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PCB企业有华为“活在冬天”的理念,也许我们的体质会更健康。
本刊在2008年就金融危机形势发表过“剩者为王”的文章,目前行业看似风光无限,却暗藏种种杀机的时刻,很值得让我们旧话重提,重新讨论产业未来的发展中,企业要比竞争对手活得更长久,并且活得更好,才是“王”道。
想当年金融危机来到时,曾经一度以为PCB行业会进行大洗牌,淘汰一批素质不良的企业,但没有料到刚刚吓死几个小型PCB企业,有些倒闭的企业本来也是经常拖欠货款随时准备跑路的主,没想到政府的4万亿投资就如一支强心针,让全行业回光返照,活得更加红光满面,由此中国PCB行业也培养了很多志存高远,努力拼博,极具企业家精神和个性的企业家,也产生了更多的“土豪”。看看这两年的新闻,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这些“土豪”的投资活动,动辄是眼都不眨就在哪投资几个亿,十几个亿甚至是几十个亿建新厂,成为全球PCB行业最亮的那颗星星。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杀机,我们得记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本来2008年的时候要还的帐拖到现在,有可能利息都要给我们算上。刚刚举办的CPCA秋季论坛上,由镭理事长在发表演讲中提到,中国经济的质量在2008年以前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但是现在美国由于其创新体制推动经济复苏很快,中国经济却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是比美国要差。IBM全球PCB采购中心陈锦标主席也表示,中国PCB企业在拼命扩产的同时,是否要思考一下如何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提升。
由于工作的关系,最近与不少企业家就行业遇到的困境进行了探讨,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不感叹目前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后果就是杀价抢单现象非常厉害。我们看到奇怪的现象,一边是企业在喊制造成本高涨,另一边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低价接单,最新的消息是普通双面硬板不到三百元/平方米就有企业愿意做,高帅富的HDI也被卖到了不到千元的“白菜价”。行业专家分析,这个价格也就够本钱,根本谈不上利润,更谈不上发展,确实也是,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企业能活下去才是“王”道,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剩者为王”的定义。
很多时候我们忌讳讨论死亡,是因为我们不敢直面它,试想如果PCB企业有华为“活在冬天”的理念,也许我们的体质会更健康。据了解,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不少原来付款信用很好的PCB 企业开始有意无意的拖延,加上银行也发生钱荒,行业内都说缺钱,坊间又开始有传闻不少企业老板恶意拖欠货款跑路,不少设备商老板说,空气中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息。生意难做钱难收,只出不进的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得思考活下去,最起码比对手活得长一点,才有机会翻身,做企业最怕的就是慢慢失血,如果控制不好会在曙光来临之前,流尽企业最后一滴现金而死亡。
同时,随着中国各项生产成本快速增加,人力资源短缺(实际上是年轻人不愿进制造企业),以及近期广东实施的环保表三标准,再加上两高司法解释的高压下,我们也开始接触到不少台资企业回流、外资企业往东南亚投资的话题,这些都让企业家们感到困惑:企业如何走得更远?用土豪的话就是“谁活得久一点?”
是的,大环境不是一个企业甚至也不是一个地区可以改变的。现实的就是我们如何活下去,并且尽可能活得久一点。最近在周围三星粉丝影响下,终于抛弃了台式“火腿肠”HTC而转向的这个高速发展的三星,仔细研究苹果和三星,他们所用的技术都不是最新研制的,苹果的触控制术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早就应用过,三星的彩屏手机最开始也是西门子手机上有使用,为什么苹果和三星能赢,而更多在家电时代以质量取胜的日系企业,在移动通讯时代广阔的天地中却集体没落,看清他们的因果将关系到我们在未来如何选择客户,以保证我们能够站对方阵不被淘汰!
三星电子在发展之初,一直视日本索尼为榜样,但在2005年,三星营业额和利润一举超过索尼,直到现在成为对苹果最有威胁的对手,富士康也在联手日本夏普要打败三星,但是谈何容易。其实三星的高明在于质量比日系品牌要差一些,但价格要比他们便宜很多,韩系的汽车产业也是如此,对于家电时代日系品牌这个理念完全没有问题,一台电视或冰箱可以用五至十年,在手机越来越普及,一两年就更新换代的年代,日系企业仍然固守这一理念就是他们自己打败自己了。
我们很多企业都了解过日本的企业质量标准远高于IPC或是JPCA的标准,直接造成他们的生产成本也是最高的,而三星却很早就发现这一潜在商业机会,一方面保证产品质量一两年内不坏,通过改进软件加强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加强高端新产品的推出,抢占利润丰厚的市场,在用户手机还没有出问题前让客户换机,再就是高中低通吃,这几招就足以让以前卖家电攒下丰厚家当的日系企业的手机业务流血不止,最终不得不“壮士断腕”,退出手机市场,仅剩索尼一支奇葩!
再有就是索尼的Walkman,其在1999年7月1日索尼公司庆祝Walkman发明20周年的时候,已经接近被苹果iPod和中国廉价的MP3消灭的时候了;当全球都在使用SD卡时,索尼依然在如对待艺术品般生产记忆棒,注定会成为小众产品而丢掉市场。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获得商机,也让企业随时处在危机中,我们不想去刻意评论日系企业,因为国内也有很多PCB企业在VCD风行的时代掘到第一桶金,也在MP3和山寨手机市场中错失机会而失败,残酷的现实逼着我们去思考如何选择客户,任何时候如果你不思考冬天的问题时,你就可能已经冻僵了。
现在在移动通讯终端市场顺风顺水的三星,已经不满足于手机和平板的高市占率,开始布局移动通信基站,专业从事CDMA 移动通信系统及相关电信产品的研究开发,口号是“世界一流的基站,我们可以做到”,说是为中国现代通信产业的发展作贡献,本质是直接捞过界来到中国抢地盘。
这个案例也许扯得有点远了,但是如果PCB企业不能看清客户和竞争对手在干什么,你又怎么能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现在已经有很多外资PCB企业开始频频向“中华酷联”这些大手机品牌伸出橄榄枝,就是要来抢中国PCB市场订单,我们怎么办?PCB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及时关注客户的变化,不管是市场订单的变化还是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最近看到不少PCB企业关门倒闭,不外乎几个原因,客户因市场产生变化,如国产功能手机的没落,在转向智能手机过程中,由于联发科在智能手机芯片上的研发滞后,对高通等主流的芯片企业议价能力又很弱,造成很多手机企业生意一落千丈,甚至跑路,作为供应商的PCB企业当然不能全身而退。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原来只需要双面板,现在需要多层板或HDI,你却不能提供,不能跟客户分享市场发展的成果,只能将市场拱手让给别人,是不是很落寞。
中国已经有14家内资PCB企业入选NTinformation的全球PCB 百强企业,说是百强,对于大部份企业来说,其实是百大,因为其是以产值统计入榜,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都依靠个人的努力和魅力建立了庞大的企业集团,也打赢了不少大胜仗,但在与国际企业竞争中依然有所不足,人才、技术、管理这些都是内在的可以积累并提升,更重要的电子制造产业链上我们能不能说上话,内资电子制造企业可以有优势抢得订单,而那些利润更好的国际电子大厂PCB订单我们准备好了吗?
国内PCB企业各有千秋,作为媒体,我们无力为企业提供一个发展的战略地图,只想引起更多业者的思考,让我们的企业在思考中成长、强大!
本刊在2008年就金融危机形势发表过“剩者为王”的文章,目前行业看似风光无限,却暗藏种种杀机的时刻,很值得让我们旧话重提,重新讨论产业未来的发展中,企业要比竞争对手活得更长久,并且活得更好,才是“王”道。
想当年金融危机来到时,曾经一度以为PCB行业会进行大洗牌,淘汰一批素质不良的企业,但没有料到刚刚吓死几个小型PCB企业,有些倒闭的企业本来也是经常拖欠货款随时准备跑路的主,没想到政府的4万亿投资就如一支强心针,让全行业回光返照,活得更加红光满面,由此中国PCB行业也培养了很多志存高远,努力拼博,极具企业家精神和个性的企业家,也产生了更多的“土豪”。看看这两年的新闻,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这些“土豪”的投资活动,动辄是眼都不眨就在哪投资几个亿,十几个亿甚至是几十个亿建新厂,成为全球PCB行业最亮的那颗星星。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杀机,我们得记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本来2008年的时候要还的帐拖到现在,有可能利息都要给我们算上。刚刚举办的CPCA秋季论坛上,由镭理事长在发表演讲中提到,中国经济的质量在2008年以前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但是现在美国由于其创新体制推动经济复苏很快,中国经济却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是比美国要差。IBM全球PCB采购中心陈锦标主席也表示,中国PCB企业在拼命扩产的同时,是否要思考一下如何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提升。
由于工作的关系,最近与不少企业家就行业遇到的困境进行了探讨,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不感叹目前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后果就是杀价抢单现象非常厉害。我们看到奇怪的现象,一边是企业在喊制造成本高涨,另一边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低价接单,最新的消息是普通双面硬板不到三百元/平方米就有企业愿意做,高帅富的HDI也被卖到了不到千元的“白菜价”。行业专家分析,这个价格也就够本钱,根本谈不上利润,更谈不上发展,确实也是,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企业能活下去才是“王”道,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剩者为王”的定义。
很多时候我们忌讳讨论死亡,是因为我们不敢直面它,试想如果PCB企业有华为“活在冬天”的理念,也许我们的体质会更健康。据了解,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不少原来付款信用很好的PCB 企业开始有意无意的拖延,加上银行也发生钱荒,行业内都说缺钱,坊间又开始有传闻不少企业老板恶意拖欠货款跑路,不少设备商老板说,空气中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息。生意难做钱难收,只出不进的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得思考活下去,最起码比对手活得长一点,才有机会翻身,做企业最怕的就是慢慢失血,如果控制不好会在曙光来临之前,流尽企业最后一滴现金而死亡。
同时,随着中国各项生产成本快速增加,人力资源短缺(实际上是年轻人不愿进制造企业),以及近期广东实施的环保表三标准,再加上两高司法解释的高压下,我们也开始接触到不少台资企业回流、外资企业往东南亚投资的话题,这些都让企业家们感到困惑:企业如何走得更远?用土豪的话就是“谁活得久一点?”
是的,大环境不是一个企业甚至也不是一个地区可以改变的。现实的就是我们如何活下去,并且尽可能活得久一点。最近在周围三星粉丝影响下,终于抛弃了台式“火腿肠”HTC而转向的这个高速发展的三星,仔细研究苹果和三星,他们所用的技术都不是最新研制的,苹果的触控制术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早就应用过,三星的彩屏手机最开始也是西门子手机上有使用,为什么苹果和三星能赢,而更多在家电时代以质量取胜的日系企业,在移动通讯时代广阔的天地中却集体没落,看清他们的因果将关系到我们在未来如何选择客户,以保证我们能够站对方阵不被淘汰!
三星电子在发展之初,一直视日本索尼为榜样,但在2005年,三星营业额和利润一举超过索尼,直到现在成为对苹果最有威胁的对手,富士康也在联手日本夏普要打败三星,但是谈何容易。其实三星的高明在于质量比日系品牌要差一些,但价格要比他们便宜很多,韩系的汽车产业也是如此,对于家电时代日系品牌这个理念完全没有问题,一台电视或冰箱可以用五至十年,在手机越来越普及,一两年就更新换代的年代,日系企业仍然固守这一理念就是他们自己打败自己了。
我们很多企业都了解过日本的企业质量标准远高于IPC或是JPCA的标准,直接造成他们的生产成本也是最高的,而三星却很早就发现这一潜在商业机会,一方面保证产品质量一两年内不坏,通过改进软件加强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加强高端新产品的推出,抢占利润丰厚的市场,在用户手机还没有出问题前让客户换机,再就是高中低通吃,这几招就足以让以前卖家电攒下丰厚家当的日系企业的手机业务流血不止,最终不得不“壮士断腕”,退出手机市场,仅剩索尼一支奇葩!
再有就是索尼的Walkman,其在1999年7月1日索尼公司庆祝Walkman发明20周年的时候,已经接近被苹果iPod和中国廉价的MP3消灭的时候了;当全球都在使用SD卡时,索尼依然在如对待艺术品般生产记忆棒,注定会成为小众产品而丢掉市场。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获得商机,也让企业随时处在危机中,我们不想去刻意评论日系企业,因为国内也有很多PCB企业在VCD风行的时代掘到第一桶金,也在MP3和山寨手机市场中错失机会而失败,残酷的现实逼着我们去思考如何选择客户,任何时候如果你不思考冬天的问题时,你就可能已经冻僵了。
现在在移动通讯终端市场顺风顺水的三星,已经不满足于手机和平板的高市占率,开始布局移动通信基站,专业从事CDMA 移动通信系统及相关电信产品的研究开发,口号是“世界一流的基站,我们可以做到”,说是为中国现代通信产业的发展作贡献,本质是直接捞过界来到中国抢地盘。
这个案例也许扯得有点远了,但是如果PCB企业不能看清客户和竞争对手在干什么,你又怎么能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现在已经有很多外资PCB企业开始频频向“中华酷联”这些大手机品牌伸出橄榄枝,就是要来抢中国PCB市场订单,我们怎么办?PCB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及时关注客户的变化,不管是市场订单的变化还是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最近看到不少PCB企业关门倒闭,不外乎几个原因,客户因市场产生变化,如国产功能手机的没落,在转向智能手机过程中,由于联发科在智能手机芯片上的研发滞后,对高通等主流的芯片企业议价能力又很弱,造成很多手机企业生意一落千丈,甚至跑路,作为供应商的PCB企业当然不能全身而退。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原来只需要双面板,现在需要多层板或HDI,你却不能提供,不能跟客户分享市场发展的成果,只能将市场拱手让给别人,是不是很落寞。
中国已经有14家内资PCB企业入选NTinformation的全球PCB 百强企业,说是百强,对于大部份企业来说,其实是百大,因为其是以产值统计入榜,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都依靠个人的努力和魅力建立了庞大的企业集团,也打赢了不少大胜仗,但在与国际企业竞争中依然有所不足,人才、技术、管理这些都是内在的可以积累并提升,更重要的电子制造产业链上我们能不能说上话,内资电子制造企业可以有优势抢得订单,而那些利润更好的国际电子大厂PCB订单我们准备好了吗?
国内PCB企业各有千秋,作为媒体,我们无力为企业提供一个发展的战略地图,只想引起更多业者的思考,让我们的企业在思考中成长、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