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创伤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tr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脑外伤手术,选择无自体血回输禁忌症且预计出血量大于600ml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A组、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组(研究组)B组,对患者手术前(T1)、手术结束(T2)、术后24小时(T3)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进行检测,记录输血量,以及评价并发症。结果应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组48%的患者避免了术中、术后异体血的输入,而对照组仅9%的患者不需输入异体血。以对照组相比,自体血回输患者异体输血量平均每例比对照组少输293ml,自体血回输再回收率约49%,各组术前、手术结束、术后24小时血液中的RBC、Hb、Hct及凝血功能检测数据大致正常。结论自体血液回输用以脑外伤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及时获得大量新鲜血液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节省异体血用量,并且可以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影响小、并发症低,可安全应用于脑外伤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轻度脑创伤患者创伤后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336位轻度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177例和非HBO治疗组(对照组)159例。 HBO治疗组在
目的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9例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
国家医药管理局令第16号《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办法》于1996年9月6日经国家医药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同意,现予公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执行。局长郑
本期首篇发表了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许宗衡的专稿。 许宗衡:《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新路子》——该文指出,作为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并且聚集着众多的国内外各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