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性荟萃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a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性激素补充治疗(HRT)的安全性。

方法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ENTRAL)、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与国际性临床试验网。纳入子宫内膜癌Ⅰ、Ⅱ期患者术后应用HRT的安全性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2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通过相关文献检查,共计7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1篇为高质量文献,6篇为中等质量文献,共计纳入受试者为2 038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术后应用HRT对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9,95%CI (0.42,1.15),P=0.16];因子宫内膜癌导致差异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5,95%CI(0.25,1.21),P=0.14]。对相关数据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术后半年内开始HRT且连续用药超过10个月、单用雌激素方案,患者复发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雌激素加孕激素方案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HRT对其复发率、因子宫内膜癌导致的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左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左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10例。年龄37~72岁,平均58岁。术前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明确癌栓的上、下极位置。下腔静脉癌栓分级:Ⅰ级9例(36%),Ⅱ级9例(36%),Ⅲ级4例(16%),Ⅳ级3例(12%)。25例均于全麻下行根治性左肾切除+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中根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1,NDRG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对NDRG1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mRNA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采用亚硫酸盐测序PCR法分别检测前列腺癌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前列腺癌细胞系(PC3、22RV1、LNCa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国内常见类型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特点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尿路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方法入选患者为2011年1–12月就诊于12家临床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的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350例,其中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198例,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82例,需要药物治疗的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70例。初次就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做细菌培养。收集培养阳性患者的尿路病原菌统一进行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