镰刀,先将竹子的枝砍断,再用锯子把它们锯成八段,正当我要把竹子的枝扔掉时,外公突然喊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