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线建设时期驻厂军事代表制度实践及其困境

来源 :史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527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改善质量的强有力的激励机制,面对工业生产中产量和质量的矛盾,中共采取驻厂代表制度来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监督与检验验收,试图在其中寻求平衡点。驻厂军事代表制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的一套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与验收制度,由军队派驻代表在军工厂对军工产品进行检验、验收和质量监督与管理。1966—1985年小三线建设时期,驻厂军事代表制度历经两次取消和恢复,在此过程中驻厂军代表的质量监督职能的发挥受到革命、产量、利润等多种因素影响。从驻厂军事代表制度的更迭中,可以窥见国营工厂质量管理的变迁历程及计划经济体制
其他文献
奔丧的路上,眼泪很多。一些是为死去的亲人,一些是为活着的自己。那块一直悬在公路旁边的石头,这一次的显像不是骷髅头。它更像一尊佛像,微闭着双眼,面带微笑。若干次了,我经过它时,害怕,离开它时,不安。有一次,一个放羊的老汉就坐在那块石头前吸烟,我的车驶过去,又停下来。他似解非解地看着我的忧心,说,我每天都坐在这里歇气,它不会塌下来的。像是对我善意的感谢,他背起背箩,咧嘴一笑,挪了个位置,眼睛继续盯着羊
一直以来,对于嘉庆朝英军两次入侵澳门事件,学界一般都依赖清宫档案及清代外交史料作分析研究,而缺乏始作俑者英方对应史料的支撑,尤其对嘉庆七年英军入侵事件的经过语焉不详,隐约其词。现藏于英国皇家亚洲学会的小斯当东档案中存有多通不为学界所知的相关文书,包括英国东印度公司、英海军总管、葡澳委黎多、香山县丞致粤省督抚及海关监督的上行文,英王乔治三世致嘉庆帝、英属孟加拉总督致澳门总督的平行文等,这些尘封已久的珍贵文献可与清宫外交档案相互引证比勘,有助于补阙拾遗,更客观全面地还原当年英军侵犯澳门的史实。