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施肥量对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泰花4号在泰兴市砂土、砂壤土地区种植,用高效复合肥300~450kg/hm2同时配尿素112.5kg/hm2,其生育最好,产量最高。
关键词泰花4号;施肥量;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65.2;S1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54-02
泰花4号由泰兴市农科所采用泰花2号作母本、中83-15007-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5月通过泰州市品种鉴定,2004年3月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全国长江流域的砂土、砂壤土地区均可种植。该品种植株直立,株型紧凑,株高中等偏矮,分枝性较强,连续开花,花量大。荚果细长,中等偏小,果嘴明显,籽仁大小中等,长椭圆形。抗倒、耐湿,抗旱性中等,种子休眠性强,对病毒病、叶斑病、锈病抗性较强。一般产量4 500kg/hm2,高产已达6 540kg/hm2。花生果适宜作烤果及加工专用。肥料用量对花生生长影响较大,为保证其最大产量及效益,特进行本试验,以寻求其最佳用肥量。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5垄,垄长3.6m,垄底宽0.72m,垄面宽0.48m,垄高0.15m,每垄播2行,每行21穴,穴距0.18m,每穴播3粒留2根苗,折32.4万株/hm2,小区面积12.96m2。播期为6月5日,6月13日出苗,6月20日补种,7月1日间苗,7月19日用40%辛硫磷乳油6kg/hm2对水22.5t逐穴点浇防地下害虫,7月26日喷15%多效唑450g/hm2,8月3日第2次用药防地下害虫,8月11日用15%可湿性多菌灵粉剂2.25kg/hm2预防叶斑病。9月9日统一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各处理产量变幅在4 329.90~4 793.95kg/hm2,极差为462.96kg/hm2,其中以处理E产量最高为4 783.95kg/hm2,处理A产量最低为4 320.99kg/hm2。处理D、处理C、处理F、处理B产量分别为4 652.78kg/hm2、4 645.06 kg/hm2、4 614.20 kg/hm2、4 498.46kg/hm2(见表1)。
2.2农艺性状
根据成熟期植株考查可知,不管是增施尿素75kg/hm2,还是112.5kg/hm2,主茎高、侧枝长、主茎复叶、有效分枝都是随着复合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结果也有同样的趋势。肥料用量多,促进了营养生长,同时也促进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见表4)。
2.3单株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在增施尿素75kg/hm2和112.5kg/hm2的2种情况下,单株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都是随着高效复合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趋势在花针期和结荚期表现较为明显,但在成熟期上升幅度较小(见表5)。
2.4生育期
各处理都是6月5日播种,6月13日出苗,开花期以处理C和处理E略迟为7月5日,成熟期都是9月8日。可见,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对花生的生育期略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2.5抗性
2008年花生生育期限间气候较适宜,叶斑病和锈病以及纹枯病的发生普遍较轻,并且各处理一直到收获都未发生倒伏。
3结论
为达到高效栽培的目的,在泰兴市及长江流域片沙土、砂壤土地区覆膜栽培条件下,泰花4号的最佳肥料施用量为在保证充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高效复合肥300~450 kg/hm2,同时配以尿素112.5kg/hm2。
4参考文献
[1] 林爱惜,肖德贵,甘盛锋,等.秋花生平衡施肥效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89-80.
[2] 崔贤,王洪丹,邱洪湘,等.花生配方施肥技术肥料效应试验研究[J].花生学报,2008(3):33-36.
[3] 梁茂东.花生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07(6):67-68.
[4] 方光社,陈元泉.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1997(4):19-20.
[5] 曾新民,罗会道.花生平衡施肥试验初报[J].江苏农业科技,1998(3):44-45.
[6] 崔瑞,李玉荣,李楠.不同施肥量对坡耕地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7(6):10-12.
[7] 杨胜全,代仕学.花生平衡施肥高产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1(1):47-48.
关键词泰花4号;施肥量;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65.2;S1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54-02
泰花4号由泰兴市农科所采用泰花2号作母本、中83-15007-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5月通过泰州市品种鉴定,2004年3月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全国长江流域的砂土、砂壤土地区均可种植。该品种植株直立,株型紧凑,株高中等偏矮,分枝性较强,连续开花,花量大。荚果细长,中等偏小,果嘴明显,籽仁大小中等,长椭圆形。抗倒、耐湿,抗旱性中等,种子休眠性强,对病毒病、叶斑病、锈病抗性较强。一般产量4 500kg/hm2,高产已达6 540kg/hm2。花生果适宜作烤果及加工专用。肥料用量对花生生长影响较大,为保证其最大产量及效益,特进行本试验,以寻求其最佳用肥量。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5垄,垄长3.6m,垄底宽0.72m,垄面宽0.48m,垄高0.15m,每垄播2行,每行21穴,穴距0.18m,每穴播3粒留2根苗,折32.4万株/hm2,小区面积12.96m2。播期为6月5日,6月13日出苗,6月20日补种,7月1日间苗,7月19日用40%辛硫磷乳油6kg/hm2对水22.5t逐穴点浇防地下害虫,7月26日喷15%多效唑450g/hm2,8月3日第2次用药防地下害虫,8月11日用15%可湿性多菌灵粉剂2.25kg/hm2预防叶斑病。9月9日统一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各处理产量变幅在4 329.90~4 793.95kg/hm2,极差为462.96kg/hm2,其中以处理E产量最高为4 783.95kg/hm2,处理A产量最低为4 320.99kg/hm2。处理D、处理C、处理F、处理B产量分别为4 652.78kg/hm2、4 645.06 kg/hm2、4 614.20 kg/hm2、4 498.46kg/hm2(见表1)。

2.2农艺性状
根据成熟期植株考查可知,不管是增施尿素75kg/hm2,还是112.5kg/hm2,主茎高、侧枝长、主茎复叶、有效分枝都是随着复合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结果也有同样的趋势。肥料用量多,促进了营养生长,同时也促进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见表4)。
2.3单株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在增施尿素75kg/hm2和112.5kg/hm2的2种情况下,单株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都是随着高效复合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趋势在花针期和结荚期表现较为明显,但在成熟期上升幅度较小(见表5)。
2.4生育期
各处理都是6月5日播种,6月13日出苗,开花期以处理C和处理E略迟为7月5日,成熟期都是9月8日。可见,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对花生的生育期略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2.5抗性
2008年花生生育期限间气候较适宜,叶斑病和锈病以及纹枯病的发生普遍较轻,并且各处理一直到收获都未发生倒伏。
3结论
为达到高效栽培的目的,在泰兴市及长江流域片沙土、砂壤土地区覆膜栽培条件下,泰花4号的最佳肥料施用量为在保证充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高效复合肥300~450 kg/hm2,同时配以尿素112.5kg/hm2。
4参考文献
[1] 林爱惜,肖德贵,甘盛锋,等.秋花生平衡施肥效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89-80.
[2] 崔贤,王洪丹,邱洪湘,等.花生配方施肥技术肥料效应试验研究[J].花生学报,2008(3):33-36.
[3] 梁茂东.花生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07(6):67-68.
[4] 方光社,陈元泉.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1997(4):19-20.
[5] 曾新民,罗会道.花生平衡施肥试验初报[J].江苏农业科技,1998(3):44-45.
[6] 崔瑞,李玉荣,李楠.不同施肥量对坡耕地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7(6):10-12.
[7] 杨胜全,代仕学.花生平衡施肥高产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