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k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学的专业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受传统观念、管理机制和经费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在分析我国各高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实践教学金融学思考
  金融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还需要掌握专业实操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融会贯通,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的缺乏已经成为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瓶颈。
  一 加强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加强实践教学是为适应社会对金融专业才人的培养需要
  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大部分还是侧重于理论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教室集中授课,多为专业理论的传授或带有一些案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所接受的金融知识很多是比较理性的,如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学生对外汇交易的原理大都是通过公式或推理计算来理解的,缺乏实际操作,学生感性认识不够等。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较难适应当今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社会调查和有关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显示,社会需要的是既熟悉掌握专业知识 ,又具有一定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目前不少高校的金融学专业还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实施金融实务操作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相当少。即使有些高校具有了试验实践的硬件条件,如金融投资方面的模拟应用软件,但使用率并不高。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出现,理财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先进教学模式将取代单纯以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也是为适应社会对金融专业才人的培养需要。因此,为了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保证学校培养出有用、合格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通过优化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是转变金融学教学模式的需要
  传统的金融教学主要采取教师单纯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与过去宏观金融为主的课程体系有关,教师讲制度多讲方法少,讲理论多讲实际操作少。随着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课程体系随之从理论分析为主的宏观课程转变为业务性为主的微观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改变也就成了必然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可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身体会,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强调案例教学也有利于提高任课教师参与业务实践的自觉性。由此,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会不会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或“人民币升值的利弊”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探索金融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有利于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
  3.加强实践教学是适应金融学课程微观化的趋势要求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越发深入,金融运行效率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金融学研究正呈现一种微观化的倾向。金融高等教育应该顺应金融理论研究的微观化趋势,将金融专业课程微观化并增加实践环节。一方面对现有课程的微观化处理,即去掉脱离实际的过时或无用的知识,补充显示金融实践需要的新知识,并且使这些知识更具有操作意义。另一方面,是反映金融微观运行的新需要,设立一些新的微观金融课程,如物流金融、离岸金融、银行结算与会计等。
  二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各高校金融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二是建立金融实验室,开展校内金融业务模拟实训;三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等实习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这三种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效果,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科学
  根据系统论的方法,一个完整的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子体系,但是大多数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仍停留于“局部强化,变干边学”的阶段,没有全盘规划,没有完善的配套机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要求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引入
  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但是,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而且鲜有机会了解和参与金融机构的实际工作,无法及时掌握各类金融活动的最新动态,很难将最新金融动态引入到教学中。又如,很多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有商业银行模拟业务实训、股票模拟操作实训、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毕业实习,但对于期权、期货、外汇和保险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则很少开设。而且已有的模拟实验常常由于经费短缺等问题导致操作软件不能及时更新。此外,大多数的实训教学缺乏配套的实验教材,即使能够见到少数一些实验教材,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金融学科实验教材体系。
  2.高校与金融机构缺乏沟通合作
  去金融机构真刀真枪地实习是金融实践教学的最佳方式。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这种实习机会严重不足。一是由于金融机构与学校分属不同行业,主管部门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中间又缺乏中介机构牵线搭桥,导致高校与金融机构之间联系很少。二是由于金融机构的相关资料数据具有一定的保密性,金融业务办理又具有很大风险,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因此,实习往往流于形式。三是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短缺,导致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积极性都受到影响,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无论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实训,还是带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不仅要求教师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多数高校实践教学的教师要么缺乏实践经验,要么不熟悉理论知识,不能做到实践教学有的放矢,因此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对加强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建议
  1.进一步依托实验室加强模拟实验课程教学
  针对金融学独立实验课程单一的情况,学校可在已有实验室及配套设施基础上,增加金融类软件的投入力度,建立涵盖证券、期货、保险、银行、外汇等模拟软件在内的较为系统的金融学专业实验类课程教学体系,将已有的实验室建设成为集仿真证券交易大厅、模拟保险业务操作、模拟商业银行实务、模拟期货交易所、模拟外汇交易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中心。在整合和充分利用已有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力争打造和发挥实验室的综合作用力,通过搭建模拟仿真环境,增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减少学生对工作岗位中的距离感,有助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
  2.加强金融学实践教学的软环境建设
  金融学实践教学的软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学实践类课程相关教学文件的建设;二是实践教学所依托的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就前者而言,实验课程教材建设是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与办法,积极引导和组织实验课程教师进行教材建设,这关系到实验课能否顺利开设及其预期目标的实现。理想的模式应是实验课程教师通过独立设计每一节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并及时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总结,形成较为完备的实验教材体系。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验指导。此外,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文件还包括相应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教学日历、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等基础资料。这些实验教学文件的编制要注意教材教学内容与实验实习内容的链接关系,使实验实习不仅有章可循,还要紧跟金融活动运行规律和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就后者而言,在实验教学软件投入、实务指导人员实验教学软件投入、实务指导人员聘请、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配备等方面,也要有充足的保障。由于各院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实验室设备与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实践教学的软环境建设必须因校而异、因专业制宜,才能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取得预期实践效果。
  3.推进校企合作,聘请业界人士实战讲学
  金融学授课的部分教师刚毕业就走上三尺讲台,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任务,缺乏金融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使得授课教师很难了解和掌握纷繁复杂的金融业务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因此,学校可以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实务部门专业人士,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高级从业人员到学校为学生授课。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金融业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可以提高金融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4.打造高素质的金融实践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是构建金融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要重视和加强对金融学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实践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务技能,这就要求实践教师不仅要加深金融理论研究,还要强化实务分析和操作技能的研习,更重要的是要让教师牢固树立起金融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观念,增强教师的实践意识。鉴于此,学校可以通过适当减轻金融实践教学授课教师的理论教学工作量,力争为实践教师创造进修机会,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金融实践教学,逐渐形成制度予以规范和实施。
  5.加快金融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为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应用型人才,金融实践教学在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要充分突出应用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开展渐进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在教学中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提倡引发、指导、思辨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在金融实践教学中,教师善于使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化学习、互动式教学、归纳式教学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对实践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6.改进金融实践教学考试考核方法
  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经过培养训练和实际锻炼才能逐渐形成,行之有效的考试考核方法应注重和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针对不同的实践阶段、实践形式和实践内容采取不同类型的考试形式,如在沿袭传统的笔试、模拟操作等常规考试形式外,还可以进行专题大作业、专题综合实践等综合型考试,甚至还可以进行专题设计等研究型、创新型考试。因此,金融实践教学应不断改进考试考核方法,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增强实践教学考试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景思江、袁毅阳.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
  [2]黄萍、陈金金.浅谈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在线,2010(7)
  [3]梁艳、刘美珍.金融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
  [4]王亦明、徐祗坤、冯利民、陈世金.基于应用型大学视角下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网络财富,2010(10)
  [5]邢天才、刘丽巍.金融学科中的实践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9(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Ⅰ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胆总管探查后Ⅰ期缝合胆总管,对照组常规行T管引流,对手术前后情况
目的 评价保乳术与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和生命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以保乳术治疗的68例和根治术治疗的6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6个月时采用乳腺癌治疗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25(CA125)及α-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GGTII)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HCC未手术组患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在治疗甲亢中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26例甲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完整随访病例复发率2.3%。复发患者再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地域划分上包括了20个城市,采用数据包络方法评价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效率。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划分,将20个城市划分为"五轴",通过比较各轴上各城市的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切口感染、出血、声嘶及呼吸困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8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中,治愈33例(86.8%),术后死亡5例(13.2%),死亡原因主要是合并颅脑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