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改革中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路径初探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税务体制也逐步改进。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实施了“营改增”的税制改革,这不仅是我国税制改革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就“营改增”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产生的影响及相关路径进行了相应的思考与探析。
  关键词:“营改增”改革;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路径
  一、“营改增”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一)“营改增”改革的内容
  简单来说,“营改增”就是将之前需要缴纳营业税的有关项目取消其营业税而改为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主要是针对产品或是服务增值部分进行增值税的征收,其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少纳税环节中的重复纳税现象。我国“营改增”改革是逐步推行的,首先在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试点开来,之后再逐步在各行业中推展开。就“营改增”的早期运行结果而言,这一税制改革对于小规模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二)“营改增”改革的意义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逐步推行乃至全面实施,不仅对我国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其对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营改增”之前,服务业营业额的全额都将纳入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之内,而改征增值税之后,服务业的纳税负担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会大大减轻,这无疑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营改增”之后,我国税制体系将进一步与国际税制体系接轨,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中将具备更多的优势,进而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二、“营改增”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税收负担出现变化
  “营改增”实施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其由先前需要缴纳的3%或5%的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与之前相比,其税负降低了约两个百分点。而作为一般纳税人,服务业性质的企业之前是不能够抵扣进项税额的,而在实施“营改增”之后,服务业可抵扣进项税的范围和数额都有扩大,例如交通费用的进项抵扣率由原有的7%提高至现在的11%。在以上这些情况中,实施“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减轻。但在实施这一税制改革中,也存在一些企业税负有可能增加的情况。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决策。
  (二)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实施“营改增”后,会计核算科目和会计处理都与之前存在较大的差别,此外,价内税与价外税的本质区别也使得企业在核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存在不同。实施税制改革后,混合形式经营的企业其会计核算中对于经营业务种类与性质的划分变得更为重要。税制改革后,企业收入、成本以及税金的核算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此时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以做好会计核算的税种衔接工作。
  (三)对企业发票管理的影响
  税制改革后,企业在发票管理方面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在实施营业税期间,相应的企业在客户开具发票时运用的都是专用税务发票。而推行增值税后,首先企业要依据相应的规定确定自己在纳税过程中的身份,换言之,增值税的纳税人可以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两种,不同的纳税人其所能够开具的发票也是不同的。就一般纳税人而言,其发票又可划分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除此之外,税制改革前后,发票限额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四)财务管理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在“营改增”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不同企业对于这一税制改革政策的不同理解程度可能会导致相应的财务管理风险。换言之,若某一企业在没有真正理解到这一税制改革政策涵义时就盲目推行该政策,这种行为极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财务管理风险。具体而言,如果一个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缺陷或是漏洞,那么他们就很难真正理解税制改革相关政策中的涵义,此时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就会进一步扩大。此外,税制改革所造成的企业前后不同期间纳税申报的不同也会进一步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三、“营改增”改革中的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一)积极进行税收筹划
  企业要在“营改增”改革中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首先应准确把握新政策中有关的税收优惠及减免政策。换言之,企业在不违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使企业应纳税额减少到最低,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考虑到进项抵扣的问题上,企业应尽可能与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公司进行合作,这样企业在购进物品时,通过进项抵扣可以进一步减轻企业整体税负。最后,企业应积极培养财务人员的税收筹划意识,同时加强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企业税收筹划的科学合理性。
  (二)逐步完善会计核算方式
  与营业税会计处理方式相比,增值税会计处理相对复杂,其会计处理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更多的会计科目,同时抵扣税款的环节也进一步增加了会计处理的难度。为此,企业要逐步完善会计核算的方式,依照增值税会计处理的相关特点,逐步实现营业税向增值税会计处理方式的转变。此外,企业应积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相关培训,以使其尽快熟悉和适应新会计核算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及处理方式。
  (三)加强对企业发票使用和管理的规范
  在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后,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重视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发票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在规范发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首先企业可以建立与之对应的发票管理制度,同时制度制定与实施应严格落实到与发票相关的每一个环节中。换言之,在购买发票、开具发票、传递发票以及发票报废的整个过程中,发票管理制度都应严格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抑制虚开发票等相关违法行为的出现和发生。此外,在规范企业发票使用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发票进行保管,这样发票保管责任就具体落实到相应的人员身上,不仅有利于发票管理奖惩制度的落实,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发票保管人员对于其工作内容的责任意识。专管人员除负责保管好发票和相应的专业设备外,其还应负责定期对发票使用数量和实际情况进行核对。
  (四)树立财务管理风险意识
  在关注到“营改增”税制改革给企业经营带来的诸多好处时,企业也应及时关注到与之相应的财务管理风险。因此,为避免由于财务人员违规会计处理所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企业应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此外,在整个企业财务处理流程中,企业应积极发挥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及外部财务审计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财务处理流程的规范化程度进行监督。最后,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企业一定要严格遵循税法的规定和相关要求,坚决杜绝以偷税、漏税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税制改革在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难免会伴随着一些不利的影响,为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不仅要积极运用新税制中的有利部分,同时也应积极探寻科学的途径以尽可能降低不利部分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妥.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思考.经营者,2015年2期.
  [2] 周海珍.潍坊商业学校收费及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山东大学,2012(学位年度).
  [3] 洪艺彬.浅析成本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积极作用.才智,2013年27期.
  [4] 张宝丽.基于战略与和谐理论双重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才智,2013年32期.
  [5] 张效梅.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年6期.
  [6] 任志能.基于企业性质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时代经贸,2012年6期.
其他文献
策划前言  “双十一”,电商冲击波震荡中国商业生态。  互联网大变局之后,所有企业都被迫回答一个问题:To be,ornot to be?  “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马云说。  可是,至今谁成功了呢?除了马云、刘强东和极少数互联网“寡头”,绝大部分人——包括90%以上的淘宝卖家以及多数“触电”的传统企业,都在惨淡经营数年之后无甚收获。销量再多又如何?利润薄如纸。而对于传统制造业、经销商而言
期刊
嘀……刚想眯瞪一会儿的我拿起手机,咦!竟然是母亲发来的一条短信。我立马坐起来,惊奇地盯着手机屏幕。  我常年在西藏服役,与母亲的交流方式就是一个星期通几次电话,以前还从未
近两年,中国汽车出口呈上涨趋势,但“碰撞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也着实令一些企业苦恼不已,出口汽车的质量问题大大阻碍了中国车企走向世界的进程。 In the recent two yea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极富特色的一颗明珠。江泽民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
问题四十五:司法解释第3条第2项规定:整改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请问:这里的“工程价款”是指什么?是否仅指工程尾款?如果是尾款
在上海某大型化工工程中,我公司最低价中标了该项目1区和2区地上部分工程,这是一个以投标中标总价包干的合同,且工程工期短,质量、安全要求又非常高,人员和机械投入较多,如果
有这样一个病人,是刚刚退休的银行行长,大面积心肌梗塞,室壁瘤,里面还有血栓。当地医生说,唯一的希望是去北京做心脏搭桥,再把室壁瘤切除了。要做这个手术,必须先做一个心 T
心理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而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中全会通过的,提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和全国人民的心愿,具有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