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一句“绿肥红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anjiang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易安居士一句潜藏着淡淡忧伤的“绿肥红瘦”,是否撩拨了海棠的心弦?寥寥四字,却将园中海棠被骤雨摧残后叶多花少、绿浓红残的情状描摹得如此通透,直将腐朽化了神奇。
   这便是诗人的语言。
   她一定知晓海棠不堪一夜风雨的蹂损而残红狼藉,又不忍亲见此景象,于是忐忑着问卷帘之人,一位细腻敏感、简单纯粹的女子跃然于眼前。这般惜花爱花的心事,可有人知否?不禁想到那位红楼惜花人,宁可多费些精力将花埋入花冢,也不肯让清洁的花被别处的污垢糟蹋了,两位爱美怜花的情思倒颇有几分相似。
   但那一肥一瘦的韵味,不只如此。
   对于易被忽视的微小生命,李清照仍用细致入微的语言描绘,这不仅是对待生命的平等或悲悯,更是她不将就的生活态度,所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所谓生活而并非只是生存。她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置于大的时空里,以完美主义的理想精致生活,她踟蹰于花间,浅吟低唱为一场花事的伤悲,抑或是为爱情的痴狂。
   再看苏东坡的那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个睡字將情感坦露得直白,虽是开豪放之先河,但对海棠的相惜之意,极是缠绵,极是痴绝。诗人竟不忍将花独留在没有月光的暗处,干脆点起蜡烛,为海棠花驱散黑暗。这般举动,断不是只会吟“大江东去浪淘尽”之人所为,那必定是位极其热爱生活、认真生活的诗人,才能于万丈豪情间也不遗失哪怕很小的柔情。于是,以诗为语,尝尽生活的一切,无论大小,不管悲喜,不浮躁,不粗糙,不将就,于生活细微处,与最美好的语言相逢。
   有人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我想,易安与东坡便是如此。
   然而,现在的我们是否已于寻寻觅觅间丢失了这真正的英雄主义?我们怨生活的繁忙,殊不知是我们丢弃了自己喘息的机会。时间让我们变得麻木迟钝,语言冷淡,不再有绿肥红瘦的细腻抑或是只恐夜深花睡去的诗意。我们的生命正被迫做着减法,精致的语言正在流失,粗糙的心正在逃亡,诗意的生活正在消失。
   诗语的馨香,如嗅入心底的花味,零落成泥,暗香如故。
   教师点评:文章切入口具体而微,抓住李清照脍炙人口的“绿肥红瘦”入手,就古今诗人炼字锤句解花语展开主题式的探究,别具一格。横向的拓展:李清照的惜花,林黛玉的葬花,苏东坡的照花,刘亮程的惹花,处处皆能找到细微之处,紧扣花语,使文章别具张力。纵向的挖深:爱花心事,生命悲悯,精致诗意地生活,看清生命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通过解读诗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反观当下人们粗糙冷漠的生活现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指导教师:蔡丹姬)
其他文献
著名摄影大师Henri-Cartier-Bresson说过:“你拍的前一万张照片都是烂片。”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基本了解了手机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常识,以及在今后摄影中需要注意的小的细节,在网络手机拍摄名师的精心指导下,使我对手机摄影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逐渐地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并让我意识到要想拍出好照片,拥有一部好的手机并非关键之处,更重要的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手机,提高自己摄影技巧,注
期刊
暖融春日,酒足饭饱之后,洋溢的满足与乐趣无从发泄,想起古人击节而歌,遂抓起两根筷子,对着满桌的碗碟敲打起来。奶奶说:“敲碗骂天咧。”忽然想到,各种文化习俗,也许就像这看似是陋见的敲碗骂天之说一样,都来源于碰撞。也许,时下流行的架子鼓、摇滚乐的滥觞,便是这碗碟的碰撞之声了吧。   民国时期,新月派的徐志摩、梁实秋与鲁迅先生互掐,彼此批判对方的文化立场。梁实秋甚至还以貌取人,把鲁迅的矮小与萧伯纳的高
期刊
我的奶奶曾在杏花春雨的江南长大,打过油纸伞,走过青石板,而如今谢馥春的脂粉收在匣子里过了期,精致的旗袍在衣柜深处叠放整齐。现在的奶奶皮肤暗淡,皱纹满面,华发满头,背脊佝偻,只有零星的照片小像默默地证明她曾经美丽。   今天是她的七十大寿,我们为她准备了宴席。   “奶奶,穿旗袍好不好?”出发前我搂住她撒娇,她穿着碎花衬衣和黑色阔腿裤,打扮的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没什么多余的修饰,干净而爽利。只是今
期刊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第四部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关注女性的作品,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大致情节:上过大学的乡村少女颂莲在父亲死后,经继母劝说,嫁入了陈家大宅,结果在短短两年内精神崩溃。关于这部影片我想和大家分享两点:色彩的运用和女权意识。  我觉得本片最大的亮点在于色彩的运用,意蕴深厚富有回味,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借鉴意义。  用色彩来塑造人物,人物的服饰造型就
期刊
在路上徘徊着,挥洒着汗水,收获着芬芳。   摊开笔墨纸砚,我研着墨,准备参加书法竞赛,一个心中持续很久的梦想。   墊好毛毡,我饱蘸浓墨,缓缓舔净。执笔挥毫,在宣纸上深深印下属于我的烙印。乍一回头,却惊疑,这些字软弱无力,拖泥带水,全无往昔的遒劲、厚重。于是不甘心,又连写了好几张,亦是如此。我有些颓废,仅仅半年时光,书法水平竟退步得令自己瞠目,眼巴巴地看向这一堆败笔,心中有些彷望。   我似
期刊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锻炼思维,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教师要面带笑容,和蔼可亲,愉快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想
期刊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心灵鸡汤”的定义:浸透着关爱与挚诚的文字,犹如香浓滚热的鸡汤滋养着饥肠一般。如此解释可谓诱惑十足,然而,当初那个“心灵鸡汤”风靡横行的时代早已经过去,而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中,出现的是越来越多“反鸡汤”的言论和文章。一部分人毫不掩饰对于“心灵鸡汤”的厌恶和反感,但这仍然不妨碍部分人对于“鸡汤文”的热烈追捧。   一位大学生问于丹:“我和我女朋友,我们毕业后就留在北京工作,但是
期刊
为期两周的桐乡市“基于文体差异实施文本解读及教学应用的策略研究(初级)”培训结束了,这两周的培训既是疲劳的又是充实、幸福的。因为每天都能让参训老师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此次培训专家队伍阵容强大:有浙江小语理论研究领衔人汪潮教授,有资深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施燕红,有特级教师陆虹等。从理论层面阐述小学语文文体及文本解读的要义,让参训老
期刊
信息不仅是知识的来源,更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当下如何挖掘信息最大应用潜能,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板书教学,它能成功地将教学课堂转移到课前、课后,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将来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运用熟练度做良好铺垫。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现在很多信息课教学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
期刊
对语文教学,我有过姿态不一的理解。   曾经,我们只把创意当语文。课堂就是奔着不一样的感觉去的,怎么新奇怎么教,怎么有趣怎么来。教学说明文《看云识天气》,让几个学生站上讲台,衣襟上贴着云彩的图案,笑脸盈盈地说着“我是一朵云”。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变成辩论会,“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是十恶不赦的,还是情有可原的”,唇枪舌剑中,学生越发清晰地认识到,是金钱至上的社会观念导致菲利普成为淡漠亲情的自私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