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与可持续:目的还是手段?

来源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3日召开的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非常严厉地提醒人们,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我们文明的坍塌” (Collapse of Our Civilization)将不可避免。
  面对人类社会进入“人类世”(Anthropocene)后对地球所带来的不可逆转的改变特别是气候变化,人类自身所创造的技术革新和进步在解决一些社会、环境问题的同时,并没有消除诸如发展的不平等、发展所带来的严重生态和环境危机以及社会的分化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反思商业与可持续之间的根本关系
  虽然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如果“一切照旧”(business as usual)的商业理念没有改变,没有对商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根本关系重新反思,我们所惯常理解的可持续发展也并不足以保证人类社会可以避免和应对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人口急剧增加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社会、生态危机的后果,以及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创造性自我毁灭”。
  当下很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或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常常建议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当中。在很多方面,这样的建议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是,当我们听到一些企业声称开展了对接、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声明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或者其他一些联合国组织,却在其实际行动中背离其对履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出现这样的“漂蓝”(联合国机构的颜色是蓝色)行为时,我们是否该做这样的反思,即思考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究竟是“可持续发展为了商业”还是“商业为了可持续发展”。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企业目的的追问。全世界最大的投资机构黑石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在2018年致标普500指数公司CEO的公开信中,明确告诫企业高管们要“感知目的”,要深入思考企业经营目的所在,如何通过目的驱动获得更广泛利益相关方的支持,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
  最近,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教授柯林·梅耶(Colin Mayer)在其新著《繁荣:更好的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中明确批判了现代企业已经变身为“金钱怪兽”,尤其是在“狭隘地专注于股东价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他认为,当企业寻觅一个比集聚利润更高远的目标,将考虑实现公共利益作为其主要目的时,企业自身才能获取更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为了商业”认识论是基于一种“由外而内”的视角,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出发寻找企业机会,其根本动机自然是商业利益导向。企业家完全可以凭其对商业机会的敏感,创新性地开展商业实践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所有在“可持续发展”名义下开展的商业实践和创新其结果和影响都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创造而不是破坏社会价值。正如近两年在“共享单车”领域所出现的种种社会、环境恶果那样,本着“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可持续商业”既没有很好地解决我们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的问题,也没有实现其商业模式的持续运营。
  企业应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议题
  国际可持续发展权威、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kington),也是最早提出“三重底线”概念的学者,在2018年6月份刊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明确说明他對于“三重底线”概念自提出后的25年来没有撼动商业社会中仍然固有的“单一底线”(利润最大化)而感到失望,并声称如果可能的话要“召回”这一概念,重新反思。事实上,他认为“三重底线”的目标本应该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系统进行系统变革,而不应被仅仅当作一个会计工具,成为管理实践中做出平衡和取舍的工具。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思维模式仍然认为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战略中就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以商业价值(股东利益优先为目标)或改进的商业价值(考虑利益相关方和三重底线)为目标的企业战略,无论可以开发出多么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其内在的组织逻辑缺乏使命和目的驱动,并不能产生当前面临严峻可持续发展诸多目标挑战下所需要采取的更为突破性、变革性的范式转变。
  正如在本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所指出的,留给我们采取行动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窗口正在快速关闭。真正可持续的企业应当是把可持续发展置于其核心而非边缘的、以机会主义的方式来对待的议题。
  而基于“商业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企业的战略制定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更广阔和更深入的情境分析作为根基,企业的发展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大范围、更多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而非竞争优势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企业自身的发展事实上并不排斥经济目标的实现,而是在更好地将经济目标作为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的同时实现经济目标。
  商业初心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这并非理想化的目标。赢利并且是目的驱动的企业在近十年来不断涌现。如联合利华自2010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永恒的使命”(USLP)就非常鲜明地体现出其商业战略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该计划着眼于彻底转变现有的商业模式(“一切照旧”),致力于在实现公司业绩增长的同时减少因发展而产生的环境足迹并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联合利华每年发布的“可持续生活计划”其所传播的企业核心目的和使命就是“让可持续生活成为常态”。这正完美体现了“商业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同样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核心使命,在其使命中明确阐明“通过企业活动激发并实施应对环境危机的解决方案”。
  这些企业在其管理实践活动中都是首先考虑企业经营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其经营活动和产品开发都以首先确保有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正义的前提下开展。我们可以从英特飞(Interface)抛弃传统的“获取-制造-浪费”制造模式向实施“零号使命”的转型变革历程中,看到基于“商业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能够指引商业走向真正可持续的路径。   如果商業领袖能够认清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性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并会影响商业世界的系统性变化的现实,那么他们就应该进一步深刻地思考商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过去那种将可持续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的做法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机会和改变,但并不足以帮助企业转型成为真正可持续的企业。企业家唯有具备将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进行战略意义建构的能力,他所领导的企业才能回归到初心,即回答好企业创立或其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以管理学期刊《管理研究杂志》(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年第5卷的主编寄语中的一段话重新反思商业的目的所在:“对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最深处的资源,就在于我们的内心。从我们的内心出发,我们可以寻找到我们所真正珍视和渴望的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我们最强大的动因去做出改变: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组织、为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https://weather.com/news/news/2018-12-03-cop24-poland-climate-summit
  [2] https://www.lifegate.com/people/news/greta-thunberg-speech-cop24
  [3] https://www.unilever.com/sustainable-living/
  [4] http://www.interface.com/US/en-US/campaign/climate-take-back/Sustainability-A-Look-Back-en_US
  [5] Larry Fink. Larry Fink’s Annual Letter to CEOs:A Sense of Purpose. https://www.blackrock.com/corporate/investor-relations/larry-fink-ceo-letter
  [6] John Elkington. 25 Years Ago I Coined the Phrase “Triple Bottom Line.” Here’s Why It’s Time to Rethink I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ne 25, 2018. https://hbr.org/2018/06/25-years-ago-i-coined-the-phrase-triple-bottom-line-heres-why-im-giving-up-on-it
  [7] Elaine Hollensbe, Charles Wookey, Loughlin Hickey, Gerard George. Organization with Purpos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Vol. 57, No. 5, 1227–1234.
其他文献
什么叫信用?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信用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或是指"不需要提供物资保证,可以按时偿付的".在"打造&#39;信用浙江&#39;"这个语境中,"
期刊
成就报道如何出新出彩?人民日报近期十六大宣传的成就报道,既有实践的总结,又有理性的阐述;既用普通群众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反映成就,也让国际友人讲述对中国的印象来观照
期刊
【正】 国税发[1994]047号通知对铁路系统征收流转税问题规定如下:一、中央铁路运营业务的营业额,包括中央铁路运营业务的以下各项收入:旅客票价收入;行李运费收入;包裹运费
跑时政新闻的记者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烦恼事:有时某个"线内"事件许多媒体都已经获悉情况,但自己却还蒙在鼓里,没有及时从正常渠道得到任何信息造成"漏报".
期刊
今天,多数网站通过一次次的改版&#39;战役&#39;,对网站内容、逻辑结构和版式进行较大调整,来反映网站经营思路的重大变化,展示新的传播理念,重组原有的信息资源.而在两次改版
【正】 (省税务局鲁税—[1994]51号通知检发)一、增值税1、未经加工的地热资源不征增值税的问题供应或开采未经加工的地热资源,如地下热水、热气等,不论是自用还是对外销售,
2014年10月23日,顺利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作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任务之一。企业社会责任首次写入中央全会的文件,引起了外界的一致关注和广泛热议。  进行治国理政顶层设计的中央全会,向来是解读中国的关键钥匙。尽管不少从事社会责任工作的同仁纷纷表示备受鼓舞,并欢呼“社会责任
【正】 一、历史演变日本税理士制度,是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断变化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甲午战争前,日本就已颁布了"所得税法",1896年又出台了"营业税法",税法虽然
刘晓庆因涉嫌偷税犯罪被依法逮捕的消息,一时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似可理解,因为它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一大新闻.但综观一些报道,令人惊奇地发现,许多传媒竞用娱乐新闻的眼光看
期刊
9月21日,有关部门向媒体透露,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意见对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出了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