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传统批评困局,彰显《长恨歌》艺术魅力——评《〈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0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一直未能找到主题归宿,《长恨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讽谕说"是造成其主题研判混乱的关键因素。这源于中国独特的文化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诗论,致使文学研究常常离开文学本位而做政治伦理道德的评判。付兴林、倪超所著《〈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则基于文学本位,从语义、修辞、文献等多重角度着手,倾力揭示问题的真相,彻底否定了古今传扬的《长恨歌》主题之"讽谕说",使《长恨歌》在"讽谕说"或"双重主题说"背景下被遮蔽或淡化的丰富深沉的审美意蕴得以彰显,也回归了其艺术的有机整体性。由此观之,解决《长恨歌》主题问题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批评范式。
其他文献
王安忆的《长恨歌》企图重述历史,并使重述的历史与传统"大历史"区别开来。为了使重述的历史与传统的"大历史"有所区别,《长恨歌》采用聚焦日常生活、将城市空间纳入历史视野
针对传统薄壁毂零件齿形部分加工的缺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薄壁毂齿形径向成形工艺及装置。运用DEFORM-3D软件对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模具相对运动速度和摩擦系数两
运用贫困发生率、贫困差距指数和总体贫困指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利用2000—2012年西部6省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对农村
当高速液相流体流经限流孔板时,由于孔板的节流作用,导致液体压力下降,当压力下降至液体饱和蒸汽压时,流体产生空化效应,变为气液两相流。以水和液氮为介质,对液体限流孔板的
中国以农立国,农政向为国家政要之一。甲午战后,西方的“农学”知识大规模传入,“农学”一词成为19世纪末开始流行、20世纪初风行的一个概念。从《皇朝经世文编》到《皇朝经
本刊讯2013年9月5日到6日,“全国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暨频率占用费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江西南昌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副局长谢存、程
从20世纪下半叶到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与前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大,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特征。人口老龄化将成
廿五年来,国际铅锌研究组织一直致力于共同协作研究世界锌的采矿、冶炼和精炼等的工作。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以至现在,对研究的主要课题仍是改进、扩大锌(铅)的应用范围,开辟新
《长恨歌》的主题众说纷纭,代表性的有"爱情说"、"讽喻说"和"双重主题说"。在梳理各个观点的内容及来龙去脉后,探讨诗歌从历史到文学的叙事中,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其细节并不
已有文献主要聚焦于变革型领导行为与个体、团队层面的关系研究,而对企业层面关注甚少,国内对于中小企业领导者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何种中介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研究几乎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