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古典舞教学来说,其基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直接影响着古典舞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劣,需要相关教师进行重点的关注。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功能特点,重点阐述了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实现古典基舞训的艺术化等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在我国的舞种中,古典舞是一项重要的组成。而对于古典舞教学来说,其基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直接影响着古典舞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劣。相比于古典舞教学中其他的训练项目来说,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枯燥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在实际的课堂中,其教学效率并不理想。这就要求着相关教师要转变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方式,引进更多样的教学策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对于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兴趣,实现基训效果的提升。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一、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功能特点分析
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基训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实现了对学生软开度的训练、素质与能力的训练、技术技巧的训练。重点利用地面、中间以及把杆三个环节对学生的软开度、技术技巧、力量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与提升。其中,在软开度训练及能力的提升中,就是学生的柔韧度的训练与能力提升。在进行该项训练中,相关教师要重点对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软和开度进行了开发,使用“凌空跃”、“步幅”训练、蹲、身体训练等方式完成;对于能力与素质的训练来说,由于古典舞是以一种具有时间性以及艺术性的舞蹈,所以必须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相关教师要通过上肢、中间部分(胸腰以下、胯以上)、跨跟、下肢部分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在技术技巧的训练中,相关教师要重点组织学生进行跳跃训练、旋转训练以及翻身训练,提升古典舞技术美的效果。
二、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探究
(一)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展开教学
相关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进行播放,营造出良好的基训课堂氛围。通过在古典舞基训课堂中播放伴奏音乐,能够完成对于乐理知识的更好普及,使学生对于音樂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能为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烘托出更好的气氛,提升教学的效率。
在利用伴奏音乐的配合进行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相关教师要确保选择的伴奏音乐与古典舞基训动作的规律与特点相符合,实现音乐与舞蹈的和谐统一。同时,相关教师在进行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伴奏音乐的选择中,也要确保音乐与教师的舞蹈指挥相吻合,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伴奏音乐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的效果[1]。另外,还要确保伴奏音乐与学生的动作配合程度较好,通过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使得表现力提升。
(二)利用钢琴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结合伴奏音乐的播放能够显著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堂的伴奏音乐数量相对较少,而教师若是反复的就几个伴奏音乐进行播放,则会导致学生的兴趣降低,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伴奏音乐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的效果。
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教师可以对钢琴曲目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对于伴奏曲目进行二次加工与处理,使得较为单一的伴奏音乐更加生动,具有更多的活力。通过使用这样的伴奏曲目展开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相关教师也可以对古典、流行音乐进行灵活的应用,例如《青花瓷》、《菊花台》等等,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流行元素,不仅更加符合学生的音乐审美、满足其审美需求,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人资质、学习能力等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古典舞基训教学中,要重视起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材施教”。
在实际的古典舞基训教学中,相关教师要确保能够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结合,侧重于对学生实际需求的满足。对于学生来说,其进行古典舞学习的目的是多样的,例如提升气质、增加涵养、兴趣爱好等等。相关教师要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进行准确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指导。
另外,相关教师也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个人资质、学习时间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对于进步相对较慢的学生,可以适当的降低要求,并针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逐渐提升其学习效果。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再一次展示、讲解、练习的方式进行解决;而对于个别性的问题,要在实际的练习中进行个别的指导与纠正,整体上提升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实现古典基舞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
相关教师在展开实际的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要对其艺术化程度进行重点的提升。通过艺术化的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艺术修养、艺术素质、艺术意识等的全面培养,使得学生的舞蹈更有魅力。笔者认为,除了使用合适的伴奏音乐之外,还要将身韵贯穿于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实现古典基舞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通过身韵的贯穿,可以转变传统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单纯的从人体科学的角度对于学生身体进行开发的方式,实现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融合风格性的舞种特性[2]。例如,相关教师可以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使用功能水袖、扇子等道具,也可以结合创作剧目的使用,实现身韵与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融合。
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相关教师还要对语言进行控制。笔者认为,要尽可能的避免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使用芭蕾的术语,要使用古典舞专用的术语,最大程度的提升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总结:综上所述,在古典舞教学中,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相关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重点的展开。通过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展开教学、利用钢琴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实现古典基舞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提升了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实现了对学生艺术修养、艺术素质、艺术意识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洋.在古典舞基训教学中伴奏音乐风格的把握[J].黄河之声,2018(01):105.
[2]杨菁菁.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探索与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在我国的舞种中,古典舞是一项重要的组成。而对于古典舞教学来说,其基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直接影响着古典舞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劣。相比于古典舞教学中其他的训练项目来说,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枯燥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在实际的课堂中,其教学效率并不理想。这就要求着相关教师要转变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方式,引进更多样的教学策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对于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兴趣,实现基训效果的提升。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一、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功能特点分析
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基训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实现了对学生软开度的训练、素质与能力的训练、技术技巧的训练。重点利用地面、中间以及把杆三个环节对学生的软开度、技术技巧、力量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与提升。其中,在软开度训练及能力的提升中,就是学生的柔韧度的训练与能力提升。在进行该项训练中,相关教师要重点对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软和开度进行了开发,使用“凌空跃”、“步幅”训练、蹲、身体训练等方式完成;对于能力与素质的训练来说,由于古典舞是以一种具有时间性以及艺术性的舞蹈,所以必须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相关教师要通过上肢、中间部分(胸腰以下、胯以上)、跨跟、下肢部分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在技术技巧的训练中,相关教师要重点组织学生进行跳跃训练、旋转训练以及翻身训练,提升古典舞技术美的效果。
二、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探究
(一)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展开教学
相关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进行播放,营造出良好的基训课堂氛围。通过在古典舞基训课堂中播放伴奏音乐,能够完成对于乐理知识的更好普及,使学生对于音樂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能为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烘托出更好的气氛,提升教学的效率。
在利用伴奏音乐的配合进行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相关教师要确保选择的伴奏音乐与古典舞基训动作的规律与特点相符合,实现音乐与舞蹈的和谐统一。同时,相关教师在进行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伴奏音乐的选择中,也要确保音乐与教师的舞蹈指挥相吻合,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伴奏音乐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的效果[1]。另外,还要确保伴奏音乐与学生的动作配合程度较好,通过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使得表现力提升。
(二)利用钢琴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结合伴奏音乐的播放能够显著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堂的伴奏音乐数量相对较少,而教师若是反复的就几个伴奏音乐进行播放,则会导致学生的兴趣降低,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伴奏音乐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的效果。
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教师可以对钢琴曲目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对于伴奏曲目进行二次加工与处理,使得较为单一的伴奏音乐更加生动,具有更多的活力。通过使用这样的伴奏曲目展开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相关教师也可以对古典、流行音乐进行灵活的应用,例如《青花瓷》、《菊花台》等等,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流行元素,不仅更加符合学生的音乐审美、满足其审美需求,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人资质、学习能力等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古典舞基训教学中,要重视起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材施教”。
在实际的古典舞基训教学中,相关教师要确保能够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结合,侧重于对学生实际需求的满足。对于学生来说,其进行古典舞学习的目的是多样的,例如提升气质、增加涵养、兴趣爱好等等。相关教师要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进行准确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指导。
另外,相关教师也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个人资质、学习时间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对于进步相对较慢的学生,可以适当的降低要求,并针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逐渐提升其学习效果。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再一次展示、讲解、练习的方式进行解决;而对于个别性的问题,要在实际的练习中进行个别的指导与纠正,整体上提升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实现古典基舞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
相关教师在展开实际的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要对其艺术化程度进行重点的提升。通过艺术化的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艺术修养、艺术素质、艺术意识等的全面培养,使得学生的舞蹈更有魅力。笔者认为,除了使用合适的伴奏音乐之外,还要将身韵贯穿于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实现古典基舞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通过身韵的贯穿,可以转变传统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单纯的从人体科学的角度对于学生身体进行开发的方式,实现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融合风格性的舞种特性[2]。例如,相关教师可以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使用功能水袖、扇子等道具,也可以结合创作剧目的使用,实现身韵与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融合。
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相关教师还要对语言进行控制。笔者认为,要尽可能的避免在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中使用芭蕾的术语,要使用古典舞专用的术语,最大程度的提升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总结:综上所述,在古典舞教学中,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相关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重点的展开。通过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展开教学、利用钢琴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实现古典基舞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提升了古典舞基训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实现了对学生艺术修养、艺术素质、艺术意识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洋.在古典舞基训教学中伴奏音乐风格的把握[J].黄河之声,2018(01):105.
[2]杨菁菁.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探索与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