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

来源 :中华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了120例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体会.认为检查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是检查成功的基础;检查中医患默契配合和熟练操作是关键,并应强调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膀胱和直肠测压管确切固定、恒温低速生理盐水灌注膀胱;检查后实施规范的膀胱护理,可预防尿动力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基因G1678A(Ala523Thr)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脑卒中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来自于全国6个临床中心病例-对照的THBS-1基因G1678A多态性.疾病组为1634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证实的脑卒中患者(其中脑血栓731例,腔隙性脑梗死477例,脑出血426例),对照组为1171例经严格检查排除脑卒中且
目的 观察肥大细胞及大鼠肥大细胞蛋白酶-1(RMCP-1)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心肌梗死组和曲尼司特组(400 mg*kg-1*d-1),共28 d.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于第4周末,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用RT-PCR检测RMCP-1基因的表达,用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含量. 结果心肌梗死组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肺组织""钙激活的氯通道""成员gob-5和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了解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5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13组,每组15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gob-5 mRNA、MUC5AC mRNA和MUC5AC蛋白在肺组织的表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体会. 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2~2003年收治的36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主要依
目的 观察尿激酶脑室灌注外引流对脑室出血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3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接受尿激酶或安慰剂治疗,观察30天死亡率,计算其30天的预测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全组平均脑室出血量为(35.17±23.12)cm3,且17例合并脑内血肿的平均脑内血肿出血量为(8.17±5.52)cm3.全组发病30天内死亡8例(26.67%),非常显著性低于(P<0.001)其预测死亡率(66.13%)结论尿
目的探讨ITP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TP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光镜与电镜检查,并作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百分率,治疗后均明显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超高度(等效球镜度数>-10.00 D)近视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99例(173只眼)超高度近视行LASIK矫正,术前屈光度数-10.00~-23.50 D,平均(-13.7±3.6)D(等效球镜),其中-15.00 D以上41只眼.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眼底检查、OrbscanⅡ眼前段分析系统、眼压、A超、角膜测厚、电脑验光、散瞳检影、
目的 本研究通过应用抗CXCR4 单克隆抗体 12G5抑制趋化因子SDF 1的生物活性 ,观察HL 60细胞生物学性质的变化 ,探讨SDF 1在维持HL 60细胞生存、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HL
我院对原有门诊药房调剂方式加以改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调配药品.门诊挂号处通过计算机录入病人资料,医师用计算机录入处方;配药药师直接凭打印的药袋配药;发药药师按医师开出的打印处方内容逐袋逐项核对.调剂方式具有以下优点:方便病人、保证划价的准确性、减少病人取药程序,大大减少药师配、发药和病人取药的错误,提高药房配、发药品质量;有效保证处方的完整性、可查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服务态度的转变.病人满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低下的X线改变,提高对该病X线改变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3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骨龄落后状况、X线改变与甲状腺功能(TT3,TT4)以及智力障碍程度对比分析.对骨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