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报道要在更新理念上下工夫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1234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主题性报道,是以一定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基础,以贯彻落实新政策、反映和总结成就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传播信息的重要职责,是电视新闻的主流。因此,无论是各级党政领导还是电视媒体的管理者都非常重视这一块的宣传报道。然而从央视《新闻联播》、各省新闻联播《××新闻》(××为行政区划名称)为代表的传统综合新闻节目中主题性报道的内容和宣传效果来看,远远没有达到它所承担的职责。究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和从事主题性报道的采编人员,曾经一度高估了传媒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功能,对受众的主体地位和新闻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缺乏重视,其直接表现就是在主题性报道中把舆论引导等同于赤裸裸的宣传说教。很多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不管是解说词还是采访同期声,都表现出一副先知与救世主的姿态,居高临下地教育观众应该如何如何。这样报道固然大气,但因贴近性不强,百姓不叫好,舆论引导的效果其实并不理想。笔者以为,要提高主题性报道的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在更新理念上下工夫。
  其一,要从人的视角解读新闻事件,让主题性报道见人见事见细节。一般来说,主题性报道属于非事件性新闻,缺少人物与事件元素。如果不用人的视角去解读这类非事件性新闻,把非事件性新闻事件化、形象化,就难免落入俗套,出现报道内容概念化,语言的官场话。因此必须树立“见人见事见细节”的理念。所谓“见人”,就是指报道要立足通过叙述人物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来印证主题;“见事”是指要采用故事化的手法,寓报道主题于事件叙述中;“见细节”则是指报道要注意捕捉人物身上或者新闻事实当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局部元素,以小见大,折射出报道主题。“见人”与“见事”是密不可分的。写人是为了串事,“见细节”更是直接依托“见人”与“见事”。比如去年中央台《新闻联播》中播发的反映天津市建设经济适用房,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困难职工住房的一条消息。记者从一位年逾古稀老人拿到经济适用房门钥匙的喜悦心情入手,叙述了老人三代同堂在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低矮平房里生活了几十年后,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终于搬进了7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从而揭示了党和政府切实关注民生的重大主题。如果按照以往的老套路,报道内容无非是天津市委市政府采取什么得力措施,投了多少资金,组织了多少施工队伍,抓质量,抢进度,抽象的文字加上连串枯燥的数字。结果把一个重大的主题性报道,搞得平平淡淡,枯燥无味,其舆论引导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其二,报道的视角要由高向低转变,以平视的角度去看,以观众的心态去想,以百姓的语言去说。以往在主题性报道中,采编人员大都认为,这是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的。报道时一味追求要站得高、看得远。一副“高(认为角度站得高)、大(认为大气)、全(认为要全面总结经验)”模式呈现出来,殊不知,电视节目传播的终端大多是坐在沙发和椅子上的普通观众。你认为的“高”而普通观众则认为离他们太远,你认为的“大”而普通观众则认为空洞无物,你认为的“全”而普通观众则认为啰哩啰嗦没说到他们心里。试想这样的主题性报道,其宣传传播效果在哪里?因此,我们在主题性报道中一定要把报道的视角放低一些,以平视的角度去解析新闻事件,以观众的心态去想新闻事件,以百姓的语言去说新闻事件。选取的人和事多放在基层百姓身上,即使对政府官员的采访也要尽量放低报道视角,摒弃高高在上的官话套话,代之以饱含真情实感的生活化语言,这样报道的贴近性与可视性就会大大增强。比如中央台《新闻联播》在2006年下半年推出的《经典中国——重点工程篇》栏目,就是主题性报道的成功范例。其中有一条反映我国西气东输建设重点工程的报道。记者没有把报道角度放在空泛地叙述这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上,而是通过工程建设的受益者,上海浦西区居民吴根娣等人对天然气由起初的不愿意接受到最后喜欢得不得了这么一段故事的生动讲述,来反映西气东输这一国家重点工程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实惠,报道视角的降低不但让报道既生动、好看,又揭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诚然,报道视角的弃高求低并不意味着主题性报道思想高度、深度与格调的降低,而是用形象的“人”和“事”乃至“细节”来承载一个有深度、有厚度的主题。因为主题性报道的选题都是直接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的,洋溢的必然是时代的主旋律。报道中尽管“人”和“事”的平民化色彩增强,但它们依然是直接为表现重大主题服务的,而不会如时下一些民生新闻节目一样陷入煸情与猎奇等媚俗的泥淖。
  其三,主题性报道的切入点要由大到小转变,做到“以一目尽传其神,窥一斑略知全豹”。过去,很多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热衷于直接从各地各部门主抓某项工作的总体战略、思路与成就等宏观性较强的材料切入,报道的切入点偏大,造成主题性报道的宏观叙述有余,承载新闻事件主题的“人”和“事”不足,把中心工作的成就堆砌于概念性的叙述中,真正的亮点反而被淹没了,观众看了这样的报道就很难留下印象。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又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科学定位。这不但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做好宣传工作提出了重大命题。这样的主题性报道怎样做?如何向广大人民群众阐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如果按老套路去报道,切入点偏大,只摘取领导讲话和理论分析文章,再配一些不着边际的画面,受一定文化知识阅历环境制约的普通老百姓就很难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如何。如果我们将这类主题性报道的切入点变小一些,以一个村庄、一户人家或一两个人的故事切入就会收到“以一目尽传其神,窥一斑略知全豹”的效果。因为,这些精心挑选的“人”和“事”乃至“细节”,看似普通,却都能从这个角度上揭示科学发展观某一方面的深刻内涵。比如中央台《新闻联播》播发的曾获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东部新跨越、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系列报道,应该说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佳作。如一篇反映“东北振兴”的报道,题目是《吉林:养好玉米这棵“产业大树”》。报道说,吉林有80%的农民种玉米,产量超过全国1/7,可恰恰是这个铁秆作物却曾让吉林人的腰杆硬不起来。原因是什么呢?国有粮食企业玉米积压多,政府和银行贷款负担重,农民卖粮难,收入少。怎样破解这个发展难题?记者没有照本宣科说教,而是精心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又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进行讲述。长春市侯家村村民黄文义说:“过去我一垧地玉米能挣3000块钱,现在一垧地玉米能养3000只鸡,这样的话我就能挣近8000块钱。”吉林省德大有限公司副总裁谢东生说:“这个车间有四五千人在同时进行生产作业,每小时要屠宰毛鸡2万只。”吉林省大成实业集团产业化负责人纪建平说:“我们现在用玉米为原料生产出了氨基酸、变性淀粉和化工系列产品,玉米加工出的产品要比原来卖玉米增值至少10倍到20倍以上。”这样从“人”和“事”等小角度切入,老百姓一看就会明白:由一株株玉米催生出饲料业、畜牧业、食品业、石化业等大产业。通过延长玉米的产业链,增加了玉米的附加值,解决了玉米卖难和农民增收及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从农民和企业得到的实惠中一下子体现了出来。因此,主题性报道的切入点要尽可能放小,把“小”点做深做透做精彩,做到以点为主、以点出彩,同时兼顾一些必要的宏观信息,主题性报道就会非常好看、非常耐人寻味。
  其四,主题性报道要在后期制作和包装上进行创新,以扩大信息的传播量。仍以中央台《新闻联播》中播发的《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为例,不论是“东部新跨越,中部崛起”,还是“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每个篇章在后期制作和包装上都下了大工夫,除了报道中常见的“链接”、“关键词”、“(记者)感言”、“(领导)直言”、“(百姓)心声”、“心语”等板块外,还适时播入交代一些相关背景资料与宏观数字,凸显新闻事件揭示的意义。当然这些制作板块并不是在每条主题性报道中都运用,而是根据报道的内容及所反映的主题来确定。比如在报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部分时,每篇报道除了有上述部分板块外,还增设了“新视角”、“新数字”、“新起点”等板块,把反映人的思路发生转变的精彩,反映某方面工作成就的数字与规划目标等材料分别装入各个板块。这些电视制作包装元素的运用,不但提高了视觉冲击力,增强了可视性,而且扩大了信息量,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总之,主题性报道只要肯在更新创作理念上下工夫,不断创新报道手法,奉献给观众的将会是更多更贴近更好看的电视新闻节目。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设计的新型预应力实验综合测试系统,采用了液压加载装置实现连续动态加载,测量试件所承受的压力和预应力筋的变形,通过预应力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将检测到的应力、应变数据在计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主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is)引起的稻瘟病的肆虐,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研
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主题的2020中国医院大会9月11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在对大会做出的重要批示中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
期刊
The interactions among nano-sized giant magnetoresistances(GMRs) which can affect the biosensor operation,were studied using micromagnetic simulations and micro
目的:高血压(hypertension, HT)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基本病理特征是阻力动脉的张力持续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上的
长期以来,许多传统媒体实行的新闻采编机制是事实上的记者中心制,即以记者为主、编辑为辅,采编之间的策应与互动比较呆板。但是,随着新闻市场的日益扩大,新闻竞争的日益激烈,
2008年9月26日~28日,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第三次理事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在本次会议上,中央电大校长葛道凯指出,协作会在现在和未来的一个时期内仍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艰巨的
RNAi作用是细胞内的双链RNA(dsRNA)在Dicer酶的作用下形成-22bp大小的小干扰RNA(siRNA),siRNA在Ago蛋白的作用下组装到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中,从而对靶标mRNA进行切割
目的研究慢性炎症对终末期肾病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机制,为寻找防治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的有效措施提供实验性理论依据。方法(1)慢性肾衰动物模型的制备: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占文化体制改革三分之二的新闻出版业的转企改制已进入三年倒计时。今年五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强调,全行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