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des17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国内外的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整体分析,总结秸秆肥料化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我国秸秆肥料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Gephi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主要对秸秆肥料化利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999—2019年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结果如下:(1)外文文献2006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中文文献2016年以后进入基本稳定阶段。(2)外文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中文文献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依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3)外文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别是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Agronomy Journal,其中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单篇平均被引频次最高(52.5次/篇);中文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别为《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其中《农业工程学报》单篇平均被引频次最高(14.5次/篇)。(4)有关秸秆肥料化的环境效应、经济效益以及利用方式之间的交叉研究是中外文献研究的热点领域,外文文献偏重秸秆肥料化利用对土壤碳固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中文文献偏重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结论]在国家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影响下,未来在秸秆肥料化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肥料化领域在利用方式、还田效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炭化还田和秸秆有机肥还田发展方向的建议,为助力农业碳中和以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为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课程的"育人"价值,重点挖掘和提炼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思政元素,并以实践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具体解析。研究表明:(1)武术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民族精神、尚武崇德、文化自信、规则意识、科学精神、家国情怀6个方面;(2)在武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武术散打、太极拳等不同技术模块教学,以及穿插于课间的武术历史故事讲解渗透相应的思政元素。武术课程思政教学已经显示了显著的成效,真正实现"以武育
在浙江省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县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是保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快速提升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能力和水平、推动秸秆利用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浙江省近年来围绕县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总结,通过实际案例阐述取得的成绩和功效,并对后续工作推进提出意见和建议。
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是由利用酶制剂和活菌制剂发酵秸秆制成,营养价值和消化率较高,能够被动物高效利用。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生长性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瘤胃发酵,改善肉、蛋、奶等畜产品品质。文章综述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的发酵机理和产业化利用技术,对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对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期为饲料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科学的规划体系是反映自然保护地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文中在梳理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规划体系存在的多种类型自然保护地规划并行、质量有待提高、创新性和参与性不强、法律地位和制度保障欠缺等问题,从构建逻辑、框架、如何融入国家规划体系、法治和标准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新型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重构的路径和建议。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黄河流域系统性、协同性发展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议题。滩区城镇群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承载生态与生活的重要空间,对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LUCC和分形理论,运用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滩区周边城镇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滩区城镇空间整体呈多中心组团式的簇群结构,向外不断蔓延扩张的同时内部集聚性不断加强形成圈层
调查研究是全面地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及存在问题的根本办法。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在思想领域存在实用主义的就业观、"知而不能行"的生活惰性以及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等问题。这要求高校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为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